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液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一致性,评价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型HPV(16、51、54和56)探针3′端加尾地高辛标记,检测标记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收集63例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阳性和18例HC-Ⅱ阴性的宫颈液标本,采用HPV通用引物MY11/09对所有标本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分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81例标本进行检测,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40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分别占HC-Ⅱ阳性标本的63.5%、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39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占HC-Ⅱ阳性标本的61.9%、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重复性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检测4型HPV感染的变异系数(CV)为0~1.45%和0~1.50%,检测标本中4型感染的符合率为97.5%~100%。结论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能对于临床HPV分型检测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液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一致性,评价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4型HPV(16、51、54和56)探针3′端加尾地高辛标记,检测标记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收集63例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阳性和18例HC-Ⅱ阴性的宫颈液标本,采用HPV通用引物MY11/09对所有标本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分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81例标本进行检测,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40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分别占HC-Ⅱ阳性标本的63.5%、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39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占HC-Ⅱ阳性标本的61.9%、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重复性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检测4型HPV感染的变异系数(CV)为0~1.45%和0~1.50%,检测标本中4型感染的符合率为97.5% ~100%. 结论 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可能对于临床HPV分型检测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组成。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29例已确诊为HPV感染的门诊标本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的分型检测。结果 在129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26例,阳性检出率为97.7%。其中单独HPV6、11型阳性69例,占53.5%;单独HPV16、18型阳性14例,占10.9%;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43例,占33.3%;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阴性3例。结论 在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中HPV6、11、16、18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快速检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并分型。方法:利用基因芯片(Gene chip)与压电传感器(Piezoelectric biosensor)相结合的技术,通过HPV6、11、16、18四种型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HPV并分型的方法。并与常规的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比较。结果:取复发型尖锐湿疣及相应的原发病例组织标本各22份,用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检测结果为:原发型组织标本全部为阳性结果,其中HPV6:17(77.3%),HPV11:3(13.6%),HPV16:2(9.1%),HPV18:未检出;复发型组织标本中除第18例标本为阴性结果外,其余21份为阳性结果,其中HPV6:15(68.2%),HPV11:2(9.1%),HPV16:4(18.2%),HPV18:未检出。用PCR方法检测结果全部阳性,PCR扩增的产物经斑点杂交分型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结论: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高辛甙元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和18探针,通过核酸杂交法检测上海地区女性患者HPV的感染。计活检组织标本128例,阴道脱落细胞130例,同时取样34例。斑点杂交结果表明活检组织中四种类型HPV的总阳性率:宫颈癌44%,宫颈间变66.7%,有间变史28.6%,外阴尖锐湿疣63%和慢性宫颈炎5.6%。阴道脱落细胞的各阳性率与之相近,同时取样的检测符合率为91.2%。Southern转移杂交结果提示:宫颈癌以HPV-16型为主,尖锐湿疣中的HPV为6和11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的效果,并应用于日常检测工作。方法对临床1100例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8种高危HPVDNA分型及定量检测。8种高危HPV型别为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结果在1100例标本中排除了14例B球蛋白为阴性的标本,剩余1086例标本总体的内标平均值为3.71×10^6IU/ml。随机重复性试验和对每个型别的各浓度标本进行的重复性试验每次扩增均为阳性,型别符合率为100%。共检测出阳性标本287例,HPV16、HPV18/45、HPV31、次要高危型和合并感染各有46、17、14、146和64例,分别占总阳性标本的16%、6%、5%、51%和22%。所有标本绝对定量值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结论多通道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灵敏度高、复性好,可用于临床HPV感染的筛查与宫颈病变程度预测以及患者术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快速检出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并分型.