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兴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072-107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C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0例CCF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MMP-2、MMP-9水平、用超声心动仪测定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分析血清MMP-2、MMP.9与CCF的关系。结果 CCF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0.05);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随着CCF病情加重而增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随着CCF病情加重而降低(P〈0.05)。结论 MMP-2,MMP-9共同参与了CCF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反映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恶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氟伐他汀治疗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235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18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他汀组11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清MMP-9浓度,评价其心功能变化,分析2纽治疗前后MMP-9的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MMP-9浓度均明显下降(P均〈0.01),他汀组下降更明显(P〈0.01);6个月后他汀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MMP-9浓度,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MMP-2、MMP-9对UA的预测判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住院患者UA组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21例,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MMP-2、MMP-9.结果:UA组血清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SA组血清MMP-2、MMP-9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MP-2、MMP-9对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或破裂起重要作用,可能对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判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CHF患者50例(治疗组)予以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常规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9、10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另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血清MMP-2、9、10水平分别为(134.42±31.25) mg/L、(178.65±47.25) mg/L、(48.42±9.22)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16±8.42) mg/L、(56.82±12.73) mg/L、(23.41±5.82) ng/L(t =4.12、4.47、3.02,均P<0.01);治疗2周后,血清MMP-2、9、10水平分别为(90.62±20.28) mg/L、(131.28±35.42) mg/L、(30.25±7.32) ng/L,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2.27、2.16、2.43,均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 (46/50).结论 CHF患者存在血清MMP-2、9、10水平异常升高,常规治疗能降低血清MMP-2、9、10水平,MMP-2、9、10水平可作为CHF治疗疗效随访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于福生  董洪光  董志勇  董翠玲 《河北医药》2010,32(21):2954-295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后第3、5、10天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浓度。对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治疗后10d、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HBO组和常规组疗效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O组和常规组入院时血清MMP-9的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和HBO治疗组血清MMP-9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3d时达高峰,于治疗后10d时降低至入院时的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较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MP-9的浓度显示,在治疗后3、5d时HBO治疗组的血清MMP-9浓度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HBO组明显低于常规组;HBO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患者发病后第3天血清MMP-9水平呈负相关(r=-0.625,P〈0.01)。结论 HBO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升高的血清MMP-9浓度,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其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癫痫(epilepsy)患儿癫痫发作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MMP-9在癫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例癫痫患儿发作后24h、72h血清MMP-9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癫痫患儿发病后24h、72h。血清MMP-9水平为(1.28±0.19)pg/mL、(1.21±0.22)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4)pg/m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发病24h最高,此后呈降低趋势。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能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且可能是判断癫痫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物-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及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 mL/次,2次/d,连用1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及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抑制气道重塑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2、3、9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脑梗组)常规予以控制颅内压、血压和血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微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2、3、9水平和不同脑梗死灶面积的MMP-2、3、9水平。另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脑梗组患者无论治疗前后,血清MMP-2、3、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明显;治疗前脑梗死灶大面积组的MMP-2、3、9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组,且治疗后脑梗死灶面积较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MMP-2、3、9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脑梗死灶面积可能呈正相关;治疗后其水平均下降明显。观察血清MMP-2、3、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经病理切片证实的大肠癌患者60例作为大肠癌组,良性大肠肿瘤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 MMP-9含量,并探讨其变化特点。结果大肠癌组 MMP-9含量高于对照组及大肠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大肠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MP-9水平在 Ducks 分期中 A 期明显低于 B、C、D 期(P ﹤0.05);淋巴有转移者明显大于淋巴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分级 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MP-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大肠癌的分期,转移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探讨卡维地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10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强心(地高辛)、利尿(噻嗪类)和扩张血管(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片治疗,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MMP-2、9、10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MMP-2、9、10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5%(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CHF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MMP-2、9、10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在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的住院患者,分为心衰组52例,其中37例行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测定,非心衰组40例,住院后24小时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左室测定参数和PCWP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衰组(P<0.01).心衰组各心功能级BN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WP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547,P<0.01),与PCWP呈正相关(r=0.57,P<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01,P<0.01).血浆BNP水平(100ng/L为参考值)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7.4%,特异性97.1%,阴性预测价值为98.6%.结论 血浆BNP水平测定用于CHF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改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患者26例,心功能Ⅲ级患者40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4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显著升高,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66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浆BNP、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γ=-0.652,P〈0.01),BNP与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呈正相关(γ=0.578,0.592,0.613,P〈0.01);发生事件组(22例)血浆BNP(222.43±13.43)ng/L,明显高于未发生事件组(44例)血浆BNP(133.49±25.28)ng/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4例未发生事件组CHF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增高,心胸比值降低(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可作为CHF诊断、病情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米力农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方法89例CHF 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3例(ACE抑制药、利尿药、地高辛);米力农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米力农50 mg.kg-1加NS 20 mL稀释后,10 min内iv,继以0.75μg.kg-1.min-1持续iv gtt,qd,共用7 d。治疗前后评估心功能,测定BNP,同时查胸片测量心胸比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结果2组BNP均有显著下降,米力农组BNP下降更显著(P<0.01),但心胸比率、LVEDD和EF变化不明显。结论米力农治疗CHF短期内可使BNP明显下降,比传统的心胸比率、心脏超声参数能更敏感地反映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色超声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量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10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1);治疗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水平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海滨  刘刚  刘坤申 《河北医药》2004,26(5):387-388
目的 研究脑利钠肽 (brainnatriureticpeptide ,BNP)的临床检测及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heartfailure ,CHF)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65例CHF患者 (心功能Ⅲ~Ⅳ级 )及 48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组血浆BNP水平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指数 (LVMI)。并将CHF患者的BNP水平与左室质量指数 (LVMI)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BNP水平与LVM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BNP水平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r =0 .3 87,P <0 .0 1) ,在CHF组 ,血浆BNP浓度在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 (P <0 .0 5 )。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于CHF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根据心功能评定分级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共4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A组、B组和C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助于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CHF患者105例,非CHF患者30例,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R)快速诊断测定仪进行床边抽血查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水平,分析APN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之间的关系,探讨APN在C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7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及BNP的浓度,并与33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其中心功能Ⅳ级的患者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经对数转换后与BNP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表明APN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