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建秋教授借鉴《内经》中气机升降理论,阐释了五脏之气的运转及气机与哮喘的关系,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指导治疗哮喘疾病,对于以后的哮喘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房兴宇  刘建秋  李竹英 《新中医》2014,46(12):17-18
介绍刘建秋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哮喘为内因外因相应而发,以"痰、虚"为主要病理因素,病位在肺,与五脏皆有关。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及中药穴位贴敷为特色,并提出温阳益气、化痰平喘法治疗慢性持续期阳虚型哮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刘燕池教授从"五脏同调"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刘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肝,但与肾、脾、心、肺等脏腑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灵活运用本虚标实和五脏同调的相关理论,通过兼顾五脏和对风、火、痰湿、瘀等病理因素并调的方法,可起到综合治疗的效应。同时分析刘教授自拟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意及药物的加减规律,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曹东义教授认为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病机是肾亏为本、脏腑失调,从五脏相关论治,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清心安神为治疗围绝经期不寐的基本大法,常以药物治疗配合情志调摄,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该文主要介绍曹东义教授从五脏相关论治围绝经期不寐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在治疗过敏性哮喘药物中,尽管所占比例不同,但归五脏经脉者均有.归肺经、宣肺解表药物居于首位,表明过敏性哮喘的发病主要在肺脏,与五脏皆有关系,即“过敏性哮喘不离乎肺,也不止于肺”.五脏功能失调(五脏伏风)均能影响到支气管痉挛出现过敏性哮喘,从而佐证了“风邪引动五脏伏风为过敏性哮喘病机关键”的理论论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叶人教授从脾胃论治五脏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系统跟师学习,研读古籍和整理医案的方式,从常见肝病、复杂肺病、免疫血液病、神志病、肾病等多个系统疾病入手,系统论述调脾胃治五脏的学术思想及具体运用。结果:叶人教授遵循"人以脾胃为本""中焦脾胃调节人体气血生成、水液代谢""脾藏营舍意主思""脾胃升降影响六腑的通降"等诸多理论,提出从脾胃论治五脏病,并广泛运用到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叶人教授调脾胃治五脏为内科难治性疾病治疗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的疾病,临床难以根治,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升高。张常喜教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多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此文探析张常喜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学术思想,张常喜教授认为支气管哮喘发病主要是脾肾阳虚,气机升降失调,治疗此病多以健脾温肾,调畅气机为主,同时结合中医外治,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泽厚  张明珠  孙鲁英 《河北中医》2023,(12):1947-1949+1954
糖尿病肾病(DN)属中医学消渴肾病范畴,晚期常伴有肾脏结构改变,治疗棘手。孙鲁英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吕仁和学术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针对DN中晚期复杂多变、虚实夹杂的证候特点,提出“五脏平衡法”指导治疗,认为DN是以肾脏病变为中心的五脏失衡,多体现在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脾肾两虚、心肾阳虚等方面,表现为阴虚火旺、糖毒内生、气化封藏固摄失常,出现水肿、喘憋等症状,并伴有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炎症状态,治疗时应兼顾五脏,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本文通过总结孙鲁英教授“五脏平衡”理论指导下的DN的病机及临床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五脏相关学说,是将五脏六腑、四肢、皮毛、五官七窍等组织器官分别组成五个脏腑系统,并阐释脏腑系统与人体大系统、自然界、社会等联系的学说。吴焕林教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并传承五脏相关学说,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功能性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疗效。论述了吴焕林从五脏相关治疗功能性室性早搏的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0.
虚寒性疾病是一种以五脏虚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易因气候变化、调护不当诱发。左常波教授治病注重调气、治神,擅长应用"气化针法"治疗各类疾病。左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AR)、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等虚寒性疾病多以月窟针法为主,通过激发丹田元气,温补命门,散寒祛邪,效果显著。我们通过分析虚寒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浅析月窟针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将左教授应用该针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陈镜合教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雨君 《新中医》2002,34(11):9-10
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中医认识、治疗观点、方药及临床病例等四个方面介绍陈镜合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陈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五脏相关,而其治疗重在理脾,同时蠲痰逐瘀,和调五脏;主张病证结合,临床选方善用陈夏六君子汤化裁,并配合口服自制开心方。  相似文献   

12.
马丙祥教授认为五脏失调是抽动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与个人体质密切相关,临床多结合病理因素、病机演变及证候特点,采用儿科宗师钱乙五脏辨证理论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现分析其临证思路,探讨导师治疗此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特点及其与该类患儿五脏偏虚类型关系,为预防及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反复发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证据。方法:对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哮喘发作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就诊的已诊断为哮喘、并于感冒后无喘息发作的100例患儿进行五脏偏虚类型调查统计,并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定量检测。结果: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绝对计数及比率均高于感冒后哮喘未发作患儿。哮喘发作组肺肾不足质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为显著。而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各五脏偏虚类型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可做为临床预测和治疗患儿感冒后哮喘发作的可靠依据。感冒后哮喘发作患儿当中,肺肾不足质患儿的外周血EOS升高更加明显,而血清ECP与五脏偏虚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相关理论,结合现代中医学研究成果与中医古籍论述,阐述了各脏腑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及相互作用。认为肺脏是哮喘发病及整个病程的主病之脏,但与脾、肾、心和肝等脏腑密切关联,且相互影响。从五脏相关学说出发,提出治肺为治疗哮喘的必经之路,配合调理脾、肾、心、肝为哮喘治疗或预防复发的重要方法,更全面地认识和掌握哮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提高中医药治疗哮喘的疗效,并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守经隧"思想主要通过调理气血以助扶正,调理五脏以助经脉气血通利,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气血不和、经脉不利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花宝金教授以"扶正培本"为指导原则,通过补气以扶正祛邪,调五脏以复生克制化,以及调理阴阳恢复气机升降等方法,使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在治疗肺癌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花宝金教授临床辨治肺癌经验及其在治疗过程中体现的"守经隧"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小儿哮喘.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哮喘发病与五脏的功能失调密不可分.小儿哮喘的治疗应从五脏入手,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小儿哮喘是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其发病因素及诱发因素颇多,中西医治疗哮喘的研究日渐深入,中医药辨证施治本病疗效可靠。一般认为,小儿哮喘病位在肺.可涉及诸脏,肺、脾、肾、肝、心五脏皆可致哮喘发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结合相关脏腑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五脏“辨证施治”,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从五脏论治小儿哮喘。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哮喘发病与五脏的功能失调密不可分。小儿哮喘的治疗应从五脏入手,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金涛教授认为过敏性哮喘多因风邪,痰邪为患,总与肺、脾、肝、肾等脏有关。金涛教授长期从事中医有关过敏性疾病临床工作,并辨证论治运用自拟加味四物汤治疗过敏性哮喘,虚实兼顾,标本兼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心系疾病是指以心悸、胸闷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疾病.在治疗心系疾病的过程中,很多中医师较多的注意患者心脏不适症状栗锦迁教授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整体观念、五脏相关的观点治疗心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