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方案。结果: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发病的主要病因分别为高血压23例(54.76%),糖尿病10例(23.81%),心脏病7例(16.67%),白血病1例(2.38%),血管炎1例(2.38%)。CT显示共有92个出血灶,其中基底节49个(53.26%),脑叶24个(26.09%),丘脑9个(9.78%),小脑5个(5.43%),外囊3个(3.26%),脑干2个(2.17%)。除4例患者手术治疗外,其余38例均进行内科治疗,其中治愈6例,好转12例,死亡20例,死亡率为52.63%。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该病虽然发病率低,但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临床医生应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赵为逊 《天津医药》2001,29(7):417-418
目的:探讨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及预后。方法:分析52例AM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MCH占同期脑内出血的8.0%,其中43例(82.7%)有高血压病史,其次为动脉瘤、AVM和脑动脉淀粉样变。依出血部位分幕上型16例,幕下型6例,混合型30例,幕上型死亡率为12.5%,幕下型及混合型死亡率为55.6%。结论:AMCH发病率低,高血压是其最常见原因。凡有幕下后颅窝出血者预后多凶险。  相似文献   

3.
焦震 《临床医药实践》2009,(5X):366-367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5例AMCH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存活16人,死亡9人。结论:AMCH发病率低,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常见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临床症状以颅高压及意识障碍为主,头CT为主要诊断方法,预后与出血部位及是否二次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临床较少见,我科自1996~1999年收治脑出血803例,其中经头颅CT证实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18例(2.2%),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均系在急性期经头  相似文献   

5.
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L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09年确诊的LI患者1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116例(90.6%),糖尿病43例(33.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82例(64.1%),高脂血症74例(57.8%).TIA38例(29.7%),甲状腺功能减低20例(15.6%),吸烟72例(56.3%),饮酒65例(50.8%),外伤6例(4.7%);多灶性LI一般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且多合并糖尿病。结论高血压是LI最主要且直接的原因,糖尿病是LI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灶性LI一般有3种以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例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针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内收治的2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借助CT片,结合其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病灶的原因及可采用的治疗方法.结果 26例患者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占比50%;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占比26.92%;动静脉畸形占比11.54%;血液病占比为3.85%;溶栓抗凝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占比3.85%;肿瘤引发的出血占比3.85%.结论 引发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极为复杂,而该病的临床表现与脑出血的位置以及出血量极为相关,该病临床致残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多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5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1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53例(48.2%),肠黏连25例(22.7%),腹外疝15例(13.6%),肠扭转6例(5.5%),肠套叠4例(3.6%),肠腔内粪石、异物5例(4.5%),血运性2例(1.8%)。术后并发症39例,发生率35.5%,死亡8例,病死率7.3%。术后并发症39例次,占35.5%,死亡8例,占7.3%。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最主要病因为肿瘤和黏连;早期诊断、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症的病症原理、病理机制以及该病症的临床诊断方面的特点,对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病症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90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疗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结果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白血病以及淀粉样脑血管病是急性多灶性脑出血发病的最主要原因,分别占据发病原因的68.9%、7.8%、6.7%,11.1%,其他发病原因仅占5.5%。脑基底节、脑干、小脑和脑叶位置为脑出血的主要发生位置,分别占出血位置的54.4%、7.8%、35.6%、2.2%。急性多灶性脑出血主要可以分为小脑上型、小脑下型以及混合型。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致病原因主要为高血压,该病症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40年成人急性小肠梗阻病因的变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40年间成人急性小肠梗阻病因的变化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年间经手术证实的成人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年间共收治成人急性小肠梗阻患者2755例,其中男1920例,女835例,男:女为2.3:1;年龄13~88岁,60岁以上者占13.8%;农民1698例,占61.6%。病因中粘连性肠梗阻1122例(40.7%),腹外疝823例(29.8%),肠扭转433例(15.7%),肠套叠247例(8.9%),肿瘤67例(2.4%),蛔虫32例(1.1%),粪石18例(0.7%),肠炎性疾病8例(0.3%),先天畸形5例(0.2%);术后总病死率为4.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随年代发展其发病率有所上升,腹外疝、肠扭转、肠套叠、粪石肠梗阻等因素随年代发展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脑出血的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5例急性胰腺炎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嗜酒4例(80%),高血压3例(60%),高脂血症3例(60%),胆源性疾患2例(40%)。经治疗后2例死亡(40%),3例好转出院。结论:急性胰腺炎并发脑出血致病因素复杂,患者临床症状严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3月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45例,均经CT检查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记录其诊断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诊断后,给予内科保守治疗41例,其中死亡1例,给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度血肿清除术治疗4例,其中死亡3例,两种治疗方式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病因一般为高血压,其病死率高,要求及时诊断,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若出血量大于50ml,尽管手术治疗,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永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68-177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变特点。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耱尿病合并脑梗死52例(A组),老年脑梗死无糖尿病62例(B组),分析其脑梗死特点。