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与血常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且已证实不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患儿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与同期血常规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D3^+CD4^+;CD3^+CD4^+/CD3+CD8^+;CD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8^+检出值与HB、WBC呈正相关关系,CD3^+CD4^+/CD3^+CD8^+检出值与HB、WBC、N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会导致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反应。T淋巴细胞介导下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有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及对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半年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水平影响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和sFas水平较对照组高, CD8^+细胞数及IL-2、TNF-α、INF-γ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显著,促使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趋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CD4+ T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能够分化为多种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是人体免 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CD4+ T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CD4+ T细胞各亚群平衡失衡、 功能亢进及细胞因子的异常活化造成的骨髓损伤是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CD4+ T细胞 各个亚群的细胞分化调节,分析CD4+ T细胞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亚群平 衡的恢复提供治疗思路。本文拟从CD4+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等方面阐述CD4+ T细胞免疫异常对再障机制及治疗 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与正常儿童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比较IMEB病毒(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百分比的变化,探讨IM患者急性期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IM患者39例,同期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另IM组39例分为EBV阳性组32例,IMEBV阴性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的变化。结果IM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IMEBV阳性组与IMEBV阴性组比较,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CD8+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CD4+/CD8+明显下降。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其免疫功能的紊乱程度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CD34^+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比例,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与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4^+细胞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组21例患者CD34^+细胞比例为(0.196±0.164)%,对照组10例患者CD34^+细胞比例为(1.129±0.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34^+细胞表达明显减少,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的发病学说。此检测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含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并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铅、铜含量及铜/锌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而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铜/锌比值与网织红细胞及CD4+/CD8+负相关(均P <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铁、铜、锌、铅及铜/锌比值均不同程度恢复。治疗有效组上述微量元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量元素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选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2 5例均经系统治疗 ,其中rHuGM CSF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11例 ,rHuGM CSF联合黄芪治疗 14例 ,检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提高 (P <0 0 5 ) ,外周血CD 3 、CD 4 亚群细胞升高 ,CD 8亚群细胞降低 ,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白细胞及血小板升高后稳定时间相比 ,后者明显长于前者 (P <0 0 5 ) ;T细胞亚群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提高rHuGM CSF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介导外周血免疫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98例,两组均开展常规检查与密切护理,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免疫抑制疗法(IST),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后者(P <0.05),无效或进展比重及复发率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8~+亚群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 <0.05);CD4~+亚群较对照组,高于后者(P <0.05);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存在明显的CD4~+/CD8~+比值失调情况,其发病多相关于免疫异常,而采取传统方法与免疫抑制联合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孙谕  顾军  张宏  张学光  傅晋翔 《江苏医药》2012,38(1):18-20,129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受体调节性T细胞(T-regs)亚群的作用。方法取C57BL/6(B6)小鼠骨髓,培养BMSCs。体外诱导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模型,实验组(10只)于制模后第9天注射BMSCs,对照组(10只)未予处理。注入BMSCs后第5天,取血动态观察CD4+T-regs亚群、CD8+T-regs亚群及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结果成功培养出BMSCs,并建立AA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注射BMSCs后第5天的血象未出现继续下降,第14天时造血已基本恢复。实验组CD4+T-regs和CD8+T-regs亚群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外源性BMSCs注射通过对T-regs的调节,从而促进AA的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的关联性,測定再障病人T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63例再障中急性再障为40例,其中甲肝为20例,乙肝为20例,慢性再障为23例,均为乙肝患者,未发现丙肝,且急性再障中32例为急黄肝或亚重肝患者。測定T细胞亚群提示CD3、CD4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5),CD8阳性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5)。经治疗23例慢性再障均好转,40例急性再障中死亡32例,好转8例。结论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肝炎病原学类型有内在的关联性,其发病机理似乎系干细胞缺陷而非细胞免疫介导,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急性再障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疾病类型与患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EBV感染儿童80例(EBV感染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8例(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B淋巴细胞(CD19+)及NK细胞(CD56+)阳性率以及CD4+/CD8+。结果:两组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感染组IgM、IgG、IgE、C3和C4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感染组CD3+、CD8+、CD19+、CD56+计数高于对照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疾病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关,与CD4+ T细胞和B细胞计数减少有明显的关系,可以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测定方法检测EBV感染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相似文献   

12.
