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皖江地区自然人群HBV M及HBV基因型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皖江地区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状况,探讨安徽省乙肝流行规律,为乙肝的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皖江地区自然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对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进行HBVDNAA-F基因型检测及分析。结果在2282例血清标本中,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流行率分别为:9.8%、43.5%、1.0%、7.8%、10.3%。224份HBsAg阳性的血标本中HBV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B型54.9%、C型32.6%、BC混合型7.1%,另外有12例未分出型别(5.4%)。HBsAg流行率男性高于女性(χ2=3.992,P<0.05);224份HBsAg阳性标本共呈现5种模式:①HBsAg、HBeAg、HBcAb阳性;②HBsAg、HBeAb、HBcAb阳性;③HBsAg、HBcAb阳性;④HBsAg、HBeAg阳性;⑤仅HBsAg阳性;HBeAg阳性标本基因型检出率为100%,C型在HBeAg阳性者中检出率(59.1%)高于HBeAg阴性者(29.7%),但HBeAg阴性者B型检出率(56.9%)高于HBeAg阳性者(36.4%)。结论皖江地区乙型肝炎的流行水平与2002年全国流调结果基本一致;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优势基因型为B型;HBV基因型与血清标志物有关系;此外,多引物对巢式PCR法适用于大样本筛检及临床流行病学应用。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流行株的基因分布特性,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引物套式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1710份样品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为12.51%、50.23%、2.40%、16.73%、60.18%;201份HBsAg阳性样品中HBV-DNA阳性率为76.12%;HBV-DNA阳性标本中,B型62份(41.89%)、C型57份(38.51%)、B、C混合型7份(4.73%)、未能分型22份(14.86%)。结论福州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应该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遂宁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血清亚型流行特征。方法在遂宁6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共采集血清样本1 468人份筛出HBsAg检测阳性的血清样本,用巢氏PCR法扩增提取HBV DNA S区,根据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对样本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测出基因序列118例HBsAg阳性标本中,B基因型40例(33.89%),C基因型73例(61.86%),D基因型5例(4.23%),未发现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42份(35.59%)血清亚型分型为adr型,76份(64.41%)为adw型。结论遂宁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别以B、C为主要基因型,其中C型基因占优势,存在少量D基因型。血清亚型的分布以adr\adw亚型为主,其中adw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为预防和阻断HBV的母婴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对HBsAg阳性孕产妇脐血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型检测. [结果]脐血HBV DNA阳性23例(32.9%),基因型主要为B、B+C、C型,分别为11例(43.5%)、8例(34.8%)和4例(21.7%). [结论]该地区HBV垂直感染的基因型分别是B型、B+C型和C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州市监狱和劳教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为制定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血清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在652份标本中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分别为19.8%、41.0%、5.8%、17.6%和75.2%;73份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B型57份(78.1%)、C型15份(20.55%)和未能分型1份(1.37%)。[结论]福州市监狱和劳教所人群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我市普通人群。HBV感染者优势基因型为B型,其次C型。监狱和劳教所人群应是我市HBV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高凤玉  明儒成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60-186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的转归及家庭成员感染HBV的情况。方法 2009年12月对HBsAg阳性人群(16例)及家庭成员进行HBsAg检测,阳性人员再进行肝功能和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HBV标志物检测、临床检查以及B超检查,对HBsAg阳性人员进行分类诊断。结果共检测44份血清,其中HBsAg阳性16份(仍为2006年HBsAg阳性者)其余家庭成员HBsAg均阴性。3年内HBsAg阳转阴率为0,仅携带HBsAg者4例(25.0%),慢性肝炎病人为10例(62.5%),脂肪肝(轻度)2例,肝硬化为0,无转为肝细胞癌(HCC)者,感染乙肝病毒又感染丙肝病毒的1例。结论 HBsAg阳性者转阴的概率很小,应定期进行查体和继续关注其密切接触者。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人群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福州市人群乙肝流行规律,探讨沿海地区HBV高发的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法,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样,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PCR进行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福州市检测结果,人群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是13.3%、53.3%、2.3%、17.0%、56.8%;沿海2558份标本阳性率分别是16.8%、45.6%、4.9%、15.8%、53.9%;内陆1635份标本阳性率分别是9.7%、47.2%、2.2%、15.0%、51.5%;沿海HBsAg、HBeAg阳性率高于内陆(P<0.05)。随机抽取323份DNA阳性的样品进行基因分型,B型占49.2%、C型占43.4%、B C型占7.4%,沿海B、C型比重相近,内陆以B型为主。[结论]福州市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HBsAg携带率高达16.8%,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高发人群,应加强乙肝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市携带HBsAg无症状学生的HBV基因型分布,为乙肝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检测HBsAg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和HBV基因型。