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体质学说、健康检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措施完成痰湿体质人群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与干预技术研究,开展健康筛查、慢病门诊、慢病体检、慢病风险评估、慢病干预、诊后随访等为一体的慢病诊疗模式,进一步构建健康管理及慢病防控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其中以慢性病代表人群为示范,开展中医健康状态监测及干预技术评价研究,规范中医慢病防控的干预方法,形成痰湿人群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状态监测、疾病风险预警监测及慢病管理防控监测系统,最终将基于中医"治未病理念"形成的规范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广应用到家庭、社区等。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精髓在于"防重于治".根据人体表现出来的征象及早调治,防患于未然,治病于初始.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建立慢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指导作用,二是实践指导作用.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建立适当的慢病风险评估模型,对慢病人群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是降低慢病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中具有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医历来倡导"治未病"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未病态、前病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和传变未病态四个方面,贯穿健康、疾病、康复、保健等方方面面。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家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逐步向预防疾病的方向转移,例如:新兴的全科医学以及慢病管理医疗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学习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目前健康管理服务主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交流学习,形成建设治未病服务模式和管理服务流程的思路。方法: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以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追踪为主要功能,对信息进行整合,健康干预则以健康咨询门诊的健康指导服务、专科传统疗法为中心的直接干预为主,同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追踪,共同构成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于一体的治未病服务链。结果: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形成集健康管理、检后就医、开展专科连续性管理于一体的治未病服务链,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模式。结论:通过中医治未病服务,将治未病思想转化为实践,提高疾病预防、养生保健能力。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民众提供最佳的预防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8月23日讯:2017年8月19日,全国第十五次中医体质年会暨全国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在开幕式上表示,要发挥好中医体质理论在中医治未病、慢病防控以及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原创优势,提高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马建中表示,治未病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最具特色的防病治病原则。要坚持把传承创新贯彻始终,立足传承,发挥好中医体质理论在中医治未病、慢病防控以及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原创优势。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乳腺癌治疗已经跨入慢病管理时代,加强乳腺癌伴随疾病的积极防控与主动管理,做好随访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和健康管理,是乳腺癌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乳腺癌的慢病管理相结合,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和老龄化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尚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转移到防治上。治未病理论对降低AD发病率、延缓其病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AD病程历经AD临床前期、AD痴呆前期、AD痴呆阶段共3个时期,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健康人群未病先防、临床前期欲病救萌、痴呆前期及早期既病防变的AD防治思路。未病先防以调养精气神、改善体质为要点;欲病救萌强调从虚、痰、瘀调控危险因素,从毒论治生物标记物;既病防变以补虚与祛实为原则,突出基于辨证论治的中药复方的长期使用,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对AD的防治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老年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养生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治未病"范畴,治未病思想主张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和已病防变,对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中医治未病思想,然后分析老年养生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并着重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老年养生中的应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病程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所以仅仅靠在医院的治疗,远远不能达到以上目的,故需要进行慢病管理。中医具有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治疗该病有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模式,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运用治未病的思想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管理服务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世界范围内生活方式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1世纪的医学重心已经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治未病”思想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迄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这一伟大思想的意义就是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如何从被动治疗,转为主动预防;从坐等在医院诊治“已病”病人,转向深入社区对“未病”人群进行疾病预防等健康教育、“已病”人群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建立健康档案等健康管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医对疾病预防和养生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认识,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及导引、推拿、针灸、体质养生等更形成了中医慢病防控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慢病防控体系西医起主要作用,中医的诊治预防方法难以参与其中,并不能真正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此文就如何把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疾病防控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西医结合防控心血管疾病模式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余皎莹  翁丽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37+117-137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治未病"理念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完善"治未病"工程的运行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及资金保障对促进"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治未病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随着国家对该学科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该科,但当前各大医院治未病科却存在诊疗理论模糊、治疗手段单薄、与针灸康复体检中心等科室重叠的困境。四川省中医拔尖人才、南充市名中医、南充市杨莹洁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杨莹洁主任中医师在多年的探索中,依据《黄帝内经》"形不足者""精不足者"的理论,对"亚健康、病前状态"摸索了一条以"内调外养"为指导的治未病诊疗思路,并且于2018年获得"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颁布的"治未病科室建设先进单位"。笔者初步探讨杨莹洁主任中医师在治未病学科中,利用"形不足者""精不足者"理论对亚健康、病前状态人群的健康管理及干预的诊疗模式,为推广治未病思想及拓展治未病学科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相继推行“治未病”科建设,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大力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防复等思想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保健的思维模式,而健康管理是对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评估、干预与随访跟踪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从历史源流、思想内涵、指导思想及关键策略与技术等方面对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进行了深入对比剖析,发掘了中医“治未病”在理论层面和综合调理手段上优势更为明显,而现代健康管理在应用流程与技术方法更为先进;二者的相同点在于对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追求,强调整体医学观念及对影响健康之“因”的关注,且在理论与实践、核心理念及技术方法上存在可能融合点。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未病-未传-未复”阶段性监测-评估-干预应为中医健康管理的主导思路,当前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亚健康、体质偏颇、慢性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预防、治疗及康复干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医健康或疾病风险监测与评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治未病科与临床各专科科室联合对住院患者进行治未病健康管理疗效,为治未病科在医院的发展及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接受治未病健康管理的177例住院患者,从体质类型、西医诊断结果、体质相应条目亚健康状态、传统疗法干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7例中医体质分布,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等占据9种体质类型中的前3位,分别为23.73%、13.56%、11.86%;疲乏、(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腹部肥胖、失眠、焦虑不安等是住院患者常见的表现,分别占总人数的55.93%、49.72%、43.50%、36.72%、36.72%;通过临床专科与治未病科联合进行治未病健康管理3个月后回访显示平和质人群上升至23.16%,其他偏颇体质人群所占比例均有所下降。结论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综合了解患者整体状态;杂合以治维护患者健康周全;治未病科与专科优势互补推进疾病管理,此种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沙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干预体质偏颇人群工作经验积累,探讨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经络评测、治未病干预、回访等于一体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该模式将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健康管理的紧密结合起来,用中医治未病方法管理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使其不生病、晚生病、少复发;发展与完善该模式,是突出中医医院优势特色,解决目前医疗问题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以"防"为核心,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倡导未病先防,重视养生,核心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健康管理通过控制人们生活方式中的健康危险因素和行为,降低危险因素,维护人体健康。健康管理与"治未病"理念不谋而合。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实现"治未病"与健康管理融合,形成现代中医健康管理体系,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健康管理,大力推动"治未病"的普及与发展,为中医药发展开辟新方向,使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挥更大作用,是祖国医学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健康管理模式,为LIDH防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多方面探讨LIDH的防治策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探索新的中医预防治疗管理模式,对LIDH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病症,防护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其向愈,临床上对脂肪肝进行健康管理是防止其传变的重要保障。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脂肪肝的健康防护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