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洛酮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ICU中应用钢治团治疗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细菌性脑膜炎、一氧化碳中毒、脑梗死共104例,除细菌性脑膜炎病例数过少未作比较外,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认为,1.纳洛酮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息时,通过结抗体内β-内啡肽,稳定细胞微粒体膜阻止其酶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2.纳洛酮具有催醒和促进神经系统病变恢复的作用;3.纳洛酮具有高效抗休克作用,特别是感染性休克。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作用及机理。方法将应用纳洛酮的急危重症病例与未用者随机双盲对照法进行比较。结果应用纳洛酮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安定中毒、早期脑梗死昏迷、感染性休克、急性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中毒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纳洛酮能拮抗β-内啡肽(β-EP)的活性,从而拮抗应激状态下大量内源性阿片肽产生所致的病理生理效应,可以逆转应激状态下呼吸、循环抑制和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70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纳洛酮及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23.6±10.3)h,对照组(35.1±12.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可作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用药。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SchaadUB,etal.Lancet,1993;342:457)常规采用甾体激素类辅助治疗细菌性脑膜炎仍有争议。在瑞士我们对115例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进行了一次以安慰剂对照的地塞米松疗效的前瞻性双盲研究。患者随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安眠药急性中毒的催醒时间及副作用,分析纳洛酮在安眠药中毒抢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作为治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相比,中度中毒患者平均催醒时间明显缩短,尤其是重度患者催醒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说明纳洛酮是抢救安眠药中毒最有效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纳洛酮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辅助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4年10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62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儿使用与未使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纳洛酮治疗的观察组与未使用纳洛酮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毒鼠强中毒能缩短病程,降低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孙涛  朱桢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44-1047
目的探讨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1(ANKK1)基因多态性与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应用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患者78例和78例正常人ANKK1基因的rs4938015、rs7118900、rs2734849、rs1800497多态性分型,并对ANKK1基因多态性与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后2h患者GCS评分的数值比较,rs2734849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P〈0.05),且rs2734849位点中以纯合子T/T评分数值更高;各SNP位点与疗效的关系比较,rs2734849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2,P〈0.05),其余各位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KK1基因与纳洛酮治疗安眠药中毒的疗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抢救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5例中毒患儿,按有无呼吸衰竭、昏迷、抽搐分为轻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前者纳洛酮静脉注射剂量每次0.01~0.02mg/kg,后者每次0.02~0.05mg/kg,均每0.5~1h重复应用2~6次,至神志清醒后改为以上剂量的2/3维持静脉滴注,观察纳洛酮改善中毒症状,消除嗜睡、昏迷、呼吸抑制等疗效。结果:轻重度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后,其中毒症状均有所改善,神志在用药后不同时间内恢复,呼吸抑制、抽搐等危及患儿生命的重要症状亦在用药后不同时间内消除。结论:纳洛酮是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特效解毒剂。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英〕/StrawserDEmergNurs.-1997,23(4).-310~315急诊病人中发热儿童占很大一部分,诊断时常需考虑到是否为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0%,幸存者约为50%有后遗症,早期治疗至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比较患者从昏迷转清醒所需时间来衡量纳洛酮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昏迷时间。结论:纳洛酮在抢救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时能显著缩短病人昏迷时间,对昏迷病人有显著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及选择素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病情转归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ELISA法分别检测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以及正常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e-1,IL-1);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选择素CD62L,CD62P,CD62E含量。并探讨各指标与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脑脊液IL—1,选择素CD62P,CD62E,CD62L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后以上各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脊液IL-1,选择素CD62L,CD62P,C62E含量水平的变化与颅内感染的临床变化有较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大脑炎症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和预后判断指标,同时也为在脑膜炎发病早期使用抗黏附分子抗体及药物治疗提供临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IL-8、MIP-1a和TNF-a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MIP-1a)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细菌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和4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儿童脑脊液中IL-8、MIP-1a和TNF-a的浓度。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8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与脑脊液中TNF-a水平、蛋白质含量相关;而MIP-1a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IL-8、TNF-a在细菌性脑膜炎中起着显著上调作用,即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局部炎性应答,而MIP-1a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32,自引:2,他引:232  
本文利用大鼠乙醇中毒模型,观察了乙醇中毒后用纳洛酮治疗对脑内β-内啡肽和肝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乙醇中毒后纳洛酮能使中毒大鼠脑内-β内啡肽的释放和肝自由基产生分别减少(20分钟33.8%和8mg/kg46.5%),表明纳洛酮能降低脑内β-内啡肽和自由基所致损伤,对乙醇中毒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4月至2006年12月间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8例,随世分挚要组.治疗组给予盐酸纳洛酮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极化液静脉滴注,测定其显效时间、症状减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在病人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病人的疗效。方法:103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纳洛酮:0.8mg加入25%葡萄糖40ml.iV.对照组:5%葡萄糖250ml、维生素B1 200mg、维生素C5.0、辅酶A 100u、三磷酸腺苷40mg。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和治愈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5d后脑脊液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氧化物、葡萄糖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发热、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的消失时间等)及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感染性休克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5d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和治疗3个月后脑积水、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脑脊液中氧化物、葡萄糖水平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发热、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红  牟宗利 《临床荟萃》1998,13(11):488-489
纳洛酮(NLX)为阿片受体完全阻断剂,国外已取代阿片受体部分阻断剂烯丙吗啡用于临床、自1978年Holaday等发现NLX对内毒素性休克有治疗作用后,对内阿片肽在休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NLX对多种动物休克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研究。实验与临床应用证实纳洛酮具有良好的防治休克效果。现就纳洛酮(NLX)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继发性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抗自由基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本对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的脑脊液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谷胱苷肽(GSH)的变化,结合临床症状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抗自由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安眠药中毒的作用。对象:2002年我院共收治的20人安眠药中毒。方法:静脉纳洛酮,同时给予补液、洗胃等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全都抢救成功。结论:纳洛酮疗效确切、起效快使用简单,适用于现场急救。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洛酮(Nalo Xone.MⅨ)为阿片受体拮抗剂,1960年首次合成,1963年开始运用于临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用于抢救乙醇中毒,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我院近年来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