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高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特有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为10%,且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测定了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以非孕妇女作对照,观察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以达到及时监测和正确指导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可在诊治过程中早期予以预防出血并避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35例高血压和34例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发现,老年高血压,冠心病D二聚体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测定老年人D二聚体,可作为判断血管内血栓形成的指标。^[1]。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肾病综合征(NS)血栓形成及溶解情况,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121例NS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表明,初诊为NS的患者其血中含量为2.27±094(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阳性率为94.2%;经治疗缓解后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提示NS患者临床上虽无明显的血栓形成的症状,但绝大多数患者体内有微血栓形成;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判断NS患者高凝、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等情况一个较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方法:测定20例正常孕妇及15例妊局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A)。结果: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好高征患者之间D—D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好高征患者FDP阳性率(100%)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5%);非孕妇与正常孕妇及好高征患者间Fg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非孕妇与正常孕妇之间t-PA:A无差异,但与妊高征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α2-PI:A则无组间差异。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高征者有血栓形成倾向。本文所检测的指标,尤其D-D、t-PA:A和α2-PI:A为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可作为监测妊高征纤溶及凝血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方法:测定20例正常孕妇15例妊高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a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a2-PI:A)。结果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D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妊高征患者FDP阳性率(100%)JE JO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不稳定性心绞产能(UAP)组(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4例)、对照组(20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其中AMI组罗UAP组升高更为明显;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  相似文献   

8.
史功  肖国民 《临床荟萃》1997,12(24):1138-1139
D-二聚体(D-dimer, 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FⅩⅢa)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由于病理性凝血、纤溶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为此我们测定了65例HFRS患者血中DD含量,旨在探讨其变化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余珊  曹国樑  张继美 《临床荟萃》2000,15(4):176-177
肝硬化患者常伴明显出血倾向 ,严重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除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外 ,近年认为纤溶亢进是肝硬化患者出血的原因之一[1] 。我们检测了 46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 ,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6例患者为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2月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1例 ,女 15例 ,年龄 3 8~ 90岁 ,平均 5 4.97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3 6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2例。 46例中肝硬化代偿期 11例 ,失代偿期 3 5例 ,并出血 14例 ;慢性…  相似文献   

10.
1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是一种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临床特征的多器官功能受损的妊娠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13.
肝硬化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消化道出血又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肝硬化出血的机理极为复杂,其中纤溶性活性增强,血小板功能异常是引起I临床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作者检测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水平,旨在探讨肝硬化患者出凝血功能紊乱的某些机制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肝硬化患者86例均系消化内科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中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对照组(健康非妊娠妇女)和356例住院分娩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180例,妊娠合并症组55例,妊娠并发症组121例)的DD值。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合并症组、妊娠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的孕妇,其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均〈0.05);而血小板减少、缺铁性贫血、前置胎盘、胎膜早破、ICP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浆DD值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筛查出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等高危孕妇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结合蛋白(Fn)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30例健康妊娠妇女(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D,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Fn,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D、Fn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血浆D-D和Fn在PIH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对了解PIH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6例,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2例)、22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时照组。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血浆D-D。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D-D检测含量明显增高(P〈0.05),但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妊娠妇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检测含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致。  相似文献   

18.
19.
2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与血管痉挛、多器官系统病理性血管损伤有关的产科常见病[1],至今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brandFacfor,VWF)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标记物,我们测定了正常晚期妊娠及妊高征患者血浆VWF水平,并对其胎盘螺旋小动脉进行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旨在通过血管内皮生化指标及血管形态学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1995年10月~1997年3月住院的妊高征孕妇(妊高征组)43例,轻度10例,中度12例,重度ZI例。正常晚期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