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树民  杨甲光  幸东 《山东医药》2006,46(13):67-68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的骨坏死性病变,外伤、酗酒、大量应用皮质激素、能关节炎等均可引起股骨头骨髓内压力增高,使股骨头血流受阻而发生缺血坏死。X线、CT、MRI是诊断ANFH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近年来,我们对34例ANFH患者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检查。现将其诊断ANFH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变化,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51例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和GMP-140的表达水平,并对GPⅡb-Ⅲa明显降低的SLE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 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例GPⅡb-Ⅲa明显降低的SLE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不良或异常。结论 SLE患者体内产生抗血小板GPⅡb-Ⅲa特异性抗体,导致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可能与出血有关。SLE患者体内部分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表达水平增加,这些活化的分子标记物又参与炎症反应,加重原发病。  相似文献   

3.
李常山 《山东医药》2006,46(34):81-82
随着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病情进展,多数出现股骨头塌陷,发展成退行性髋关节炎,使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本文结合文献对ANFH的影像学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PTA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和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与SLE活动相关性,探索活化T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色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27例(其中活动期13例,非活动期14例)SLE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的CD3,CD4,CD8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PTA1(CD226)表达,同时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C3和C4补体,疾病活动度用SLEDAI记分,结果:SLE患者组CD3,CD4,CD8淋巴细胞上PTA1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上PTA1表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动期SLE组CD3,CD4,CD8细胞上PTA1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组(P<0.01),而非活动期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CD3,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之间呈正相关,与C3,C4补体水平呈负相关,CD8细胞PTA1表达与SLEDAI,抗dsDNA抗体,C3,C4补体水平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SLE淋巴细胞PTA1表达增高,SLE患者CD8细胞PTA1表达异常与SLEDAI,抗dsDNA抗体,C2和C4补体之间有明显相关,CD8细胞活化程度与SLE疾病程度有关,PTA1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Gcs)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使患者防御能力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SLE者结核病的发生率较高,是正常人的12.4倍。我科于2006年8月收治1例SLE并继发肺结核的患者,经过强的松及抗结核治疗有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Bsm I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以及对SLE患者VD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VDR Bsm I多态性位点和基因型在2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62例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与SLE发病的相关性及对SLE患者临床的影响。同时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结果 VDR Bsm I多态性等位基因B和b频率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但B等位基因阳性的SLE患者(BB基因型和Bb基因型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较B等位基因阴性SLE患者明显升高(bb基因型患者,P=0.044)。VDR mRNA在48例SLE患者表达下调,其⊿Ct值(⊿Ct值越大,表达量越小)为9.26±2.37,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82±3.05(P=0.026)。而在SLE患者,B等位基因阳性患者的VDR mRNA的⊿Ct值为9.53±0.53,明显高于B等位基因阴性患者的7.77±4.30(t=2.502,P=0.016)。结论 VDR Bsm I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易感性无关,但B等位基因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此可能与B等位基因下调SLE患者的VDR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率男性明显低于女性。1992-2004年,我们收治SLE患者352例,现分析其中34例男性SLE(MSLE)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的水平,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L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IL-4和INF-γ水平。结果:(1)SLE活动组血清IL-4水平和IL-4/INF-γ比值明显升高,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2)血清INF-γ水平三组(SLE活动组、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SLE患者激素治疗后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结论:SLE患者血清IL-4水平和IL-4/INF-γ比值明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相关,INF-γ水平无明显变化,活动性SLE患者存在Th2细胞优势活化状态,破坏了体内Th1/Th2正常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细胞E-选择素水平,以了解E一选择素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SLE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E-选择素水平。同时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作SLE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检测血沉(ESR)、补体C3水平。分析E-选择素与SLE疾病活动的关系。结果31例SLE患者外周血E-选择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7例活动期与14例稳定期SLE患者E-选择素水平有显著区别(P〈0.01)。18例伴肾脏损害SLE患者外周血E-选择素水平与无肾脏损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1例SLE患者外周血E-选择素水平与ESR、SLEDAI评分有显著正相关(r=0.687、r=0.693,P值均〈0.01),与血C3补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12,P〈0.01)。结论E-选择素可能参与SLE发病,与病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人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X线、CT、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老年ANFH病人行双侧股骨头X线、CT和MRI检查,分析其对早期ANFH的显示能力.结果 68例患者均存在早期骨坏死表现.X线发现Ⅰ~Ⅱ期ANFH 28例,诊断准确率41.18%(28/68);CT发现Ⅰ~Ⅱ期ANFH 39例,诊断准确率为57.35%(39/68);MRI发现Ⅰ~Ⅱ期ANFH 53例,诊断准确率为77.94%(53/68).结论 X线平片难以发现ANFH的早期表现,低场MRI结合螺旋CT扫描既可发现早期病变,又可进行分期,是诊断老年人早期ANFH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张微晗  甘洁 《山东医药》2010,50(19):115-1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世界约有2000万患者。