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且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75例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结果形态学分型:团块型54例,结节型21例,囊实混合型0例。肿块形状:圆形3例,卵圆形9例,不规则形63例。边缘:不规则66例,规则9例;呈微小分叶状56例。肿块内有钙化者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MRI的T1WI呈低信号(65例)或等信号(10例),T2WI呈低信号(3例)或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72例),增强后大部分呈均匀强化(64例),部分呈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通过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成像特征,可为临床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彩超和钼靶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BIP)与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检出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BIP病人69例、71个病灶,DCIS病人67例、67个病灶。分析彩超和钼靶检查阳性征象对BIP和DCIS的检出率,并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彩超所提示的肿块伴钙化及单纯肿块型征象对于BIP检出率分别为5.63%、91.55%,对DCIS的检出率为89.55%、5.97%,而钼靶检查提示的两种阳性特点对于BIP检出率分别为60.56%、38.28%,对DCIS检出率为68.66%、31.34%。对阳性征象整体分析发现,在诊断BIP和DCIS上,钼靶与彩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BIP和DCIS时,钼靶的检查价值应更加重视,二种检查方法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是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文报告1982~199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0例,其中单发性管内乳头状瘤90例,多管性管内孔头状瘤病20例,文中时其症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癌变率,一般认为多发性管内乳头状瘤病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是癌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乳腺专用磁共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导管内孤立/多发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X线、超声检查及AURORA乳腺专用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评价其病灶的形态学(包括病灶大小、形状、部位、边缘、多形性及与导管的关系)、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模式及其他相关的特征,并与X线、超声检查相对照。结果:31例病人孤立导管内乳头状瘤23例,多发导管乳头状瘤8例。MRI共检出30个病灶,其中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MRI为阴性,1例双侧多发导管乳头状瘤MRI检出双侧病灶。其MRI形态学表现最多见是沿导管分布多发小结节样或环形强化(38.7%),其次为乳晕后区孤立或多发结节样强化(22.6%)及乳晕后方导管样、线状、分支样强化(12.9%),伴或不伴导管扩张,MRI增强信号-时间曲线以平台型和流出型为主,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4例)表现为类似恶性肿瘤的MRI征象(12.9%),难以与恶性肿瘤区分。结论:乳腺专用MRI检查对检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较大的优势,能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现实的诊断手段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P)是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多见于40~50岁女性,为乳管内发生的乳头状新生物.部分患者不易与以血性溢液为表现的乳腺癌相鉴别,并且具有一定的癌变率,癌变率可高达14.84%,临床均需采取外科干预,所以及时正确地诊断并恰当地外科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不少IP的诊断手段,但有的还只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对临床实践目前尚无指导价值或并无应用前景.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演变,IP的外科处理也随着发生变更.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常见疾病之一,大量临床资料支持本病为良性病变,但也有一定的癌变率,有报道[1]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率6%~8%.治疗多采用乳腺病变导管或区段腺体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定性诊断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局部切除组织活检诊断的64例乳腺单发ADH患者,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恶性与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及乳腺X线、DCE-MRI征象,分析DCE-MRI预测乳腺恶性ADH的效能。结果 64例乳腺单发ADH中,28例为恶性(恶性组),36例非恶性(非恶性组),组间活检方式、病灶最大径、MRI示乳腺实质背景强化(BPE)、乳腺X线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1);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BPE为乳腺恶性ADH的独立影响因素[OR=7.550,95%CI(1.575,36.197),P=0.011]。DCE-MRI诊断BI-RADS 4A及以下者27例,其中3例为恶性;4A类以上(4B及4C)37例,25例为恶性,诊断敏感度89.29%(25/28),特异度66.67%(24/36),阳性预测值67.57%(25/37),阴性预测值88.89%(24/27)。结论 DCE-MRI可用于定性诊断乳腺ADH;其所示中重度BPE为术后病理恶性的正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NAC治疗前后均行MRI常规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独立分析对比NAC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肿瘤最大径及ADC值变化。