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Gene chip)与压电传感器(Piezoelectric biosensor)相结合的技术,通过HPV6、11、16、18四种型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HPV并分型的方法.并与常规的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比较.结果 取复发型尖锐湿疣及相应的原发病例组织标本各22份,用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检测结果为:原发型组织标本全部为阳性结果,其中 HPV6: 17(77.3%), HPV11: 3(13.6%), HPV16: 2(9.1%), HPV18:未检出;复发型组织标本中除第18例标本为阴性结果外,其余21份为阳性结果,其中HPV6: 15(68.2%),HPV11: 2(9.1%), HPV16: 4(18.2%), HPV18:未检出.用PCR方法检测结果全部阳性,PCR扩增的产物经斑点杂交分型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结论 压电基因传感器芯片技术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克隆的人乳头瘤状病毒(HPV)DNA 6、11、16和18型探针杂交技术,对福州地区4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检测其HPV DNA的存在及其类型,结果发现HPV DNA阳性者60%(24/40);24例阳性病例中HPV DNA 6型者占50%(12/24),16型者8%(2/24),6型和16型都阳性者17%(6/24),未知类型者25%(6/24)。未发现18型和11型的HPV DNA存在。2例淋巴结转移癌中也发现与其原发癌一致的HPV DNA类型。27例癌旁粘膜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位分子杂交法诊断尖锐湿疣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及醋白试验相比较。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所用探针为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HPV6/11,HPVl6/18,HPV31/33)]、组织病理及醋白试验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结果37例标本中,醋白试验34例阳性;组织病理检查37例均阳性;原位分子杂交法的总阳性率为94.6%,HPV6/11阳性31例(阳性率83.7%),HPV16/18阳性2例(阳性率5.4%),1例标本HPV6/11及HPVl6/18均阳性(2.7%),HPV31/33阳性1例(阳性率2.7%),阳性标本可见细胞核着蓝色,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在棘层空泡化细胞的细胞核内。结论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HPV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对感染有明确的组织学定位,而且还能进一步鉴定感染的型别,因此是诊断和研究尖锐湿疣的较好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8例CA患者和160例CA亚临床患者进行HPV6型、11型、16型和18型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78.99%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疣体组织和亚临床患者皮损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95.59%和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6型、11型占76.54%,感染HPV16型、18型占8.94%,HPV6型、11型、16型和18型混合感染占14.52%。结论:CA患者HPV感染无性别差异,且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HPV感染以低危型的6型和1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尖锐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比较保守引物和序列特异引物PCR扩增方法.方法 提取26例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DNA,用HPV L1区通用引物及HPV 6b、HPV11、HPV16、HPV18型L1区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感染的HPV型别分布并比较两种扩增方法的结果.结果 26例标本中,HPV 6b和11型感染例数分别为4和11例,各占15.4%和65.4%;HPV 16型感染2例,占总例数7.7%;有2例合并HPV6b/11型混合感染,占7.7%;1例合并HPV11/16/18型的混合感染,占3.8%.用通用引物扩增后26例标本中1例为阴性. 结论黑龙江省地区尖锐湿疣组织HPV DNA检出率为100%,以低危型别11和6b型为主,偶见高危型别16、18型感染.鉴定HPV感染保守引物与型别特异性引物PCR方法相比,前者可导致少量假阴性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中HPV6/11型和HPV16/18型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7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病人官颈分泌物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FQ-PCR检测HPV6/11型和HPV16/18型阳性总检出率为88.5%(69/78),其中尖锐湿疣病人HPV6/11型阳性为100%(36/36),HPV16/18型阳性16.7%(6/36);重度官颈糜烂者HPV6/11型阳性为8.3%(1/12),HPV16/18型阳性66.7%(8/12);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 Ⅰ)HPV6/11型阳性为100%(9/9),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CINⅡ、Ⅲ)级病变HPV6/11型阳性为18.2%(2/11),HPV16/18型阳性为90.9%(10/11)。官颈癌病人HPV16/18型阳性为90%(9/10)。结论 FQ-PCR对HPV的分型特异性强,可避免假阳性的发生,对临床诊断生殖道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食管鳞癌中的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 ,探索HPV与食管癌大体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 应用通用引物PCR法和多重PCR法检测 10 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的HPV感染。结果 共检测出HPV阳性 2 6例 (2 6 / 10 0 ) ,按照食管癌的病理大体分型 ,其中溃疡型食管癌中HPV阳性 5例 (5 / 2 5 )、蕈伞型中阳性 3例 (3/ 2 5 )、缩窄型中阳性 12例 (12 / 2 5 )、髓质型中阳性 6例 (6 / 2 5 )。对 2 6例HPV阳性标本中的 2 0例进行了多重PCR检测 ,发现HPV6 / 11型 6例、HPV16型 11例、HPV18型 3例。结论 我国食管癌中存在HPV感染 ,存在HPV感染的食管癌可能并不是在HPV引起的湿疣样病变基础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4.
