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抗磷脂抗体异常的影响。方法纳入抗磷脂抗体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确认妊娠后继续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备孕前疗程不超过3个月,确认妊娠后续服3个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检测所有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 A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抗体转阴率;于患者确认妊娠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检测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随访至妊娠结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3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ACA、anti-β2-GP-1 Ab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妊娠后3个月中,治疗组患者的D-D、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82.5%,对照组为62.5%,治疗组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7.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能够有效促进抗磷脂抗体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ACA、anti-β2-GP-1 Ab转阴,改善患者妊娠期的高凝状态,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价值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透明带抗体阳性 要用知柏地黄丸治疗;磷脂扩一及ABO血型抗体阳性者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中药复方治疗,磷脂抗体阳性者加用阿司匹林口服。结论:中药复方主要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自身及同种抗体水平,可有效治疗免疫异常增高型反复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抗磷脂抗体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妊娠后3个周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妊娠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以及肝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周期后,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周期及3个周期后,研究组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物副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妊娠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能提高治疗效果,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显著提高,药物副作用显著降低,妊娠成功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瘀血病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比观察活动期SLE患者,正常对照组及SLE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激素治疗的血浆TXB2、6-K-PGFIα、ⅧR:Ag、血小板聚集等指标的改变,以探讨SLE的瘀血病机及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表明,SLE患者存在瘀血病机,其血浆TXB2、T/K值、血小板聚集及ⅧR:Ag异常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以上指标异常升高方面,显著优于单纯激素组,表明中药对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临床疗效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血法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致早期妊娠流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东红 《山西中医》2006,22(2):35-35
现代医学中与流产有关的自身抗体有很多,如抗精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其中抗心磷脂抗体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抗体,可引起蜕膜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造成胎盘血管内血栓广泛形成,导致不良妊娠后果。实验表明,肾虚血瘀型患者在妊娠后可出现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损伤,胎盘的血流及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早期妊娠流产。因此,笔者以补肾活血为主方,配以清热利湿.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致流产的早孕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HIV/AIDS血清抗体阴转8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用中药后,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阴转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8例确诊的HIV/AIDS患者各1例,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用中药方剂(802,806、809、810、生脉饮,中研一号)后,复查血清抗体和患者免疫功能,以多聚酶链反应产法检查其淋巴细胞内的HIV-DNA,并长期随访观察之,用上药治疗87 ̄463天后,复查患者血清艾滋病毒抗体已转为阴性。用PCR法证实,有5例为PCR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治疗复发性流产抗磷脂抗体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和常规组(48例)。常规组予以阿司匹林和强的松治疗,治疗组使用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确认妊娠治疗3个疗程后妊娠结局;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妊娠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GF-β1、TNF-α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9.80%,44/49)显著高于常规组(72.92%,3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成功率(85.71%,42/49)显著高于常规组(64.58%,3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抗β2-GP-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3个疗程后,治疗组抗β2-GP-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转阴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FIB、D-D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散合寿胎丸能提升单一阿司匹林与强的松的治疗效果,同时FIB、D-D水平得到显著降低,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1抗体转阴率增加,妊娠成功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气阴两虚证与sIL—2R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敏  汪何 《山西中医》1998,14(1):33-3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气阴两虚证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32例RA气阴两虚证患者及32例正常人血清sIL—2R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测RA患者sIL—2R水平升高,治疗后又明显下降,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sIL—2R可作为RA气阴两虚证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反复自然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复自然流产(RSA)既往称习惯性流产;中医学称之为滑胎,是常见妊娠并发症。除少数因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健全及生殖器畸形等致病因素外,多数原因不明(1)。随着生殖免疫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中西医结合及生殖免疫研究工作者对RSA的免疫性病因、免疫发病机理、诊断及?..  相似文献   

10.
