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这种靶向性的策略包括目的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转移,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表达,以及基因修饰细胞分泌的肿瘤靶向治疗分子。对现有病毒或非病毒载体进行改造,由与载体融合的抗体或配体与肿瘤表面抗原或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靶向转移;肿瘤或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的应用,以及一些物化、生理因素的诱导则能使治疗基因特异地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恶性脑肿瘤化疗新动态:分子靶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恶性脑肿瘤特别是胶质瘤,采用传统方法还是难以治愈。由于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它们在抗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和器官也有毒性作用。肿瘤的恶性进展涉及到癌基因的扩增和过表达,抑癌基因的缺失及一些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针对肿瘤细胞内传导通路(包括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上的特异(或相对特异)分子的靶向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这种分子靶向治疗特异地攻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损害,有望是传统细胞毒化疗以外的肿瘤化学治疗的突破口。本文简要回顾近年在脑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使人类靶向性治疗肿瘤成为可能.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的治疗方案,具有治疗特异性强、基本不损伤正常组织的优点,是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方案.目前,全球有80余种“靶向治疗”制剂已经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肿瘤血管生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药物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措施 ,但是抗肿瘤药在体内呈全身性分布 ,肿瘤组织内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且自身又不具备辨别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能力 ,因此 ,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 ,造成全身毒性反应 ,如骨髓抑制等 ,常常导致化疗失败。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既可以定位释放化疗药物于肿瘤组织内 ,又不增加健康组织药物水平的理想药物或药剂。肿瘤部位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或直接肿瘤内注射虽可提高靶向性 ,但药物很快“漏出” ,药物与肿瘤组织作用时间又短 ,也不能明显降低全身毒性反应。脂质体、毫微粒等靶向释药系统虽…  相似文献   

5.
张云嵩  蔡迎玖  陈田子  高小俊 《癌症进展》2018,16(3):272-274,289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化学治疗、放疗等,其中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瞬时局部治疗肿瘤的方法,其消融范围可控、可监测,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具有降低肿瘤负荷、缓解肿瘤压迫或直接侵犯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本文对肺癌的发病状况和常见治疗方法及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马建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4):1223-1225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以肿瘤相关的分子作为靶点,利用靶分子特异制剂或药物进行治疗。从2006年9月索拉非尼在中国上市,晚期肾癌的治疗进入靶向治疗时代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本综述主要通过回顾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历程,探讨VEGF抑制剂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思考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邱田 《抗癌之窗》2011,(6):22-22
靶向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分子而达到治疗效果,这些靶分子往往是肿瘤的某些基因发生扩增或突变后的产物,或肿瘤发生时伴随的特异蛋白。临床研究表明,一些靶向药物对发生特定基因扩增或突变的肿瘤有疗效,有的则对未发生特定基因突变的肿瘤敏感。因此,在用药前进行相关的基因异常检测对正确使用靶向药物、提高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避免了患者不必要的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8.