[结果]HBeAg阳性血清的基因型检出率为100%(35/35),HBeAg阴性检出率17.1%(6/35),HBV DNA定量检测拷贝数<103/ml的血清无法检出HBV基因型。HBV基因型分布:C型占78.0%(32/41)、B型占17.1%(7/41)和B/C混合型占4.9%(2/41)。[结论]舟山市携带HBsAg无症状学生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为主,还有B型和B/C混合型,未检出其他基因型。HBV DNA定量拷贝数<103/ml的血清不能用于HBV基因型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深圳市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居民进行系统抽样,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筛选出252份HBs Ag阳性血清提取DNA,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及基因分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流行情况:共调查3 771人,深圳1岁~59岁人群HBs Ag阳性率为6.68%,低年龄组流行率显著低于高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分型选择83份DNA浓度≥1×103copy/ml的阳性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B型检出率为73.5%,C型检出率为20.5%,B+C混合型检出率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分型4例(4.9%)。B、C基因型的分布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感染者HBe Ag、抗-HBe Ag阳性率及HBV DNA水平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1岁~59岁人群中HBs 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乙型肝炎人群中感染的HBV基因以B型为主,C型次之,B+C混合型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地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调查2005年3-12月在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单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2 802人中,阳性255人,阳性率9.10%;各年龄组人群以31~4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占12.16%(71/584)。1 907例检测HBV5项血清标志物者中,HBsAg阳性者238例(12.48%),以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阳性为主(44.96%),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次之(38.24%);5项全阴性者占总人群的46.88%。结论该地区自然人群HBV感染水平较高,近一半人没有保护性抗体,应加强健康宣教,推广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11.
HBsAg阳性唾液传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RIA及斑点分子杂交试验,对80例HBsAg携带者及43例乙型肝炎病人的唾液和血清中HBsAg及HBV DNA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HBsAg携带者唾液中HBsAg的阳性率为38.8%,HBV DNA的阳性率仅为2.5%;乙型肝炎病人唾液中HBsAg的阳性率为51.2%,HBV DNA的阳性率为7.0%。HBsAg携带者及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8.8%和46.5%。唾液及血清标本的斑点分子杂交试验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唾液中HBV DNA的浓度远较血清为低。上述结果可见,HBsAg阳性唾液中HBV DNA的阳性率及其浓度均较低。据此可初步认为,HBsAg阳性唾液作为乙型肝炎传播因子的流行病学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天津口岸出人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类型分布特征。[方法]调查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HBV血清学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Taqman探针技术对180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的HBVDNA进行定量检测和基因分型;对非B非C型HBsAg阳性血清标本采用通用引物PCR方法结合序列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8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B型23份(40.35%);C型30份(52.63%);D型4份(7.02%),其余123份血清HBVDNA浓度均低于定量检测试剂盒的下限(500IU/ml)。[结论]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D型极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LISA法测定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患者HBV标志物时假阳性的排除方法。方法将90例急血患者血清行抗干扰处理和未抗干扰处理,然后同时进行ELISA法检测HBV5项标志物,并且对该90例患者均进行HBVDNAPCR定量检测。结果进行抗干扰处理的标本HBV5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16.7%、38.9%、4.4%、27.8%、32.2%;未进行抗干扰处理的标本该5项标志物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58.9%、67.8%、15.6%、43.3%、48.9%,HBV5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HBVDNAPCR定量检测的阳性率为17.8%。且抗干扰处理后患者HBV5项标志物组合显示HBV现症感染的阳性率与HBVDNAPCR的阳性率相近。结论该血清标本抗干扰处理法是急血患者ELISA法测定HBV标志物时假阳性排除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43-444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共收集3 501名来岳阳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5项,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并将每例5项标志物作为一种模式,对各年龄组HBsAg检出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501例中1 685例为全阴性,占总数48.13%;1 816例为HBV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51.87%,模式共有14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和"1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5"模式为主。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1 28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及新生儿血清中HBsAg阳性情况。