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脑心综合征(CCS)的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86例ACVD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CVD病人心电图改变为48.1%~81.5%,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病人并发CCS发生率更高。结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导致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加强对ACVD病人心脏监护,积极诊治CCS。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引起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其心电图形态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1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致脑心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首次及1个月后复查ECG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检查可出现房性早搏及ST-T段改变等异常表现,急性发作期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约为76.8%。结论 ACVD致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呈现多样化。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症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心电图检查对于确定其是否伴有心脏损害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分析发病机制和防治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55例,发生率为61.11%。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48例,占87.27%;缺血性脑血管病7例,占12.73%。经综合治疗后,好转53例,好转率为96.36%。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有关,出血性脑血管病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脑受损后对心脏神经支配紊乱、神经和体液调节障碍、血管病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应注意加强对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功能监护,积极防治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与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因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与结果:通过1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心电图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合并脑心综合征65例(脑出血41例,脑梗塞24例)共死亡23例(脑出血21例,占63.1%脑梗塞2例,占36.9%,P〈0.001),其中合并及心综合征20例(91.3%)无脑心综合征3例(8.7%,P〈0.001),结论:急性因管病病死率不仅与病变部位,性质,出血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ST段下移28例,T波低平或倒置15例,窦性心动过速26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早搏14例(室早10例,房早4例);心律不齐13例;心肌酶学:CK-B增高38例(55.9%);CK增高7例(10.3%);LDH增高19例(27.9%);肌钙蛋白阳性率4例(5.9%).死亡5例(7.5%),4例死于脑出血并发呼吸心力衰竭,1例脑梗死并发多脏器衰竭。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脑出血最高,应尽早常规检查心肌酶、心电图,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导致脑-心综合征其梗死部位与心电图(ECG)、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改变的关系。方法77例已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1周内头颅MRI结果按发病部位分为岛叶组、脑干组、其他组三组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情况变化。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位于岛叶部位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岛叶的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数量远高于左侧岛叶,有统计学意义(P<0.01)。77例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异常44例(57.1%);岛叶部位的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异常率远高于脑干及其他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部位急性脑梗死常导致脑心综合征,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HS的防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BHS的93.75%发生在12h~3d内,且易发生于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BHS病死率为12.5%。结论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强调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监测,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指的是急性脑血管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引发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功能不全的一些列临床症状、体征[1]。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笔者为改善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西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晦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均较治疗前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下降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患者疗效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48例急性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和运转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玲  毛德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34-1134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中以脑出血、脑梗死发病率最高,也是死亡率较高的危重病,既往认为此类病人不宜搬动,以就地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对早期就诊和超早期治疗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意义认识,以及CT、MRI等影象检查设备的普及、120急救措施的完善,现普遍认为ACVD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病情相对稳定后立即转送医院治疗是非常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3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其分为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42例,B组(心源性脑栓塞)46例,C组(小动脉型脑梗死)83例和D组(不明原因脑梗死)3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脑微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48.14%,远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四个分组中,以C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最为显著,远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患者脑微出血在Ⅱ级、Ⅲ级、Ⅳ级均有分布,比例相当;B组、D组患者则以Ⅱ级脑微出血较为常见,C组患者以Ⅳ级为主.结论 脑微出血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此外部分类型患者初发和复发过程中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患者其相关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与血浆心钠素含量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谦  田锦勇  王爱民  桂芗湘 《贵州医药》2002,26(12):1088-1089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与血浆心钠素(ANP)变化关系。方法:对5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在急性期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采血时同步记录脑损害程度(按Glasgow-Pittsbrgh昏迷观察进行评分)。结果:发现中型以上脑损害随着损害程度加重,血浆ANP随之增高γs=1(P<0.01),但轻度脑损害者血浆A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ANP与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在急性脑血管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急性住院脑梗塞、脑出血患者各200例及健康体检者80例并采集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结果脑梗塞组分别和脑出血组、对照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出血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高血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脑出血仅为高血压病。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紊乱程度越重,患脑梗塞的风险越大。代谢综合征与脑出血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毅滨 《中国医药》2007,2(6):335-336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病率高,为41.38%。以脑出血最常见,达23.95%;心电图改变以心律失常及ST-T改变多见。结论 掌握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其判断预后,指导用药等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杜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695-3697
目的:探讨院前救治急性左心衰的实用方法措施.方法:采用三期九步法对68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结果:68例患者中65例通过有效院前治疗安全转运回院,成功率95.6%;死亡3例,死亡率4.4%.结论:实用有效的院前救治方法是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岚  瞿浩  李玫 《贵州医药》2012,36(7):602-60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50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RI和MRA检测、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并通过问卷形式了解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动脉狭窄栓出率为74.00%.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41.44%,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71%,颅外合并颅内动脉狭窄46.85%.轻度狭窄占26.13%,中度狭窄43.24%,重度狭窄30.63%.(2)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LDL2C等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2C为保护因子.(3)根据MRI和MR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随着狭窄程度逐渐变严重,CRP及IL-6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预防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张伟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19-1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行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且患者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