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AC治疗前的肿瘤最大径为(4.33±0.83)cm,治疗后为(2.04±0.64)cm,其肿瘤最大径明显缩小(P<0.001)。b=1 000时,NAC治疗前后肿瘤平均ADC值分别为(1.89±0.15)×10-3mm2/s和(1.14±0.31)×10-3mm2/s,NAC治疗后病灶ADC值减小(P<0.05)。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可无创并准确地评价NAC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疗效评价和手术决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不典型增生和良性上皮增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的差异.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乳腺病变组织中HPV 16、18型表达.结果:HPV 16、18型感染率、共同感染率和总感染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非典型增生中均高于良性上皮增生.结论:HPV 16、18型感染与乳腺癌前病变有关,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本庆 《普外临床》1990,5(3):183-18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的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征象与其WHO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9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的DCEMRI征象,并分析其与WHO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92例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肿瘤长径≤2cm者29例(31.52%),2~5cm者53例(57.61%),≥5cm者10例(10.87%);病灶形态为圆形者3例(3.26%),卵圆形者7例(7.61%),分叶形者33例(35.87%),不规则形者49例(53.26%)。病灶边缘光整者11例(11.96%),不规则者47例(51.09%),毛刺状者34例(36.96%)。病灶早期均匀强化者15例(16.30%),不均匀强化者40例(43.48%),环形强化者37例(40.22%)。WHO病理分级:1级者5例(5.43%),2级者30例(32.61%),3级者57例(61.96%)。经统计分析,肿瘤大小、病灶形态及病灶早期强化特点与WHO病理分级有关(P=0.012,P=0.004,P=0.000),即病灶长径越大,WHO病理分级越高;圆形和卵圆形肿块的WHO病理分级相对较低,分叶状和不规则形肿块的WHO病理分级高;不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的WHO病理分级高,均匀强化的WHO病理分级较低。病灶边缘形态与WHO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乳腺肿块型浸润性导管癌DCEMRI特征与WHO分级有一定关系,可根据MRI征象对病灶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手术有病理诊断的9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随诊资料。在局麻下经病变导管注射美蓝染色定位后,行导管区段切除术72例,肿瘤切除术12例,象限切除4例,单纯乳腺切除术2例。术后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检查,诊断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72例,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合并不典型增生4例。结果 90例患者门诊随访,患乳无溢液复发及癌变。保留乳房者88例无乳头缺血坏死、无明显变形。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应根据临床特征,合理选择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施勇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3):149-149
例 1,女 ,2 9岁 ,于 1999年 2月 2 7日因双侧乳头溢液 5个月入院 ,糖尿病病史 2年。体检 :右侧为血性液 ,左侧浆液性 ,右乳腺乳晕上方触及 0 .5cm× 0 .8cm结节 ,腺体增厚感 ,边界不清 ,质地较韧。导管造影检查 :右乳乳晕上方距乳头 3 .0cm处有一直径为 0 .2cm大小的充盈缺损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nfiltrative ductal/lobular mixed carcinoma,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理特征及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reast intraductal papilloma)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0%,表现为乳管内的乳头状新生物[1]。该病多数是单发病灶,少数为多发病灶,因溢液、肿块而就诊。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惟一手段。1病因及分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因不明。该病可以分为孤立的导管内乳头状瘤(solitary papilloma)和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multiple papillomas)。孤立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  相似文献   

18.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为乳腺癌中两种常见的病理类型,病理形态学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对ILC和IDC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1资料和方法ILC及IDC共523例,均为女性。其中ILC有173例,IDC为350例,年龄20~80岁,  相似文献   

19.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除了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外,该肿瘤具有较高的浸润性和转移潜能,高度的淋巴管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并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68例乳头溢液未扪及肿物患者采用乳管镜置针定位肿瘤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切除病变。结果68例肿瘤均完整切除,包括4例恶性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68例随访5~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1例不同导管出现溢液,余无复发。结论经乳管镜置针明确肿瘤位置切除导管内乳头状瘤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