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4例(33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42°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85°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2分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7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4例(33个髋关节),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患者Merle D'Aubigne评分:15~18分,平均17.2分;髋关节活动范围:屈伸平均50°~125°,外展内旋10°~50°,内外旋20°~45°。术后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无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未出现异位骨化。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增加,屈曲挛缩畸形基本矫正(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2例(35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访24~4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最后一次随访中,22例患者均表示髋关节的疼痛已经基本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神经血管、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症状。髋关节的活动度为85~225°,平均186.47°,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65,P<0.05);Harris评分为84.24分,优良率为88.57%。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度以及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均无关节腔内感染或切口感染,平均随访(1.2±0.4)年,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NPRS评分以及髋关节总活动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的髋关节屈曲程度、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17.2%。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30例,术前髋关节总活动度0°~100°,平均31.4°.其中双髋同时置换20例,分次手术3例,术后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0.5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髋痛完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近期均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术中术后引流量1100~2500 ml;术后1年测量髋关节总活动度,作Harris评分,满意度测评。髋关节总活动为120°~230°,平均187°;Harris评分86~95分;17例术后生活均能自理,术后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我们认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与其他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但目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S的研究较少,病例随访时间也不长,要想更进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需长时间的随访及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52个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髋关节疼痛情况、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优25髋,良16髋,中11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术后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41例患者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均能生活自理,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未出现感染、脱位等近期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够显著的提高髋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刘海珺  吴少兰  喙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28-373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护理配合的资料.结果:本组11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结论:积极的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实施系统康复锻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本院实施THR的133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术后实施常规的康复措施,观察组70例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措施的基础上由正规医生指导进行系统康复锻炼,所有患者均接受5年随访,比较两组的Harris评分、屈髋角度、肌力及疼痛发生率。结果术后1、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观察组屈髋角度≥90°及臀肌肌力≥4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THR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晓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4-145
目的 研究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人工髋骨关节置换围术期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33.8±6.8)、(40.2±7.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5.0±8.5)、(41.8±8.1)分,实验组术后疼痛测试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焦虑症状,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43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保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1.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8,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疗效佳,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肌腱附着点超声检查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 20例AS患者,病程1-8(4.3±3.1)年.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12 MHz)对6对肌腱附着点进行超声检查.临床检查时,患者有肌腱附着点部位自主疼痛、肿胀或压痛之一则定义为肌腱附着点炎.结果 AS患者肌腱附着点炎的超声诊断率高于临床检查(51.3% vs.19.6%) (P<0.05).AS患者肌腱附着点病变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肌腱插入骨皮质部位出现钙化(33.3%)、肌腱水肿(29.2%)、血流灌注(25.8%)、肌腱增厚(22.1%)、骨皮质不规则(12.9%)、骨侵蚀(9.6%)和滑囊炎(7.1%).47处临床检查肌腱附着点阳性病变中,44.7%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而193处临床阴性附着点中,49.2%超声提示存在附着点病变.结论 超声检查可发现肌腱附着点结构和炎性病变,可作为AS患者临床检查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高分辨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高分辨CT表现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表现为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面毛糙、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52例中0级0例,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25例,Ⅳ级2例。结论:高分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性功能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我们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对55位男性AS患者的性功能,尤其是勃起功能障碍(ED)进行评估,并与正常男性进行比较。对患者的年龄、病程、晨僵、实验室活动指标、关节功能状态和治疗药物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55位患者中有9位出现ED,发生率为16.4%。与对照组相比,AS患者的勃起功能、性高潮状况、性交满意度和总的满意度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的指标中只有晨僵持续时间与ED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男性AS患者可以出现ED,ED是由AS本身和与治疗相关的多因素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AS诊断标准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45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及对症治疗,疗程半年;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前2个月给予益赛普,25mg/次,2次/周。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活动性指数、功能性指数,晨僵时间、全身和脊柱疼痛程度等,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扩胸度、枕壁距、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及用药安全情况等。结果治疗组除2例经济困难未坚持治疗、1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而停止治疗外,余20例患者治疗半年后,多个主要观察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脊柱疼痛、晨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0.0%。结论对于患有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传统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益赛普,能迅速减轻AS的症状和体征,并可改善AS患者的功能、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别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疗效、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方面的差别,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38例,以入院顺序进行排序,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指标为疗效、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的提高,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