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传统手术方法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TME的直肠癌患者62例与行传统切除方法的57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参数。结果 TME组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而近期生存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采用TME技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直肠癌患者126例分为:TME组及传统手术组,各63例,TME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传统手术组行常规传统直肠癌手术。结果 TME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术后性功能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TME治疗直肠癌组出现并发症8例,传统手术组出现并发症10例。结论 TME安全有效,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1年7月因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TME术(腹腔镜组)67例及行开腹TME术(开腹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保留肛门率分别为65.7%(44/67)和60.6%(43/71);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6.4±68.3)min、(122.7±42.5)min;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6.9±37.6)mL、(119.1±32.7)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组切除标本长度分别为(18.4±4.23)cm、(19.7±6.17)cm,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分别为(3.6±1.9)cm、(3.3±1.7)cm。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0.3±8.3)cm、(21.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环切缘受累情况类似;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2.99%)。围手术期并发症腹腔镜组4例,开腹组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TME术的近期疗效与开腹TME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及泌尿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沈阳市肛肠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输血率)、术后康复指标(术后下床时间、流食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撤管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1. 25±12. 67 min vs. 175. 43±13. 79 min)、淋巴结清扫数量(12. 72±2. 61个vs. 13. 01±2. 18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25. 32±5. 74 ml vs. 33. 96±9. 21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过程无输血病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输血3例(6. 67%),观察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 85±4. 63 h vs. 35. 46±6. 22 h)、术后流食进食时间(36. 14±11. 34 h vs. 38. 27±12. 58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 12±2. 51 h vs. 22. 41±3. 17 h)、引流管撤管时间(5. 02±1. 28 d vs. 5. 98±1. 32 d)、住院时间(8. 25±1. 45 d vs. 10. 11±2. 16 d)均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51. 11%);明显低于对照组(82. 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 11%vs. 33. 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内无进展生存率(86. 67%vs. 77. 78%)、总生存率(91. 11%vs. 82. 2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比,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TME治疗,其中20例利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切除保肛术,8例采用TME处理盆腔后类似Miles行永久性造口术。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漏0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排便习惯改变8例。本组病例随访3~36个月,局部复发1例,吻合口复发1例,肝转移2例,死亡2例。结论直肠癌术中TME可明显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及提高直肠癌切除保肛率,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但也给患者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作用及相关问题比较.方法 对47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漏5例(10.6%);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6.3%);局部复发5例(10.6%);5年内死亡及失访16例,5年生存率65.9%;术后尿潴留3例(6.3%);性功能障碍4例(8.5%).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减少出血;但也可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术后尿潴留和性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用吻合器(ETHICON ENDO)在腹腔镜下对10例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Dixon's 5例、Mile’s4例、合并腹腔镜单侧卵巢切除术1例。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无转为开腹,手术时间180~30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30~80mL,平均65m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5d,平均11d,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0例均随访6~12个月,患者一般情况好,未发现肿瘤复发,无腹壁套管穿刺孔的癌种植,无1例死亡。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保肛率高、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2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9例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37~80岁,中位年龄55.3岁。病理诊断:直肠低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18例,高分化腺癌2例,粘液腺癌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开腹组患者行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保肛率均为100.0%.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17±5.82)mL、(37.56±6.18)h、(3.94±1.38)d,开腹组分别为(97.58±7.34)mL、(68.53±10.07)h、(5.27±1.59)d,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均无腹壁切口的种植转移或者局部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可靠,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传统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为参照,评估不同手术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罹患直肠癌(临床分期在cT1-3NxM0之间)的132例患者,其中,接受达芬奇机器人45例、妙手S机器人43例和腹腔镜44例,比较三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两种不同类型的R-TME之间的疗效没有差异,与L-TME相比,两种R-TME方法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TME方法(D/M,p=0.045;M/L p=0.043),两种R-TME的清扫的淋巴结数量更多(D/M,,p=0.773, M/L,p=0.033;D/L,p=0.031),失血量减少(D/M,p=0.732,M/L,p=0.041;D/L,p=0.037),泌尿生殖功能恢复更早(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D/M,P=0.325,D/L,P=0.023;M/L,P=0.031).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比较,短期疗效内达芬奇或妙手S机器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相似的优势,且两种机器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0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 esorectal exc ision,TME)作为直肠癌手术“金标准”[1]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接受,但目前基层医院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以钝性分离为主的钝性加鋭性的分离方法。本文根据2000年4月至2006年8月间本院施行的102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总结其主要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22-3623
选取20例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概况、局部复发率、保肛率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保肛率以及3年后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差异显著(P0.05)。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低位直肠癌是普外科的常见病,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1],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手术瘢痕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2]。自1992年Kockerling第一次运用腹腔镜手术进行直肠癌根治以来,腹腔镜技术已广泛运用于直肠癌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可行性。方法按TME原则,在腹腔镜下对12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95-180min,平均(117士21)ra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90.4-27)ml;术后2-3d恢复胃肠功能;住院时间6-14d,平均(8±2)d。中转开腹4例,中转开腹手术率3.2%。保肛率95.24%(120/126)。全组术中、术后未发生输尿管即时损伤或延迟性损伤以及骶前大出血等严重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结肠癌采用传统根治术与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其肛门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淋巴结切除数和阳性转移淋巴结切除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残端肿瘤残余和吻合口瘘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出现残端肿瘤残余5例,吻合口瘘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相较于传统根治术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淋巴结清除率,保障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全直肠系膜切除与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采用直肠全系膜切除、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3.7%),吻合口狭窄3例(1.9%),吻合口出血2例(1.2%)。术后随访6个月~7年,局部复发11例(6.79%)。结论: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27-328
对比观察应用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总缓解率高达57.1%(16/28),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的35.7%(10/28),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除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外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德福  邹吉  徐国宏  刘睿 《华西医学》2009,(8):1946-1948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结合双吻合器(DST)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TME和DST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治疗后的排便功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切割环均完整,无手术闭合失败及手术死亡。随访时间6个月-5年,局部复发率4例(4.7%)。排便控制功能:优75例(88.2%),良9例(10.6%),差1例(1.2%)。结论:TME和DST联用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应用吻合器的适应证及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应用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下切缘距离为2 cm者31例,3 cm者36例,4 cm者22例。89例均应用吻合器完成吻合手术,吻合口距齿线≤2 cm者42例,距齿线>2~3 cm者38例,>3~4 cm者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2.25%),吻合口不同程度狭窄19例(21.3%);术后2个月内排便次数(4.1±5.2)次/d,2~3个月排便次数(2.5±3.2)次/d,3个月后趋于正常。3 a局部复发率8.99%,5 a生存率62.9%。结论:在确保肿瘤根治前提下,应用吻合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保肛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分析开腹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中期临床疗效,评价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肠外科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接受开腹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64例(开腹组)和接受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56例(腹腔镜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肿瘤学指标及预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并在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保肛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术后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肿瘤下缘距离远切缘的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肿瘤致死率、复发率、远处转移及3年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中期疗效肯定,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