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机动车的发展,创伤患者逐年呈上升趋势,踝部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常常合并出现,在手术治疗后易出现断钉,在我科治疗中总结一点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下胫腓联合分离32例,其中不合并踝关节骨折9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合并腓骨远端骨折5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近一步探讨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对进入我院治疗的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患者共计30例进行回顾性资料统计,通过对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根据leeds制定的治疗标准),确定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结果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者26人(86.7%),踝关节功能一般性好转者4人(13.3%)。结论用手术治疗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具有稳定的,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脱位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其损伤机制较为复杂。临床处理不当,易引起踝关节严重功能障碍,应引起临床骨科医师高度重视。从1989年~2003年对120例踝部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进行手术治疗,现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正>踝关节骨折脱位属于踝部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多并发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踝部稳定性会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对于较严重的损伤予以下胫腓螺钉固定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随着对于踝部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的研究进一步进展,尤其是固定后可能出现断钉、下胫腓骨性连接等并发症[1],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内固定治疗必要性仍有争论[2]。2010—2015年作者治疗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踝部骨折43例,外踝骨折用三分之一管形钢板固定,内踝骨折用2枚螺丝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后踝骨折主要通过闭合复位螺丝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用1~2枚长螺丝钉在下胫腓关节上方固定。结果43例病人经随访6月~3年半,根据Leeds标准评定,优良39例,可4例。结论 本内固定方法能恢复踝关节稳定,手术创伤小,能使踝关节得到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我可收治的23例合并下胫腓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1例下胫腓联合固定患者发生断钉,无感染、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关节不稳、骨不连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可修复并稳定踝穴与距骨的解剖关系,不良反应少,可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自1997~2003年我院对70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2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膜移位方式对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膜移位方式对患有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治疗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在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56例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腓骨内固定或不固定,内踝内固定,三角韧带探查修复术。未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用Mazur[1]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49例,良7例。未见骨折不愈合、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除了要固定内、外踝,还需常规探查三角韧带有无损伤,若有损伤则予以修复。恢复了内、外侧所有结构的完整性后,就能真正恢复下胫腓联合及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即使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固定内、外踝和下胫腓联合,而三角韧带的损伤不修复,虽然下胫腓韧带可以获得愈合,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最终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皮质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三皮质下胫腓螺钉治疗的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往期采用拉力螺钉治疗的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手术耗费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踝关节残留疼痛.并根据手术后半年随访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踝关节残留疼痛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组的手术总优良率高达93.9%,对照组手术总优良率8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皮质下胫腓螺钉与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均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拉力螺钉相对皮质骨螺钉更容易产生踝关节的残留疼痛,皮质骨螺钉在临床上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本院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患者120例,随机将120例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骨膜移位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韩亚芳  刘长伟 《河北医药》2012,34(11):1671-1672
下胫腓分离在足踝部创伤中比较常见,其发生率约占所有踝部损伤的10%[1],通常合并有踝关节骨折,单独发生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病例也屡见报道[2].下胫腓分离常由旋前外旋、旋前外展型骨折引起,也可由旋后位创伤所致的外踝韧带损伤引起,而单纯的下胫腓韧带损伤多是由过伸位外旋和胫距关节轴向挤压所致.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82例患者,有42例患者予以踝关节切开复位内、下胫腓联合固定,命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未进行下胫腓联合固定,命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患者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和踝关节优良率无显著差异,两组相比,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与未固定对患者的下胫腓间隙和下胫腓重叠距离及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影响差异不大,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1~2枚斜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远端胫、腓骨四层皮质的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32例,其中不合并踝关节骨折9例,合并踝关节骨折18例,合并腓骨近端骨折5例。28例3个月左右拔除下胫腓联合螺钉,4例在合并之骨折愈合后拔除,未出现1例断钉。结果所有32例患者6~14个月随访均未再发下胫腓分离及断钉现象,优良率为93.75%。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斜行拉力钉固定胫、腓骨四层皮质修复是一种可靠方法,符合下胫腓联合负重力线,分散剪切应力,可减少断钉并促进踝关节早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 (1)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16/24)](P <0.05)。(2)观察组(1例,占4.17%)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1例,占45.8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患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 <0.05)。(4)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明显比对照组更轻,足踝功能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钢板螺钉固定内外踝、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修复下胫腓联合韧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治疗分析,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5例,均进行切开复位,下胫腓联合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用石膏外固定4~6周。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效果为优者18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为94.29%。随访期间发生感染2例、内固定螺钉断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与治疗前比较,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外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析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2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旋前外展型12例,旋前外旋型8例,旋后外旋型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16周内达到骨性愈合,无切口皮肤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疗效评价优1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89.29%。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析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以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利于早期恢复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之一,踝关节骨折复位不良,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而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踝部骨折是踝关节损伤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这种损伤的不稳定性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非手术方法不能有效控制下胫腓关节分离和外躁移位。现将本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42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骨科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踝关节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短肌腱移位组42例和骨膜转位组48例,比较组别间治疗疗效。结果组别间在手术时间及骨折痊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效果上,骨膜转位组的痊愈率(50%)和治疗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短肌腱移位组(P<0.05),治疗无效率6.2%显著低于短肌腱移位组(P<0.05)。结论腓骨骨膜转位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