西洋参茎叶皂苷对CP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观察西洋参茎叶皂苷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CPH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CPHD患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2 0例CPH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CD3-/CD16 +5 6 + )细胞 ;RT PCR方法检测IL 2、IFNγmRNA的表达。结果 CPHD患者CD3+ 、CD4 + 、和CD4 /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差异有显著性 ,而CD8+ 细胞高于对照组 (P <0 0 1)。PQS治疗后CD3+ 、CD4 + 、CD3-/CD16 +5 6 + 细胞和CD4 /CD8比值都升高 ,其中CD4 + 、CD3+ 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CD8+ 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 (P <0 0 5 )。西洋参茎叶皂苷 (PQS)能促进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 2、IFNγmRNA的表达。结论 当CPH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 ,选用PQS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活性进行检测,并测定了部分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差别。结果:肿瘤患者二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细胞数减少,CD8^+数增加,Th/Ts比例下降或倒置。结论:肝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佳 《安徽医药》2017,21(10):1830-183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CHB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凋亡分子含量、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凋亡分子表达量以及免疫细胞含量.结果 CHB组患者血清中凋亡分子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16+ CD56+ NK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as、FasL、Caspase-3、Caspase-6、Caspase-8的mRNA含量与CD3+ CD4+T细胞、CD3 +CD8+T细胞、CD16+ CD56+自然杀伤(NK)细胞的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HBV感染能够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凋亡分子的表达,进而造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  相似文献   

15.
熊维 《安徽医药》2014,(7):1272-1274
目的探析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表达率、血游离EBV-DNA拷贝数与其细胞体液免疫系统之间相关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54例患者,179例EBV感染儿童为实验组,排除肝功能异常及疱疹病毒感染儿童7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不同疾病型别分为一般性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87例;重度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32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组14例及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PS)组4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测定EBV感染患儿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CD4+、CD8+、CD4+/CD8+、CD16+56(NK)表达率。结果 CAEBV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PS组IgG、IgA显著低于其他组别,且C3、C4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C4数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IM组、中重度IM组的CD8+的数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BV-HPS组细胞总T细胞,CD4+、CD8+、CD4+/CD8+、NK、B细胞均显著下降,其中除了B细胞与CAEBV组较无差异之外,与其余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AEBV组CD4+升高缓慢,CD4+/CD8+较其余EBV感染患儿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EBV感染引起的肝脏功能性损伤与T细胞免疫调节失衡有关,不同疫病类型与外周淋巴B细胞体液免疫降低显著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雄激素在重症感染病人中的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变化。方法将重症感染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丙酸睾酮50mg/d共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细菌学变化、血CD3+、CD3+CD4+、CD4/CD8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CD3+CD4+、CD4/CD8治疗组较对照组均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感染病人雄激素短期治疗有一定疗效,且对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伍伟玲  程涛  李灼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08-1709
目的:追踪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恢复后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机体的免疫状况变化。方法:10例健康人和9例恢复期SARS患者采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结果:全部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均恢复正常;恢复后SARS患者外周血总CD3^ T淋巴细胞和CD4^ 、CD8^ 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恢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和CD4^ 、CD8^ T淋巴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恢复,SARS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呈暂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聚金葡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89例NSCLC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单化组)和化疗加高聚金葡液组(高化组),分别检测不同时间外周血象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单化组外周血白细胞及CD3 ,CD4 ,CD4 和CD8 下降非常显著(P<0.01),高化组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不明显,而CD, ,CD4 ,CD4 /CD8 则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聚金葡液对NSCLC化疗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可增强肿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在妊娠期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为研究组,2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两组的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伊〉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在妊娠期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6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为研究组,21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两组的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对孕妇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