以通用引物PCR初筛158例标本,凡HPV感染阳性标本再用型持异引物PCR作分型检测,结果:疣、乳头瘤等良性病变的HPV检出率为61.1%(55/90),主要检出HPV6和/或HPV11,占阳性例数的89.1%(49/55);食管癌组织有较高的HPV感染率(66.2%,45/68),以检出HPV6,11,16为主,并明显高于HPV8(X2检验,P<0.01),提示HPV感染可能与本地区食管癌发生密切用关。本研究建立的HPV快速检测和分型方法,用于临床检测和回顾性研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5.
FQ—PCR检测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及其DNA含量。方法:采用HPV6/11和HPV16/18型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对临床表现典型的CA组织进行FQ-PCR检测。结果:HPV-DNA阳性检出率95.15%,其中HPV6/11型阳性检出率86.4%。HPV6/11含量在10^5~10^9opies,占92.13%。结论:CA主要为HPV6/11感染,皮损中HPV6/11DNA含量检测可以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和地高辛标记的HPVDNA的斑点及Southernblot杂交3种方法,同时检测了17例外阴和宫颈湿疣的标本.检测结果表明PCR结合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技术是目前检测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较为敏感、特异、简便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因杂交中所使用的HPVDNA探针为非放射性标记的,弥补了32P标记探针的缺点,可制成试剂盒在临床推广、应用.从而为临床对HPV感染的诊断提供一条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分析上海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116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标本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DNA),应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型检测,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明确液相芯片的检测效能.结果 液相芯片检测的116例标本中,HPV阳性114例,阳性率为98.3%.其中单一型别感染占71.6%(83/116),双重型别感染占18.1%(21/116),三重型别感染占7.8%(9/116),四重型别感染占0.9%(1/116).共检出18种HPV亚型,其中HPV6和HPVll最为常见,感染率分别为60.3%(70/116)和42.2%(49/116).在高危型HPV感染中,最常见的3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2和HPVl8.液相芯片与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0.7%,并且液相芯片对多重感染的检出率高于PCR.结论 上海地区尖锐湿疣以HPV6和HPV11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中最常见的3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2和HPV18.液相芯片对HPV多重感染的检出率高于PCR.  相似文献   

18.
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亚型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悬浮芯片技术对720例湖州地区妇女宫颈分泌物或脱落细胞进行18种高危型HPV和8种低危型HPV检测。结果:720例患者中HPV感染183例,占25.42%。单一感染135例,占18.75%;双重感染33例,占4.58%;三重以上感染15例,占2.08%。183例阳性标本主要为高危型HPV 16、58型,低危型HPV 11、6型。结论:湖州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率为25.42%,并明确了HPV 16、HPV 58为该地区宫颈病变组织中HPV主要的流行亚型。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地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几种亚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几种亚型关系,探讨用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检测宫颈癌石蜡组织切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31、33、35亚型的可行性。方法:用PCR检测45例鄂尔多斯地区宫颈癌石蜡组织切片中HPV6/11、16、18、31、33及35型。结果:45例宫颈癌石蜡组织切片中,HPV6/11型占4.4%(2/45),16型60.0%(27/45)、18型6.7%(3/45)、31型2.2%(1/45)、33型2、2%(1/45)、35型2.2%(1/45)。各型均为阴性者3例,6.7%(3/45);复合型(同时存在两种亚型者)7例,占15.6%(7/45),其中包括6/11 18 1例、16 18 2例、16 31 1例、18 31 1例、18 33 1例、31 35 1例。结论:PCR可用于检测宫颈癌石蜡组织切片中多种HPV亚型,操作简便可靠,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与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 DNA检测(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827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210例(25.4%),共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单纯低危型HPV亚型感染45例(5.4%),单纯高危型HPV亚型感染142例(17.2%),高危、低危亚型共同感染13例(1.6%);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87例(22.6%),感染两种亚型以上23例(2.8%)。低危型主要为HPV11,其次为HPV43、6;高危型主要为HPV16、其次为58、31、33、18等亚型。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者较易发生颈癌前病变,提示早期发现及防治HPV感染对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