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伤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1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并行自体髂骨植骨。其中,先天性齿状突不连1例,陈旧齿状突骨折2例,新鲜齿状突骨折5例,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颈1/2融合翻修2例,寰枢椎管内外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结果手术时间2.0~4.0 h,出血量200~650 ml。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满意。患者全部获5~24个月定期随访,3~6个月后患者均获植骨融合,螺钉位置良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伤病具有可行性及肯定的三维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共28例小于50岁的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未植骨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观察颈椎旋转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齿状突骨折均维持解剖复位。随访时均行CT三维重建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行颈椎功能位检查,所有患者稳定性良好。初期颈椎旋转功能明显降低,经指导功能锻炼及理疗3个月后,所有旋转功能改善接近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能满足年轻患耆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愈合需要,而不需寰枢椎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恢复上颈椎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寰枢椎脱位4例,Ⅱ型齿状突骨折17例)施行经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经7~32个月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所有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对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从2006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且均是本地居民,在手术前对21例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8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7分,平均得分为(15.5±1.2)分。和患者入院时的评分结果对比提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很好的解决了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困扰,能长期维持颅颈区稳定性,具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损伤,全组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无螺钉、固定捧断裂,3~6个月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均获植骨融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可供选择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如今临床上有效运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施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进行有效治疗。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有与置钉有关的并发症情况发生,且在随访期间,治疗效果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未发现患者有颈椎不平稳或复位丢失的情况,螺钉的位置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没有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的情况,患者的寰枢椎都获得了比较好的骨性融合。结论有效运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寰枢骨折脱位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能够使患者得到快速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不稳定的寰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不稳定的寰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患者25例,术后颈围固定3个月,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固定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考察头颈部临床症状是否消除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伤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6例肌力减弱及肢体麻木的患者于术后3~4个月内恢复。结论目前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方法很多,但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优点,是该类型骨折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不稳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5例6岁以下幼儿寰枢椎不稳症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并自体髂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术后CT扫描了解螺钉固定等情况,及分析术前术后JOA变化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3个月JOA改善率为60%~98%(平均88.7%)。术后1年JOA改善率为68%~99%(平均92.1%)。术后复查提示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无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幼儿寰枢椎不稳的螺钉后路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手术操作安全可行、内固定坚强牢靠。  相似文献   

9.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患者24例,采用寰枢椎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共置入螺钉96枚。结果JOA评分:术前平均8.5分,术后平均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例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复位满意,20例骨性融合。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定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5月—2009年3月治疗齿状突骨折7例,其中AndersonⅡ型骨折6例,5例新鲜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伤后8个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1例;行颌枕带牵引复位满意后,5例行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1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1例仅行Halo-vest架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受到随访,随访期7~2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经CT三维重建或拍X线片证实新鲜齿状突骨折3~6个月愈合;后路手术者5个月时证实获得骨性融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患者6个月时愈合。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齿状突骨折的类型以及病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选取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入我院骨科治疗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高度、植骨融合,术后统计和分析手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术后得到了显著恢复。45例患者均获平均半年时间的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断钉、及断棒。按Frankel分级:A级5例恢复至B级4例、无恢复者1例;B级7例恢复至C级4例、D级2例、无恢复1例;C级10例恢复至D级7例、E级3例;D级11例恢复至E级10例、1例无恢复;E级12例仍为E级。结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影响脊柱稳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法能够恢复脊柱稳定性及生理弧度,为改善神经功能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脊柱损伤进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骨折类型,将其分为爆裂骨折、压缩骨折、骨折脱位、多节段脊柱损伤。对骨折脱位和爆裂骨折患者行两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术后有3例发生损伤处再次移位,行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并未发生此现象。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发生螺钉断裂、松动显著低于两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论有脊柱骨折位移患者,在损伤椎体中的上下椎体部位多采取两对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显著减少术后发生位移。三及四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脊柱损伤的治疗中,有着极为显著的意义,能减少螺钉松动和断裂情况,对脊柱稳定性维持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杨明  孟垂霞  高洁  刘建青 《中国医药》2012,7(10):1268-1269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技术在胸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74例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皆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后路减压者11例,减压及行椎弓根钉内固定者63例,根据骨折不同的部位,分别选用Dick钉、AF钉和TSRH钉内固定.结果 74例患者手术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胸膜损伤、截瘫加重、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治疗后痊愈.术后截瘫症状未见明显恢复.结论 后路减压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能有效地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但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骨折3例,爆裂骨折18例,骨折脱位8例,爆裂脱位6例。均进行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25.5个月,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使伤椎得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手术前后测量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s'角,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明显恢复(P<0.01),伤椎后缘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术后6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3例完全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19例不完全损伤者17例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依据Frankel分级标准评估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得到显著矫正,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提高(P〈0.05);患者术后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伤椎椎弓根钉植入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枕骨板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颅颈交界区不稳的疗效。方法对47例颅颈交界区不稳患者行枕骨钛板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采用JOA评分、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3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结束时Frankel分级:B级中2例均改善到c级,c级4例中有3例改善到D级,D级29例中27例改善到E级,其余3例改善不明显。术后JOA评分法评分7~15分,平均13.4分。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77.3%;其中优27(57.4%)例,良16(34.0%)例,有效4(8.5%)例。影像学复查45例患者成功获得骨性融合,2例经再次植骨后获得骨性融合。X线片观察未发现有断棒和断钉等现象。1例枕骨板螺钉松动,因无症状未予处理。后也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枕骨钛板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颅颈交界区不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伤椎或者跨椎椎弓根钉内的固定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25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利用椎管的环形减压以及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实行固定,采取在经伤椎单侧或者双侧椎弓根固定方法.结果 随机访问术后1~4年25例患者状况,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或神经损伤等问题.距患者术后7d的X线检查显示,脊柱Cobb's已经从损伤后的24°恢复到术后7d的2.8°.经CT显示,患者伤椎周边的骨皮质较为完整,且椎管内的骨块恢复较好,解除椎管狭窄问题.术后VAS评分由8分到2分(P<0.05).结论 通过实行胸膜椎压缩骨折经伤椎或跨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对于骨折复位治疗效果良好,可重新恢复椎体高度,提高脊柱抗压性与稳定性,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4例,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127.6±14.8)min,术中出血量为(457.9±103.4)mL,术后24h伤口引流量为(264.3±47.2)mL,骨折愈合时间为(15.0~3.6)周。随访1年后,发生感染2例,断钉1例,脊柱曲度异常改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患者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均明显小于术前,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以有效增强患者伤椎前中柱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手术创伤小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0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固定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所有病例的脊柱后凸畸形均明显纠正,椎体前后缘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Frankel分级A、E级病例无神经功能改变,其余病例Frankel分级均有1~2级以上改善。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复位满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亦需掌握操作要领,并注意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