汤月萍 《天津中医药》2008,25(4):283-285
[目的]观察抑抗安胎饮对免疫异常增高型复发性自然流产(RSA)阴虚证患者妊娠前后免疫状态变化、胚胎丢失率情况.[方法]选择血型抗体阳性的患者及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者各80例,另外选择血清抗体阳性合并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低下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血型抗体阳性治疗组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治疗组的患者均予以抑抗安胎饮,1剂/d,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对照组患者予阿斯匹林口服(50 mg,每晚1次);血型抗体阳性对照组患者予50%葡萄糖溶液40mL 维生素C静脉推注,1次/d,每个疗程连用10 d,疗程同治疗组.服药期间避孕,第1个疗程结束后,嘱患者停止避孕,再次妊娠后为第2个疗程,用药至12周.[结果]抑抗安胎饮能降低血型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滴定度,提高血清E2、P水平;使CD4 值升高,CD8 值下降,两者比值升高,使白细胞介素-2(IL-2)值下降,白细胞介素-4(IL-4)值升高.[结论]抑抗安胎饮不仅能抑制抗心磷脂抗体、血型抗体的产生,且能抑制其对胚胎的损伤作用,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改善患者的生殖能力,即在不同环节和机制上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将周围性面瘫辨证分为风寒袭络证、风热犯表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治疗从经筋、经脉、脏腑不同层次取穴,主药从阳明经论治选穴。根据本病的发展规律、患者的发病时间及症状特点,将面瘫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急性期治疗原则以散寒通络、疏风解表,宣通太阳、阳明之经气。恢复期为本虚标实证,针刺手法理应轻柔、和缓。后遗症期正虚尚未恢复,易余邪留恋,治宜调补脾胃,滋养肝肾以补气行血,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12.
欧艳娟  朱鸣琴 《陕西中医》2008,29(12):1576-1577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润肺止咳类中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病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滋阴,活血止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发热的机理十分复杂,临床上常分为虚证和实证。治疗可分为肝气郁滞、阳明腑实、痰湿郁热、血瘀血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等证型辨治。但临床辨证不一定是某一个证型,可能是多个证型的叠加,必须辨明虚实,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宫腔镜对于宫内节育器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因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宫腔镜取环术加电切术联合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吲哚美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经期、经量和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月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薄化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均较治疗前经期缩短、经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上升,但治疗组治疗后的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经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薄化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矫治IUD导致子宫异常出血,可以有效、安全地在取环的同时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由颈椎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即颈椎心痛不为少见 ,尤以青壮年居多。近年来以治脊整复理筋手法治疗该病 5 0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5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5 0岁 ,最小者 2 4岁 ,平均年龄为 31岁 ;病程最长者 16年 ,最短者 15d ;职业以从事会计、秘书、文职人员为多见 ;所有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 ,伴颈肩麻木疼痛 2 9例 ,头晕 13例 ,上肢无力 9例 ,高血压 16例 ,低血压 9例 ,多汗 11例。颈椎体棘突移位部位 :C3 移位 4例占8% ,C4移位 6例占 12 % ,C5移位 11例占 2 2 % ,…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根据“外伤多瘀”的特点,自拟活血复聪汤治疗该病42例,收到较好疗效,提示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是治疗外伤性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胡永盛教授运用逍遥散验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老是国家名老中医 ,遍览群书 ,博采众长 ,学识渊搏 ,经验丰富。笔者随师学习 ,所见病种繁多 ,观其治疗各种疑难杂病 ,善用古方经方 ,加减化裁 ,用药独到 ,疗效显著。逍遥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原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作痛 ,头痛眩晕 ,口燥咽干 ,疲乏食少或月经不调 ,乳房作胀 ,脉弦而虚等症。方由柴胡、当归、芍药、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组成。胡老以此方加减化裁 ,治疗各科疾病 ,疗效显著。1 频发室早田某 ,女 ,5 0岁 ,2 0 0 4年 7月 2日初诊。患者 1年前经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室性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拉达奉注射剂常规治疗,并加用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脑细胞保护、神经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牛膝、川芎等)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8,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阻止脑缺血进一步发作,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此言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其原文如下:“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  相似文献   

20.
针灸抗衰老     
衰老是指机体发育成熟后,组织器官逐步发生退行性改变,并最终走向老化的过程。中医学中独特的针灸疗法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疗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功能,可有效抑制衰老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