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 将6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采用22 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经留置针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外渗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通道能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2.
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刘丽  梁桂芳  薛芬 《护理学杂志》2006,21(21):14-15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以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观察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易固定,穿刺时间短,穿刺成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腔穿刺输液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10—2017-09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34例严重创伤患者。将2011-10—2014-09间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开展骨髓腔穿刺输液治疗;将2014-10—2017-09间收治的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在急诊救治中采用骨髓腔穿刺输液治疗。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建立静脉通路平均用时及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髓腔穿刺输液应用于急诊科救治,能够明显缩短建立静脉通路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方法 将400例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穿刺.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粗直、血流丰富血管(两组各14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较细、塌陷血管(两组各60例),观察组显著高于和长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炎发生率,2类血管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改进法可提高较细、塌陷血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延长留置时间,降低各类血管静脉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长期输液患者施行专人穿刺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保护长期输液患者的血管并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方法 将100例慢性病及化疗的长期输液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护士按轮班制随机穿刺,观察组由固定的护士进行穿刺.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97%,单条静脉使用(6.23±0.76)次,对照组分别为84.98%、(5.01±0.7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专人穿刺可明显提高单条静脉使用次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5—2019-05间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院前抢救的9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依据不同输液方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观察组行骨髓腔穿刺输液。比较2组的输液抢救效果。结果 (1)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滴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输液前2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后4 h内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和抢救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抢救中,应用骨髓腔穿刺输液,具有快速、安全、易操作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抢救总有效率,是一种理想的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抢救平台对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静脉输液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对200例在两家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使用危重创伤抢救平台、对照组使用普通抢救台进行抢救,观察抢救过程中患者静脉输液故障致重新穿刺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重新穿刺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平台的应用减少了抢救中静脉输液的重复穿刺,节省了抢救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升了急救质量,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夏红梅  袁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371-372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将20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采用22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留置针穿刺效果和留置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静脉置管异常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量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患者的效果,以寻找最佳输液途径.方法 将需大量输液(每日补液量≥2 500 ml)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平均留置时间,导管脱落、导管堵塞、液体渗漏、静脉炎、补钾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用于大量输液,可减少静脉置管并发症,且可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血管造影时足部静脉穿刺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119例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拟行静脉造影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穿刺,观察组改进穿刺方法,比较两组造影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穿刺方法能明显提高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患者血管造影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