所有病例均测定腰围、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瘦素及脂联素,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再发性、多灶性脑梗死及大面积脑梗死多见,其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瘦素较B组均明显升高(P〈0.05),脂联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再发性、多灶性、大面积脑梗死多见,致死率高、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压与出血性脑梗死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所有出血性脑梗死病例,比较不同血压水平(>180/110 mm Hg;90/70~180/110 mm Hg;<90/70 mm Hg)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中,血压<90/70 mm Hg患者10例(4.1%),血压90/70~180/110 mm Hg患者213例(88.0%),血压>180/110 mm Hg患者19例(7.9%).继发出血性脑梗死20例(8.3%),其中血压>180/110 mm Hg患者12例(60.0%),死亡7例;血压<90/70 mm Hg患者2例(10.0%),死亡1例;血压90/70~180/110 mm Hg患者6例(30.0%),死亡2例.两种脑梗死类型中血压>180/110 mm Hg患者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出血性脑梗死病例比例较高;而在出血性脑梗死病例中,不同血压水平患者的预后差异分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180/110 mm Hg(P=0.041)及血压<90/70 mm Hg(P=0.037)者病死率较高.结论 重度高血压(>180/110 mm Hg)可能是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病程中合并重度高血压(>180/110 mm Hg)及低血压(<90/70 mm Hg)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合理的血压控制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00名脑卒中高危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干预组,针对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血糖、血脂、血压方面的控制情况及两组脑卒中的发病率。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血糖为(6.5±1.2)mmol/l,血脂为(2.39±1.27)mmol/l,收缩压为(135±18)mmHg,舒张压为(85±23)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4.4%;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血糖为(7.5±1.3)mmol/l,血脂为(3.32±1.21)mmol/l,收缩压为(159±22)mmHg.舒张压为(95±31)mmHg,脑卒中发病率为7.2%,干预组对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脑卒中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可更好地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规律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未经血压干预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57例,按其致病因素进行TOAST分型,同时按其病变部位和病灶大小进行OCSP分型;分别观察各分型1周内的血压变化规律,并探讨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首测血压:急性脑梗死入院后,首次测量血压增高者有141例(89.8%),其中108例(69%)有高血压史,101例(64.3%)有药物治疗史;且有药物治疗史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总体规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入院当天首测血压值为其最高值,之后7d呈逐渐下降趋势,以前24h最为明显,1周内可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分型差异:不同的TOAST及OCSP分型患者血压的分布区间不同,以收缩压表现最为明显;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腔隙性梗死患者收缩压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且其均值显著高于其他TOAST分型(P〈0.05);后循环型梗死患者收缩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其均值显著低于其他OCSP分型(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呈显著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经密切护理可在发病1周内降至正常水平;其急性期血压值因患者药物史、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病灶范围等差异有所变动;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进行个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风醒神散对中脏腑急性脑梗死患者glasgow评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持呼吸通畅、吸氧、吸痰、冰帽降温、降低颅内压及脑水肿、调整血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营养、预防感染及对症处理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风醒神散每日2次,每次1包鼻饲,分别用3、7、28 d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3d清醒27例(38.5%),7d清醒49例(70.0%),28 d清醒63例(90.0%);对照组3d清醒15例(18.5%),7d清醒28例(40.0%),28 d清醒40例(57.1%),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醒神散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具有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琪  王建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63-164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特点、病原学种类及治疗情况,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PICU住院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19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最多见,占57.9%(11例)。易感因素有侵入性操作(19/19),使用广谱抗生素≥4d(19/19),应用静脉营养(10/19)和应用呼吸机(9/19)。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占84.21%(16例),热带念珠菌2例,新型隐球菌1例。19例均给予抗真菌治疗。8例单用氟康唑(Flu),其余11例用二性霉素B脂质体(L-AMB)联合氟康唑(Flu)治疗。13例治愈,4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 PICU儿童深部真菌感染与多种易感因素有关,白色念珠菌是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病原,氟康唑(Flu)单用,或氟康唑(Flu)联合二性霉素B脂质体(L-AMB)是治疗儿童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林小艳  白金娥 《安徽医药》2018,22(1):156-158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4例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管外周阻力(R)、动态阻力(DR)、脑血管平均流速(Vmean)和脑血管平均流量(Qmean)等脑血管功能水平,并观察各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功能指标、NIHSS、Fugl-Meyer及GC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治疗,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2003年9月~2011年3月采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再次手术清理血肿,观察疗效分析原因。结果 48例再出血患者经过治疗,37例止血效果良好,7例效果一般,4例效果较差。术后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评估:1级5例,2级14例,3级11例,4级10例,5级3例。2例3月后死于MODS。结论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治疗,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是减少和治疗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7月收治入院的糖尿病患者47例,随机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实验组)23例、糖尿病无脑梗死组(对照组)24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评判其影响程度及采取的对策。结果本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有关。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能够增加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很多的生活因素和疾病因素相关,且预后不良,患者病残率高、致死率高,了解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治疗及患者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