[结果]1 280例血清中HBV DNA阳性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有425例HBsAg呈阳性,宫内感染率为33.20%。按母亲HBV DNA含量滴度的高低分为5×103~4,5×105~6,5×107~8拷贝/mL三组,分别为436例、398例、446例,其胎儿宫内感染分别为8例、82例、335例,感染率为1.83%、20.60%、75.10%,经统计学处理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升高是胎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贵州省1~29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贵州省1992、2006、2014 年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贵州省1~29岁人群HBV流行率从1992年的51.78%%降至2014年的12.87%,下降75.14%,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从2006年的3.42%降至2014年的2.17%,下降36.55%。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HBV流行率分别为1.33%、9.32%和34.50%,较1992年同年龄组的29.92%、44.89%、59.73%分别下降95.55%、79.24%、42.24%;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HBsAg流行率分别为0.66%、1.69%、5.00%,较2006年同年龄组的2.72%、2.94%、6.47%下降75.74%、42.52%和22.72%;2014年男、女HBsAg流行率分别为2.88%和1.40%,与2006年相比均呈下降趋势;2014年城市、农村人群HBV流行率和HBsAg流行率分别为4.88%、17.96%和0.70%、3.10%,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66.20%、40.11%和21.35%、42.16%;2014年1~4岁、5~14岁、15~29岁组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00%、82.63%和26.00%,与2006年同年龄组相比分别提高26.73%、179%和248%。结论 贵州省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HBsAg流行率明显下降处于低流行水平;15~29岁、农村、男性HBsAg流行率仍处于中流行水平,为贵州省HBV感染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长期免疫接种后整体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方法,共收集资料完整的调查对象4686名,采集静脉血并分离血清,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整体人群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抗-HBs为44.5%,抗-HBc为47.8%;0~19岁人群HBsAg和抗-HBc阳性率较≥20岁人群显著下降。乙肝疫苗免疫组的HBsAg阳性率为2.8%,抗-HBc阳性率为12.0%,HBV感染率为12.5%,未免疫组分别为10.2%、69.8%和71.2%。男性平均HBsAg阳性率比女性高,抗-HBc和抗-HBs阳性率男女性别间无差异。0~19岁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2.4%,而20~30岁人群阳性率达到13.6%~17.7%,到60岁开始下降;0~19岁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20岁人群的抗-HBs、抗-HBc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长期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使人群HBV流行状况发生变化,感染高峰年龄段后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常德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方法 随机选择HBsAg阳性携带者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例。应用FQ-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A-F6种基因分型。结果 43例HBVDNA定量阳性血中B、D混合型占51.2%(22例),B型占27.9%(12例),C型占9.3%(4例),C、D混合型占4.7%(2例),B、C混合型占2.3%(1例),未分型者2例,未发现A型、单纯D型、E型和F型。结论 常德市HBV基因型以B、D混合型为主,次为B型、C型,C、D混合型及B、C混合型。  相似文献   

19.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n aggressive malignancy and carries a poor prognosis. Documentation of the wide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its incidence has led to clear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risk factors. These include hepatitis B virus (HBV) 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s in endemic area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ssociation of HBV with HCV and cirrhosis, the latter is regarded as a premalignant lesion and underlies most cases with HCC. Serum samples from 94 patients with HCC (n=25) and cirrhosis (n=69) were tested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anti-HCV),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anti-HBc) and serum alphafetoprotein (AFP). Of the 94 patients, 71 (75.5%) had anti-HCV, 6 (6.4%) were positive to HBsAg, while 64 (68.1%) were positive to anti-HBc. These viral markers were more prevalent among HCC patients, 19 (76.0%) had hepatitis C antibody, 3 (12.0%) were positive to HBsAg and 22 (88.0%) were positive to anti-HBc compared with 52 (75.4%), 3 (4.3%) and 42 (60.9%),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Regarding serum AFP measurement, 14 (56%) of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and 35 (50.7%)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demonstrated levels above 7 ng/ml.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elevated serum AFP and presence of anti-HCV in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viral hepatiti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rrhosis and HCC in Egyptian patients. Hepatitis C virus seems to play a predominant role compar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