ANFH晚期患者可出现股骨头软骨塌陷,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ANFH的病因主要包括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因素主要是外伤,非创伤性因素主要有皮质激素治疗、乙醇中毒及其他少见原因(如血液系统疾病、减压病、胶原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间质病变(I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免疫印迹法方法,检测97例SLE患者血清中的ANCA、抗dsDNA抗体、多种自身抗体及补体。采用全胸片及肺高分辨率CT(HRCT)检查,了解97例SLE患者伴ILD的情况。结果①97例SLE患者26例ANCA阳性,均为核周型(pANCA),阳性率为27%。(2)ANCA阳性组患者的抗dsDNA抗体的增高、补体(C3、C4)的下降及血沉(ESR)增高与ANCA阴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6例ANCA阳性组患者,HRCT显示其中20例伴ILD(77%),71例ANCA阴性组患者,伴ILD30例(42%),ANCA阳性组的ILD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CA阳性的SLE患者。对判断SLE活动性及伴ILD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110例绝经前SLE女性患者及40名健康女性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人选对象均要求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在此基础上对高血压、血脂情况、吸烟、肥胖等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在111例SLE组患者中有16例(14.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40名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存在颈动脉斑块(P=-0.007)。与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TC)(P=-0.022)、甘油三酯(TG)明显增高(P〈0.01)。SLE病程、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在绝经前SLE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LE病程、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l9基因第4外显子705位点(以下简称CDl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相关性。方法103例患者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男13例,女90例,其中62例伴有LN。正常对照组110例,男2l例,女89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所有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CDl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CDl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SLE患者CDl9基因70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l9基因70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按性别分层后,男性和女性SLE患者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LN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伴有LN患者与未伴有LN的SLE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l9基因705位点多态性与SLE及LN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雷芳  林毅  唐建华  陈辉  詹林 《山东医药》2010,50(52):99-100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右心功能。方法将67例SLE患者与50例正常人分别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RT-3DE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67例SLE患者二维超声测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的三维测量RVEDV、RVESV高于对照组,RVSV低于对照组(P〈0.01),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组RV-EDV、RVESV均高于SLE不合并PAH组(P〈0.05)。结论 RT-3DE能够准确评价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kit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PBMC的c-kit受体蛋白(CD117)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其c-kit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别与正常人比较。结果:SLE患者PBMC中c-kit受体及其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相比显著增高(P<0.05),非活动期SLE患者PBMC的c-kit受体蛋白表达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PBMC的c-kit受体蛋白表达与其SLEDAI显著相关(P<0.01),结论:SLE患者PBMC c-kit受体蛋白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与疾病活动呈正相关,c-kit受体可能在SLE的病程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耿静  刘慧敏  李显平 《山东医药》2008,48(35):76-77
研究对象为46例单纯SLE患者(SLE组)、52例并发狼疮性肾炎(LN)的SLE患者(LN组)及28例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反向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其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及外周血循环系统sEPCR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LN组和SLE组血浆sEPCR水平及sEPCR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且LN组显著高于SLE组(P〈0.01、0.05)。认为sEPCR在SLE及LN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LN早期诊断标志物;以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为靶位可能成为治疗SLE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的关键是去除患者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传统的常规治疗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辅助治疗,但对反复发作活动性重型SLE上述治疗效果差,我院应用DNA免疫吸附治疗重型SLE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妊娠时机及妊娠期治疗对SLE妊娠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妊娠时机及妊娠期处理措施,观察其妊娠期SLE病情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21例(55.3%)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活动,非选择妊娠者(9/26)SLE病情活动、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选择妊娠者,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选择妊娠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SLE患者母体及胎儿相关疾病发生率增高,选择合适妊娠时机及积极控制SLE病情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71例的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妊娠的母婴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地观察1988-1999年间仁济医院SLE患者妊娠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控制1年经以上妊娠组(A组),妊娠前1年内有病情活动组(B组)和妊娠期首发病例组(C组),分别观察妊娠期及产后0.5年内母婴情况并长期随访。结果:71例患者中A组患者49例,B组患者13例,C组患者9例,1例患者因严重狼疮活动而终止妊娠,另1例患者产下双胎,出生活婴71名,无新生儿狼疮,无母婴死亡,妊娠期SLE活动比例A组9例(18.4%)显著低于B组10例(76.9%)和C组9例(100%(P<0.01),A组妊娠期新发肾炎显著少于B、C组(P<0.05),产后0.5年肾炎活动显著少于B组(P<0.05),A组出生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患者中既往有无SLE内脏累及者之间比较,妊娠期SLE活动和胎儿异常的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SLE患者病情控制1年以上妊娠,母婴安全度显著增高,既往有内脏累及不构成特别的风险,妊娠前1年内有SLE活动者母婴风险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