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将我科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90例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中发生呼吸暂停者共90例,均符合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刘玉书 《河北医药》2003,25(5):392-393
继发性呼吸暂停是新生儿期的各种危重疾病的并发症 ,病死率高 ,为降低病死率 ,我科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并用抢救新生儿呼吸暂停 45例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45例 ,男 2 5例 ,女 2 0例 ;对照组 44例 ,男 2 5例 ,女 19例 ,两组在出生后日龄、胎龄、体重、Apgar评分、临床证状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1.2 诊断标准  ( 1)呼吸停止 2 0s以上伴有心率减慢 ( <10 0次 min) ;紫绀、肌张力低下 ;( 2 )除外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 3 )有明确原发疾病 (新生儿肺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氨茶碱联合纳洛酮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使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经验。方法将60例患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氨茶碱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氨茶碱、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纳洛酮注射液0.1mg/(kg·次),每12小时/次,静脉滴注,氨茶碱首剂5mg/kg,12小时予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10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对照组均予氨茶碱,首剂5mg/kg,12小时后予以维持量2mg/kg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1次/8小时。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5)。结论:氨茶碱、纳洛酮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病例在首次发生呼吸暂停之后,均给予氨茶碱负荷量5 mg/kg于20 min内静脉滴注,12 h后给2.5 mg/ks的维持量,每隔12 h静脉滴注或灌肠一次.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首次0.1 mg/kg静脉注射,继而按0.1 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以0.02~0.04 mg/(kg·h)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6%,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3.7%,显效率比较X2=3.98,P<0.05,总有效率比较X2=6.71,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疗效好,并对减少早产儿的后遗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氨茶碱、纳洛酮在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中的价值 ,将某院于 1997年 11月至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 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4例和对照组 3 5例 ,治疗组给予氨茶碱、纳洛酮联合治疗 ,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或者纳洛酮单一应用。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2 % (4 1/4 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1.5 % (18/3 5 )  相似文献   

7.
刘凤荣 《首都医药》2007,14(18):18-18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秒并伴有心动过缓和紫绀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儿。该文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S并伴有心动过缓和面色紫绀的异常现象,在不伴有其他疾患时称为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PAOP)。以往应用氨茶碱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已较肯定,近年对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本病多有研究。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伴有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4例,应用纳洛酮、氨茶碱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洲  陈广斌 《河北医药》2006,28(9):814-815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50例AOP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同时应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产儿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呼吸暂停持续时间、完全消失时间及氨茶碱用药时间均缩短,AOP日均积分低,总有效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用氨茶碱治疗AOP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呼吸暂停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单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比单用氨茶碱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入住我院NICU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共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氨茶碱和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结果 治疗组显效55例,有效12例,显效率78.5%,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5例,显效率48.5%,总有效率7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有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在应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照组25例单用氨茶碱。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为(1.8±0.2)次/d、(3.4±1.2)次/d,治疗组明显减少(P<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呼吸暂停时间分别为(18.9±3.1)s(、23.2±2.5)s,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呼吸暂停时SpO2下降程度及心率减慢程度分别为(83.0±8.4)%和(75.7±5.2)%、(95.3±12.8)次/min和(86.6±13.5)次/min(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P<0.05)。结论: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比单用氨茶碱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氨茶碱;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13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泵入氨茶碱注射液,首次剂量为5 mg/kg,12 h后以2 mg/kg的剂量持续静脉注射,1次/12 h。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首次剂量2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1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后停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24%、8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72 h内发生呼吸暂停次数、24 h内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治疗期间总用氧时间、需要有创通气例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心率加快、电解质紊乱、体温增高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荣兴旺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12-113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小剂量盐酸异丙嗪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盐酸异丙嗪,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及FEV1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小剂量盐酸异丙嗪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覃黄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80-81,84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1 mg/(kg·d)加入20 ml的5%葡萄糖溶液及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静脉输入,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10天,研究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及其对脑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有呼吸暂停的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常规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加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预后及神经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平均用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esel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较氨茶碱效果更显著,同时对于早产儿脑神经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23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将3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纳洛酮治疗组23例及利巴韦林对照组16例,治疗组给予纳络酮0.01-0.03mg/(kg·次),加入葡萄糖,每隔8h静脉滴注1次,连用10~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每天2次,疗程为10-14d,两组患儿均接受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治疗,对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纳洛酮治疗组在退热、惊厥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等方面的平均时间较利巴韦林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纳络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纳洛酮联合HFOV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复苏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HFOV)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复苏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纳入研究范围,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纳洛酮联合HFOV进行复苏的210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纳入研究组,筛选同期采用纳洛酮进行复苏的190例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复苏方案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复苏中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显效、有效病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无效病例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研究组呼吸、哭声、肌张力、原始反射及出生体重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FOV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复苏中,与纳洛酮联合使用,不仅能有效解除呼吸抑制,还能促进自主呼吸机制的恢复,复苏效果较单一使用纳洛酮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80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纳络酮治疗。比较两组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5%、85%。经χ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