进展期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预后较差,寻求手术以外途径治疗胃癌的转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分子特异性和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随着胃癌分子病理学的研究深入,针对进展期胃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研发成功并开始走向临床。本文综合近年来较有影响力的临床试验,阐述靶向药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地位,其中,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铂类、紫杉类药物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ToGA试验确立了曲妥珠单抗在治疗进展期胃癌上的地位,但靶向治疗药物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广泛应用有赖于更多的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韩宝惠 《癌症进展》2009,7(4):365-369
分子靶向治疗是21世纪肺癌治疗最具希望的治疗策略,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不同,分子靶向治疗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高度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仅很少损伤正常细胞,靶向治疗药物最大的特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极好,毒副作用轻微,临床应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近年来靶向治疗以惊人的速度和独特的疗效引起了广大从事肿瘤治疗的广泛关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Et新月异,新的治疗方案、治疗策略层出不穷,本文对近来有关晚期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对肺癌临床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免疫交联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肿瘤治疗的焦点之一是靶向运送,其可使抗癌制剂靶向运送到作用部位,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单克隆抗体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治疗,其中免疫交联剂可以将抗体靶向性和所交联物质的治疗作用联系起来,达到靶向和(或)协同作用。当前主要的免疫交联剂有抗体与化疗药物、毒素、放射性物质及纳米物质等交联,展现了较好的肿瘤治疗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在分子水平上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加深,以细胞受体、表面抗原、关键基因和细胞内调控分子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辅助传统治疗的合理选择。抗体导向治疗是一种新颖的分子靶向治疗手段。目前已研发多种抗体导向类抗癌药物,这类药物由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靶向部分和杀伤肿瘤的效应部分组成,因而具有较强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同时可有效降低药物对局部正常组织和全身的系统性毒性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类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erum-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sTRAIL)与抗肿瘤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融合,构建scFv-sTRAIL融合蛋白,是一种理想的抗体导向治疗策略。通过scFv与肿瘤细胞所特有的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结合,加强sTRAIL在肿瘤病灶的富集,靶向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获得增强抗体的疗效和更高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肿瘤治疗的焦点之一是靶向运送,其可使抗癌制剂靶向运送到作用部位,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单克隆抗体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治疗,其中免疫交联剂可以将抗体靶向性和所交联物质的治疗作用联系起来,达到靶向和(或)协同作用。当前主要的免疫交联剂有抗体与化疗药物、毒素、放射性物质及纳米物质等交联,展现了较好的肿瘤治疗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细胞毒性化疗相比,分子靶向治疗能更特异地作用于肿瘤而毒性反应较轻.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全新治疗模式,食管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4.
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分子选择性,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肝癌的靶向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多靶点激酶抑制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DNA甲基化抑制剂、环氧化酶-2抑制剂、Nuclerfactor—kappaB(NF—κB)路径靶向药物、细胞周期控制药物等。全文对肝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抑制肿瘤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相关血管生成通路以及活化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作用等靶向抗肿瘤方法研究的不断进展,抗肿瘤抗体药物已经成为肿瘤领域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临床批准的靶向抗肿瘤抗体药物主要包括分子靶向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以及靶向免疫检验点药物.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越发火热,上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体药物,或能增加肿瘤抗原性,或能促进肿瘤T细胞浸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临床收益;单抗药物的联用是未来的一大发展重点,无论是与肿瘤免疫疗法联用、与分子靶向抗体药物联用、与放化疗和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甚至手术的联用,都将进一步提高抗体类药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分子化合物类靶向抗肿瘤药物具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的效应,能高效并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特异性差、不良反应大的缺点,在当前肿瘤的临床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随着对肿瘤和正常组织放射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对放射生物学机制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出现了许多联合放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前期和临床试验,初步验证了这种联合治疗模式的可行性和疗效。本文就放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机制和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易瑞沙(Iress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刚  周美珍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3):1375-1378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随着肿瘤基础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治疗领域,它是根据肿瘤组织有别于正常组织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特异的作用于和肿瘤组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受体,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系统从而达到阻断其增殖、转移、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Iressa即是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来达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目的,也是第一个被国内外正式批准用于治疗NSCLC的分子靶向药物.本文将对此药的临床研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部分临床常用药物虽并不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却可增进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或逆转肿瘤对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性。对于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肿瘤,值得尝试单独应用或与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联用。这些药物包括pH值调节药物、血糖调节药物及心血管类药物等。  相似文献   

20.
摘 要:分子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特异位点的治疗方法,旨在抑制肿瘤增殖、生长和存活。靶向药物治疗较常规化疗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安全性;但是,靶向治疗会产生较多的皮肤不良事件,其中以手足皮肤反应最为常见。手足皮肤反应虽然不危及生命,但可导致靶向药物剂量改变、中断或终止治疗,从而限制靶向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全文总结了有关靶向药物导致手足皮肤反应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