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结合局部皮损围刺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结合局部皮损处围刺,每周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并外用卡泊三醇。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运用PASI评分来计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PASI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PASI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背俞穴结合局部皮损围刺对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口服复方青黛胶囊联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内服清燥救肺汤,对照组内服当归饮子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6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S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鑱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鑱针耳背割治加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分别治疗1-2个疗程后,采用PASI评分表进行评分。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鑱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内服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犀地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脱落3例)予以内服犀地凉血方治疗,对照组58例(脱落4例)予以消银颗粒冲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83%(53/59),高于对照组的75.87%(4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犀地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和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量表(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31/35),高于对照组的80.0%(28/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3/35),高于对照组的74.3%(2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两组PASI评分、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且具有稳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予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标准对靶损害皮损面积、肥厚程度(浸润)、红斑及鳞屑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周PA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PA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银屑病皮损改善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纯外用他卡西醇软膏和外用他卡西醇软膏联合口服中药克银方加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即分成单纯外用他卡西醇软膏组和外用他卡西醇软膏联合口服中药组.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两组于第12周以后皮损P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单纯西药组的有效率为72.5%,中西药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银方加减联合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优于单纯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外用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2例仅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及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32%,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联合外用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有良好疗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10):1449-1450
目的:探讨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采用他扎罗汀凝胶外用,治疗组患者加用凉血消银方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青黛胶囊,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血热证评分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及血热证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治疗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皮损面积、瘙痒程度、血热情况,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NB –UVB紫外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服用阿维A胶囊,两组患者均同时外用迪银霜,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 53.3%,两组治疗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及 PASI评分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窄谱中波(NB–UVB)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安全,可增加患者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从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凉血消疕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口服凉血消疕丸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复方青黛丸。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PASI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疕丸能显著减少银屑病的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较复方甘草酸苷辅助维胺脂与单纯维胺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维胺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两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PASI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6.96%明显优于对照组71.7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助维胺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鸿  金娟 《中医药学报》2011,39(3):135-136
目的:评价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我院皮肤科门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口服凉血解毒方,外用凡士林。对照组53例,口服复方青黛胶囊,外用凡士林。观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PASI评分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凉血解毒方能显著减少银屑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克银丸内服、他卡西醇外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NB-UVB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服克银丸、他卡西醇软膏外用,以银屑病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有效率治疗组为5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消退快,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养血润肤汤治疗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虚风燥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润肤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2组均外用玉泽屏障修护身体乳。观察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瘙痒缓解程度、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视觉模拟评分和5-D瘙痒量表评估患者瘙痒缓解程度,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2.33%,对照组有效率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刮痧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复方氟米松软膏刮痧),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药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AS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积分上,治疗后两组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药浴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刮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寻常型血热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寻常型血热证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用自拟青槐红花汤内服;对照组(28例)用复方青黛胶囊内服。两组均忌食腥发生冷食物,28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指标。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21.4%),显效14例(50.0%),好转4例(14.3%),无效4例(14.3%)。愈显率71%;对照组治愈3例(10.7%),显效7例(25%),好转13例(46.4%),无效5例(17.9%)。愈显率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SI评分组内比较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AS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自拟青槐红花汤治疗血热证银屑病效果满意、可靠,无毒副作用,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银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通过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10.00%(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良好,可降低患者皮损严重程度,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黄消疕膏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决银颗粒治疗,治疗组除口服决银颗粒外,外用三黄消疕膏于局部皮损处,治疗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P<0.05);DLQI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对照组有效率为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9,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消疕膏联合决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清热凉血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清热凉血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45例,单纯外用清热凉血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85例,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45例,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联合清热凉血中药外敷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