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输精管绝育术后一些人发生附睾郁积现象,个别人伴随局部坠胀等症状,形成附睾郁积症。其发病率虽低,由于手术数量大,发病的绝对数不少。且发病原因不很明确,处理有一定困难。近年一些研究中发现输精管绝育术后部分人血清中出现精子制动抗体和精子凝集抗体。这些抗精子抗体的产生与附睾郁积之间有无关系,过去未见到文献报道。为了探索附睾郁积症的原因和它与精子免疫反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治疗输精管绝育术后附睾郁积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ME 702型超声波治疗仪对119例输精管绝育术后附睾郁积症进行了治疗。随访1年,随访率为95%。治疗累计有效率为79%。首次应用B 型超声波对91例对象测量了附睾郁积头、尾部厚度值,为今后诊治评价提供了参考数据,并用RIA对53例对象检测FSH、ICSH、T 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用TAT 检测36例对象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67%,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提供了超声波治疗附睾郁积症安全性资料。 相似文献
3.
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瘀积—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木文对输精管结扎后的“附睾瘀积”进行了系统研究。选用金黄地鼠为实验动物,结扎组84只,对照组76只。采用微穿刺、微量分析方法证实扎管后附睾功能受损。组织学检查示附睾管扩张,间质充血,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临床收集49例病人,39例微波治疗,10例手术,效果优良。采用B超、C超、MRI观察瘀积附睾,发现附睾瘀积多位于附睾尾部。人类标本的光镜及电镜检查证实,附睾瘀积的病理实质是附睾对外渗精子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反应。本文根据研究资料,阐明了附睾瘀积的发生机制,提出了防治方法,并定名为“附睾瘀积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输精管结扎后精浆中附睾功能性指标和附睾形态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输精管结扎是我国常用的男性抗生育方法,对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了重要作用,有关它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睾丸及抗精抗体方面,对附睾研究甚少。本文重点报告输精管结扎后附睾形态结构变化及精浆中附睾功能性指标——精浆肉毒碱和α-糖苷酶的改变。结果表明输精管结扎后精浆中这两种物质的来源大部分被阻断和全部阻断,附睾形态结构呈现精道阻塞性变化及免疫反应的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再次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体会杜胜平(四川省邻水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邻水县,635300)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男性绝育措施之一,很受广大育龄夫妇欢迎,但由于多种因素也可导致手术失败。据有关文献报道其失败率为0~2.2%,部分因未能... 相似文献
6.
输精管组织学观察及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对106例成年人进行输精管结扎,术后对211根忙精管组织进行了组织学显微观察并分类.术后对受术者进行远期随访,结合输精管组织学观察,对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54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严重程度分别进行手术治疗(n=30)和非手术治疗(n=24),观察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出院后随访0.5-10年临床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出院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者。随访时间0.5-10年,手术治疗后疼痛和其它不适症状均消失,治愈率100%;非手术治疗后疼痛及其它不适症状消失者15例,治愈率62%;疼痛又渐加重9例。结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提高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133例输精管结扎术后并发症检查鉴定结果分析孙中华(四川省武胜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武胜,638450)输精管结扎术目前虽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群众较乐意接受的男性绝育方法。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占有一定比例。本文在全县64013例男扎术中经检... 相似文献
9.
48例正常育龄男子和24例要求作输精管吻合术者,用免疫珠结合试验(IBT)和精子-宫颈粘液接触试验(SCMC)分别检测其近睾端输精管液中的精子(非射出的精子)表面抗精子抗体的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育龄男子非射出的精子上没有抗体存在;而输精管结扎术后非射出的精子上有抗精子抗体存在(IgG:79.4%,IgA:38.2%,SCMC:35.5%)。这些抗体在输精管结扎术后不到1年就可发现,并保持到结扎术后3年以上。吻合术后1~3个月内,其精液中射出的精子上仍发现抗体存在。结果还提示:输精管结扎术后,不能以非射出的精子上抗体的水平去预测吻合术后射出的精子上抗体的水平;吻合术前血清抗体水平与非射出的精子上抗体水平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病理、细菌和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报道35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痛性结节的病理基础为精子漏出所致精子肉芽肿。它的发生、组织病理学类型、结节大小以及病程长短与抗体的发生率和滴度高低之间没有发现因果关系。细菌感染不是痛性结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两种输精管阻断术后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正> 输精管结扎术(简称结扎术)后男性血清中产生抗精子抗体(AsAb)已被确认。