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呕吐是上消化道内容物经口腔有力的排出动作。只要有呕吐动作,无论有无胃内容物排出,都需要同样肌群的活动。而且,由于腹肌的强烈收缩,而导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严重可发生切口裂开等并发症。严重呕吐还可导致水电解质的紊乱。对病人也是一种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影响术后的顺利恢复。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  相似文献   

2.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由于逆蠕动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入性肺炎,重者窒息死亡.疾病引起呕吐严重者,胃液丢失过多,可引起水电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长期呕吐可发生营养不良.所以要做好新生儿呕吐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波 《吉林医学》2010,31(20):3345-3346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由于逆蠕动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由于新生儿胃、食管反射协调功能差,呕吐时容易出现误吸,轻者致吸入性肺炎,重者窒息死亡。疾病引起呕吐严重者,因大量胃液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长期呕吐可发生营养不良,所以做好新儿呕吐的观察和护理,尽量减少呕吐引起的并发症和协助医生诊断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恶心呕吐是手术后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在女性腹部手术后尤为明显。恶心是一种想吐或即将呕吐的感觉体验,呕吐则是上消化道内容物从口腔内强力排出的过程,常伴有恶心。尽管这都是机体为减轻消化道遭受损害的正常生理反射,但由于其伴随的感觉使人难以忍受,并且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腹部切口裂开、切口内出血。因此,如何减少手术后恶心呕吐是临床医师及护士关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恶心呕吐及其神经化学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萱  孙立宁  孔哲  陈伟  管振龙 《医学综述》2007,13(14):1043-1045
恶心是一种内脏不舒适的感觉,最终以呕吐达到高潮,即胃肠道内容物经口腔排出。呕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是涉及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目前认为背侧迷走复合体是运动病与化学药物等诱发恶心、呕吐的主要作用区域。引起恶心和呕吐的因素很多,已知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参与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恶心、呕吐神经化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浅述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引发途径和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心、呕吐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恶心是呕吐的前期表现.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呕吐则是胃或小肠的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经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多巴胺引起呕吐事例报告大同第一人民医院(037004)肖全斌大同中医院刘淑珍应用酚妥拉明合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并心力衰竭过程中,3例发生呕吐副作用,其中2例用药10min后出现,1例用药后即出现,吐不出胃内容物、仅有恶心呕吐动作.患儿面色苍白、出汗,停...  相似文献   

8.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古代医家认为呕吐有别,谓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  相似文献   

9.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古代医家认为呕吐有别,谓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但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  相似文献   

10.
《金匮》呕吐治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常呕吐并称,认为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合称呕吐。干呕与呕吐虽有区别,但其发病机理均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早在《内经·举痛论》、《内经·至真要大论》就有“呕”与“呕逆”的记载,但无具体的治疗方药。《金匮》对呕吐证治疗阐发甚详,不仅提出了一些现在仍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而且认识到呕吐有时又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  相似文献   

11.
恶心是一种欲吐的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先兆。呕吐是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先有恶心,继而呕吐。目的:讨论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恶心与呕吐患者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使呕吐减轻或停止,活动耐力恢复或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需洗胃的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中毒患者洗胃中,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首次排出内容物时间、洗胃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首次排出内容物时间、洗胃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堵管、呕吐、污物喷溅、胃粘膜出血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中毒患者洗胃中有助于促进洗胃,减少洗胃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恶心是一种欲吐的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先兆.呕吐是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先有恶心,继而呕吐.目的 讨论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恶心与呕吐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无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少区吐减轻或停止,活动耐力恢复或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对新生儿呕吐及消化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例发生呕吐,呕吐发生率为2.0%,对照组新生儿16例发生呕吐,呕吐发生率为32.0%;两组新生儿干预后呕吐率之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第1次吃奶量、第1d吃奶量、第4d体重下降率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生即刻给予长管抽吸胃内容物,能够有效预防新生儿呕吐,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胸胃排空障碍是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发生率0.1%~1.3%[1]。我院自1988~2005年12月共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术518例,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2.3%,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8例,机械性胸胃排空障碍4例。功能性排空障碍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42~72岁,平均58岁。左侧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例,弓下吻合1例,三切口颈部吻合2例。症状发生于术后5~12天,拔除胃管或进食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排出者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呕吐后症状可暂时缓解。听诊术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9岁,因间歇性恶心、呕吐1月余,加重1周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恶心、呕吐,多发生于进食后2~3h。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口干、烧心、返酸、嗳气,并自觉上腹部略有饱胀不适感,食欲减退,大便有少量排出。但无明显腹痛、发热,无呃逆及进食梗噎感和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与婴幼儿期 1、肠闭锁: ①呕吐:多在初生后第一天即开始,呈持续,频繁,逐渐加剧。吐出量较多,多数含有胆汁。低位肠闭锁呕吐物可呈粪样,带臭味。②腹胀:高位肠闭锁腹胀主要在上腹,多不严重,呕吐或置胃管抽出胃内容物后腹胀可明显减轻,上腹偶尔可见胃蠕动波。低位肠闭锁,呈全腹胀,进行性加重,腹部可见扩张的肠袢。③大便:出生后无正常胎粪排出,有的可有少量灰白色或青灰色粘液样物排出,与正常胎粪不同。④全身情况:肠闭锁病儿初生时可很好,但很快表现烦躁不安,不能入睡。由于呕吐  相似文献   

18.
阑尾切除术等腹部手术后发生肠套叠比较罕见,临床上易误诊,现将我们所诊治的二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男,22岁。入院当日中午开始出现剑下腹痛,呈持续性存在伴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晚6时许腹痛转至右下腹,前来医院就诊;发病前一日有受凉史,  相似文献   

19.
吴艳媛  吴艳珠  陈杏秀 《中外医疗》2012,31(21):149-150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手术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预防方法,术中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腹部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100例。A组手术患者术前作一定心理辅导,详细讲解手术目的、效果,树立坚强信心共同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术前使用镇静药及抑制腺体分泌药减少唾液及胃液分泌。并插入胃管预防术中胃内压升高,术中持续使用昂丹司琼8mg静脉滴注。术后抽吸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使口腔及胃腔分泌物明显减少,病人胃管拔掉,病人清醒或者术中都是清醒再作一次术后心理辅导。对B组手术病人不做术前术后心理辅导,也不插胃管及使用防止呕吐药物。结果术中A组出现恶心是25例,呕吐7例,胃内容物误吸呼吸道及呼吸道阻塞窒息A组无发生。而B组手术患者术中出现恶心是65例,呕吐37例,胃内容物误吸呼吸道8例.呼吸道阻塞窒息3例。术中血压变化A组是(116±08.6)KPa,脉搏是(78±1.6)次/min。B组血压是(110±13.5)KPa,脉搏是(69±1.6)次/min,血氧饱和度A组术中患者是(99±1.3),而B组病例是(92±1.5),A组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术前插上胃管、术前、术中镇静,抑制腺体分泌及止呕吐药物使用和术前必要心理辅导对预防治疗术中恶心呕吐效果良好,护理方法及措施可行。既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又减少呼吸道误吸窒息并发症,是临床护理上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例1,女,1岁10个月,因反复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4月9日由某县医院转入.入院前半个月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渣样物及胆汁,亦无蛔虫,有纳差、腹胀.初始时每天呕吐1~2次,未予特殊诊治,后呕吐加重,每天3~5次,多于进食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