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正>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后勤保障,供应室不仅负责常规医疗用品的供给,同时也担负回收各类医疗用品,同时进行回收处理工作。近年来,因艾滋病、乙肝等各类传染病的增加以及各类消毒办法的运用,导致供应室工作人员需要面临更多潜在的危害因素。因此将这些潜在因素进行分门别类,同时找出自我防范的不足,是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的有效途径[1]。1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2.
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总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供应室医护人员长期处于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对工作人员加强职业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防护的重要性。根据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标准预防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防护能力,同时配合足够的防护用品,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达到保护工作人员的目的 ,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总供应点,也是医院污染物品的集中点。临床的各种治疗器械及敷料包要经过供应室分类、清理、包装、高压灭菌后发放到各科使用,护士在处  相似文献   

4.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种病源微生物最集中的场所。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和敷料的清洗、消毒、灭菌任务,危害供应室人员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  相似文献   

5.
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种病源微生物最集中的场所.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和敷料的清洗、消毒、灭菌任务,危害供应室人员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因此,加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不仅可避免其自身遭受各种因素的危害,更是防止医院内感染、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1]. 1 存在的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危害各科室器械用后初步冲洗只能去除部队脓血及其他污染物,还有相当多的病原微生物仍然附着在器械上.这不仅是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物品发放工作,是医疗废物回收中心。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与污染物接触,由于经常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所以遭受到许多消毒因子的危害,身心健康受到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面对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因素,强化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策略,并分析加强防护前后1年内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防护教育,加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身心健康危害的预防,减少工作伤害。加强防护后,供应室人员身体心理等损害的发生率较前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制定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措施,可更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了医务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负责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储存的重要场所,供应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诊疗包、辅料包和一次性灭菌物品等。由于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每天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各种化学消毒剂以及高温、潮湿、噪声等有害物理因素,均可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供应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是保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医院供应室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保障的科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任务,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病室。工作中,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污染物品、化学消毒剂、高温环境和机器噪声等,对供应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笔者就供应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日常工作中,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尤为重要。医院应根据消毒供应室各种危害健康的潜在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1常见的危害因素1·1生物性因素:回收的医疗用品中沾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在回收及清洗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容易经破损的皮肤进入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理论应用于消毒供应窒的效果.方法:2008年1~12月将流程管理理论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质量管理流程,包括物品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下送流程、无菌物品存放流程、供应室护士与临床科审护士协调沟通流程结果:各种器械包包装合格率由97%上升为100%,下送临床科室无菌包错发率由1%下降为零,护士满意度由90%上升为99%.结论:应用流程管理理论实现了供应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适应了临床工作,提高了供应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优化质量管理在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 将已经使用过的口腔复用诊疗器械进行椅旁预处理后,集中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对器械进行程序化的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加强对诊疗器械清洗质量以及灭菌后湿包率的管理力度.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后清洗合格率比实施前提高(90.63%比84.00%,P=O.000 2),无菌物品的湿包发生概率明显降低(3.13%比5.56%,P=0.000 7).结论 优化质量管理能够提升口腔科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和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小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64-165,168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对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职业倦怠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4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23名和观察组(层级护理模式组)23名,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职业倦怠感。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及职业倦怠感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优良率为100.00%,无倦怠感率为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工作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成立持续质量管理团队,在原卫生部制订的消毒供应室行业标准上,制订更为适宜本院的标准进行质量管理,每月定期对消毒供应流程工作质量进行1次抽查.全年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次数≥8次。对比分析管理前(2012年)、管理后(2013年)的消毒供应工作流程质量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管理1年后,医疗供需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工作质量情况有所提高,不合格数下降,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持续质量管理后,增强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器械物品的无菌质量,保障了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建立科学持续质量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护理观的改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成为护理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内涵与关系,并从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邱波  杨学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45-146
分析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因素,从医源性感染、化学、物理、环境、心理、生理等方面提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以保护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职业、文化程度、吸烟史和既往史等与无精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前来就诊患者发放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吸烟史、既往史等,了解其工作、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按照《WHO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标准做精液分析。结果无精症患者占男性不孕的6.64%,以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工人、农民居多,既往有腮腺炎病史者约占1/4。结论职业接触、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男性生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化疗药物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规范化配置和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化疗药物在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和配置人员在配置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的操作环境、严格的审方制度和规范化的配置流程,不仅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置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同时加强了配置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9.
陈道丽  董士斌 《淮海医药》2001,19(5):371-372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方法 对49家区级医疗机构的现状和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共监测区属医疗机构49家,监测各类样本266份,合格156份,合格率5.65%;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存在问题较多,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低。结论 加大卫生行政管理力度,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及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确保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制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集中消毒的氧气湿化瓶60个,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个.观察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进行消毒、晾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将氧气湿化瓶放在大塑料桶内一一灌满消毒液消毒.观察2组工作效率、贮存不同时间段内细菌采样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氧气湿化瓶贮存4、7、10 d细菌采样合格率均为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 (18/30),36.7%(11/30),20.0% (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消毒时湿化瓶浸满消毒液、消毒后冲洗湿化瓶、晾干所需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0.3)min比(8.6 ±0.5)min,(2.1 ±0.3)min比(9.8 ±0.9) min,(1.2 ±0.3) min比(5.6±0.5)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自制氧气湿化瓶消毒晾干架,消毒、晾干、贮存氧气湿化瓶的效果优于传统法,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