Hellema 等报道在一组输精管吻合术后男性中,13例精液恢复正常且计数>20×10~6/ml,但仅3例复育(复育率占23%),不育原因与存在 AsAb 有关。可复性输精管注射栓堵术(简称栓堵术)术后血清中是否存在 AsAb 尚未见报道。我们用 TAT 和 ELISA 两种方法对62例男性作了栓堵术前、后血清中 AsAb 的测定,对62例结扎术后男性进行了血清 AsAb 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家兔输精管结扎合睾丸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及与血浆睾酮变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只日本大耳白雄兔,分为输精管结扎25月组和假手术25月组,输精管疆扎6月组和假手术6月组。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睾酮含量;应用大鼠雄激素受体cDNA探针,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睾丸组织的ARmRNA表达,分析输精管结扎对睾丸ARmRNA表达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输精管结扎家兔血清睾酮与前列腺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日本大耳白兔34只分成输精管结扎组(VG)与假手术组(SOG)。重点对比观察了两组血清睾酮水平与前列腺在术后6个月及25月时形态学变化。结果:血清睾酮水平VG术后6月时降低;25月恢复且略高于同期SOG。前列腺组织学变化,6月组,VG较SOG部分腺泡呈不同程度的萎缩,腺泡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细胞增多。前列腺前叶的萎缩与睾酮水平下降相关。25月组,SOG前列腺前、后叶腺泡弥漫性萎缩,显示增龄性变化。VG的萎缩程度略轻于SOG。各组均可见灶性鳞状上皮化生,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前列腺前、后叶均未见明显上皮不典型增生,免疫组化染色PCNA及P53均为阴性。证明输精管结扎术后较长期在前列腺前、后叶均未发生过度增生或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病理形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院1986年6月至1990年8月临床疑为输卵管结扎后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50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后,行子宫及部分附件切除并做病理检查,其中30例最后诊断为本综合征。病理检查可见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输卵管。输卵管的主要病变是瘀血、水肿、渗出性出血、肌层平滑肌退变、输卵管积水、炎细胞反应。但是,所见病理改变与主诉(疼痛)之间并不完全相关。因此,尚需深入研究其感觉神经末梢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输精管可复性栓堵术后精浆肉毒碱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测定了输精管可复性栓堵术(简称栓堵术)后精浆肉毒碱含量。精浆肉毒碱作为附睾的功能性指标早已被人们确认。肉毒碱是在微量酶反应系统下测定的。结果显示:栓堵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精子完全消失率增加;栓堵术前精浆肉毒碱浓度平均为336.9±78.1nmol/ml(x±sn=58),栓堵术后精子完全消失者和未完全消失者精浆肉毒碱浓度分别为112.7±50.7nmol/ml和172.5±71.7nmol/ml,明显低于栓堵术前(n=172和n=51,P<0.01),精子完全消失者精浆肉毒碱浓度比未完全消失者明显降低(P<0.01)。栓堵术后有3例精液常规检查精子计数>2.0×106/ml,精浆肉毒碱含量都在正常范围(术前)内。提示栓堵术后附睾分泌产生的物质有可能渗透到精液中抑或通过栓子与输精管壁间的空隙流出,栓堵术后精浆肉毒碱的含量可作为判定输精管栓堵是否完全或成功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输精管结扎与吻合后人精浆L-肉毒碱果糖含量及α-1、4糖苷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63例接受显微外科输精管吻合术患者术前和48例术后1~12个月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L-肉毒碱和果糖含量的结果,并以47例正常生育男子作对照研究。输精管结扎后男子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与L-肉毒碱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吻合术后随访期间,约2/3男子输精管复通良好,精子密度( ),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42.36±31mIU/ml)和L-肉毒碱含量(471.85±194.71nmol/ml)均达正常水平。1/3男子精浆α-1、4糖苷酶活力、L-肉毒碱含量无明显增高,同时表现出少精子(5.3±4.2×106/ml)与无精子。 相似文献
18.
19.
输精管结扎术后睾丸组织学变化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28只输精管结扎家免,以20只同龄雄免作对照。分10、13、16、22月组进行观察。光镜观察表明,10月组曲细精管呈弥漫性萎缩,生精过程停止。16、22月组除少数曲细精管极度萎缩被结缔组织包绕外,大多数曲细精管恢复正常生精过程。电镜发现,术后16、22月组生精过程活跃,Sertoli细胞与Leydig细胞无明显异常。血浆睾酮水平10月组明显低于正常,13月后恢复正常。曲细精管平均细胞数、平均截面积与血浆睾酮水平正相关(P<0.01),与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无相关性(P>0.05)。极度萎缩的曲细精管及其周围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余者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26只金黄田鼠单侧输精管结扎,分术后1、2、3和6个月4组观察,另以21只同龄雄鼠做对照组,微穿刺取附睾液。术后3个月结扎侧睾丸明显萎缩,平均重为0.796±0.263g,正常对照组为1.182±0.032g(均为均数±SD)。术后4个组结扎侧附睾重量均明显增加,精子比容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65%、59%和55%,精子密度也相应下降。术后2、3、6个月结扎侧附睾尾液肉毒硷浓度有明显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60.3%、23.4%和22.7%,提示输精管结扎使金黄田鼠附睾对吸收和浓缩肉毒硷的功能下降。各组附睾液中性α-糖苷酶的活性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