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及恶性肿瘤等血瘀证的准确治则。观察124例血瘀证患者,与28例正常中老年作对照,以分析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的活性改变与临床病证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79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PA活性显著降低,PAI活性显著升高(P均<0.05);急性心肌梗塞组(15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PA活性高于其1.5倍,而PAI活性也明显增高(P均<0.05);恶性肿瘤组(30例)血浆tPA活性高于对照组1倍以上(P<0.05),而PAI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冠心病患者血浆tPA活性下降,PAI活性增高,纤溶活性普遍下降,血液趋于凝滞,临床应行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tPA和PAI的变化较复杂,随病程进展,在较短的时间后,纤溶功能下降需以较大灵活性辨证论治,随时更改药方。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PA活性明显增高,纤溶功能亢进,血粘度下降,对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全身转移有促进作用,故中医治疗应慎用活血化瘀攻法而应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 B_2(TXB_2),血小板α颗粒胰蛋白-140(GMP-140), 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TXB_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A、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组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①脑动脉硬化组,脑血栓组血小板指标TXB_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②内皮细胞合成物6-K-PGF1α、ET含量脑血栓组明显低于和高于正常组(P均<0.01),脑动脉硬化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 ③纤溶指标 tPA, tPA/PAI两组脑血管病血浆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 PAI水平虽有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存在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力低下,这些改变可能参与此二类疾病发病过程。故须针对以上改变对患者采用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国老年人血液纤溶能力状态,对92位健康老人(72.0±8.6岁)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快速抑制剂(PAI~1)和血浆纤溶酶原(PLG)进行了测定并据此确定了参考值范围。tPA:680±160IU/L(420~940IU/L);PAI-1:11.96±1.56fU/L(8.91~15.01FU/L);PLG:107.2%±16.9%(74.1%~140.3%)。上述结果与年轻组相比tPA与PLG活性降低而PAI-1活性增高(P<0.001),说明老年人纤溶系统功能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4.
焦帼范  张Zhe 《临床医学》1997,17(11):9-10
统计6年来收治的急悸脑梗塞患者312例的发病时间,发现脑梗塞在清晨4AM-10AM为发病高峰,并对52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及42例健康者进行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分泌率,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脑梗塞组急性期清晨NE分泌率、PAI活性较晚间明显高(P〈0.05),t-PA活性较晚间明显低(P〈0.05);清晨尿NE分泌率PAI活性脑梗塞组明显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中血栓素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6-酮是腺素1α(6-K-PGF1α),内皮素(ET)、组织型纤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活性,在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发病过程听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TXB2、Gmp-140、6-K=PGF1α、ET采用放射免疫法(RIA)、tPS、PAI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和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6.
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插管溶栓(PIEAT)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颈内动脉插管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A组),与同期颈内动脉插管注射尿激酶(UK)溶栓180例(B组)和外周静脉静滴UK190例(C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失语、昏迷、出血、死亡情况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肌力恢复:A组>B组>C组,P<0.05或<0.01;失语、昏迷症状改善:A组>B组>C组(P均<0.01);病死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B组<C组,P均<0.01。结论:PIEAT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周围静脉给药,tPA的颈内动脉溶栓效果优于UK。  相似文献   

7.
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浆PAE,TXB2和6-k-PGF1α。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2与健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清PAF,TXB2和6-K-PGF1α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纤溶激活系统系列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道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和TIA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活性及其抑制物(PAI)活性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脑梗塞患者血浆t-PA活性显著下降,而PAI活性却在同期增高。病后第4周PAI活性趋于恢复。本研究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显著的纤溶激活功能异常,纠正此类异常可能是治疗脑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4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并以健康成年人28例作对照,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t-P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I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脑梗塞患者t-PA和PAI活性改变为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和脑梗塞脂蛋白(a)、血小板、蛋白激酶C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血小板(PLT)及其蛋白激酶C(PKC)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健康对照组各24例,分别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PLT)及其膜和浆蛋白激酶C(MPKC和PPKC),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心梗组和脑梗组Lp(a)、TG、apoB均明显增高,HDLC则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LT计数和MPKC活性增高、PPKC活性减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心梗组呈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在脑梗塞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时除TG和apoB增高,HDLC减低外,Lp(a)、PLT及MPKC增高(PPKC减低),在血栓早(前)期起重要作用,对心梗和脑梗的发病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方法。方法 AMI患者54例,随机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UBIO)组及常规治疗组各27例。UBI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1次采静脉血200ml,经紫外线照射度充氧后回输,6d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电图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内皮素(ET)含量。结果 AMI患者QTcd、TNFα及ET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经UBIO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QTcd下降(P〈0.01),但下降幅度低于UBIO组(P〈0.01)。结论 AMI患者配合UBIO治疗可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PAF、6-k-PGF1α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脑梗塞患者应激后PAF、TXB2增加明显(P<0.01),且持续时间长。这些结果表明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检测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5例病人进行酶免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糖尿病组25例RBP排泄增高,阳性率为43%,其中11例伴尿Alb同时增高占19%,另14例尿Alb正常,RBP排泄阳性率为29%;高血压病组7例,RBP与Alb同时增高,阳性率21%;肾小球肾炎组3例RBP与Alb同时增高,阳性率21%;糖尿病与高血压及肾小球肾炎对比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尿RBP测定是肾小球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顾勇  朱健华 《新医学》1996,27(3):128-129
将138例无糖尿病的AMI患者按早期空腹SG水平分为血糖基本正常组(A组),血糖轻度升高组(B组)和血糖明显升高组(C组),对各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对其中12例SG与IS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组与A组比较,前者的HF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病死率非常显著增高(P〈0.01),IS与SG呈正相关(r=0.7548,P〈0.01),提示AMI早期血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索紫外线照射血充氧回输(AUVIB)辅助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机理,应用AUVIB辅助治疗24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肺心病患者血清中IL-2水平虽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心病患者经AUVIB治疗后血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UBIO与传统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传统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经过Ridit法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UBIO治疗1个疗程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增强(P<0.001),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BIO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UBIO对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增强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 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流变变化。AMI及 UAP 与NC组比较结果表明;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I 组减少更 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不同程度增高(P<0. 05 或 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 0.05或 P<0.01),以 AMI组增高更为明显。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 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有关。  相似文献   

19.
1991年2月~1995年2月经头部CT和(或)MRI确诊的急性脑出血、脑梗塞住院中风患者共3026例(其中脑出血908例,脑梗塞2118例),在3026例中,血脂测定资料完整者755例,另有健康对照组88例,测定了载脂蛋白A一1(APOA一l)、B一100(APOB一100)和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除HDL值脑出血高于脑梗塞外,以上各项指标两者无明显差异,而LDL值脑出血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上述各项指标的测定是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客观指标,当APOB一l00和LDL增高时,应给予积极治疗,这在中风病的预防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血清集落刺激活性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体外培养技术检测SAA患者IST前后和健康献血员血清体外红系爆式集落刺激活性(BPA)及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刺激活性(GM-CSA),并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本组患者IST前后和正常对照 组血清红细胞生素(Epo)水平。结果:初诊SAA患者血清BPA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强(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