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妇科自2021年起应用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模式,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服务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专科护理指标、文书书写指标等职业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中医专科理论、中医专科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查房、中医护理记录书写等中医专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管理等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诊疗依从性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在妇科中的应用显著,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在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9年6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60例,实施互联网联合人功能智能进行全程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情绪、独立程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科肿瘤全程管理中应用互联网联合人工智能技术,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5W2H分析法在提高中医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5W2H分析法开展护理管理。2019年中医消化内科的患者及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前研究对象。2020年中医消化内科的患者及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后研究对象。比较5W2H分析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评分及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应用5W2H分析法开展中医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与综合素质,预防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在化疗防护管理工作中应用ISO9000标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在化疗防护管理工作中应用ISO9000标准,2016年1月~2017年3月施行传统化疗防护管理阶段作为实施前,2017年4月~2018年6月应用ISO9000标准进行护理管理的阶段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化疗防护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化疗防护用具、个人防护用品、化疗废弃物及防护设施的情况,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安全监管、安全氛围、职业培训、防护效果及环境管理评分,均显著实施前(P0.05)。结论:在化疗防护管理工作中应用ISO9000标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工作质量,提升防护物品管理及科室安全管理情况,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环节质量控制在提高妇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妇科自2021年1月起开展基于环节质量控制的中医护理管理,2021年为实施后,2020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5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中医护理综合能力评分、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症状好转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感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基于环节质量控制的中医护理管理方案用于妇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取得更佳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法在静配中心护士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在职护理人员20名,以时间为节点分为管理前(2019年8月—2020年8月)和管理后(2020年9月—2021年9月),管理前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考核评分、错误事件发生率以及职业生命质量。结果 管理后护理人员药物配置顺序、药物配伍禁忌、特殊药物调配剂量等的理论考核评分及药品储备技能、排药贴签技能、冲配操作技能等的操作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标签错误、操作错误及排药错误等错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工作主动性、职业自豪感、职业胜任感、家庭平衡感、职业满意度等职业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 静脉中心护理人员执行传统管理模式和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之下,PDCA循环管理法的管理效果更加可观,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降低错误事件发生率、强化职业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元化中医辨证护理管理在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儿科自2020年1月起实施多元化中医辨证护理管理策略,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觉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多元化中医辨证护理管理策略运用到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之中,有助于提升改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患儿家属对于疾病的不确定感,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在中医院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20年1月起在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策略,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于科室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运用到中医院病房护理工作之中,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质评在中医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医院护理部自2019年开始试行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观察护理质量的改进,将2018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的20名护理人员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新标准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对肝病科中医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2022年在医院肝病科连续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肝病科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描述全部纳入研究的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职业倦怠感评分、工作满意度评分、工作质量评分、职业压力情况评分、共情能力情况评分。结果:18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5.38±11.02)岁,平均工龄为(12.35±6.28)年;学历分布中,大专及以下4人,本科14人;初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7人。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情况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情况评分高于实施前(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升针灸科护理人员工作效能与护理质量的实践价值。方法:医院针灸科自2021年5月起开展了品管圈管理,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实施后,2020年5月—2021年4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责任心、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在操作技能、行为规范、健康宣教、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在环境舒适度、服务态度、健康教育、业务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灸科开展品管圈管理在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护理能力、护理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认可,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人本文化理论的系统化培训对医务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0月在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起对医务人员接受中医人本文化理论系统化培训,2019年3—12月为实施前,2020年1—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5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员工凝聚力、主观能动性、文化认同感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就医满意度、管理依从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感知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人本文化理论的系统化培训,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素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文化融入心血管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医院心血管科自2021年1月开始将中医护理文化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科室护理人员共16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检查结果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文化联合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模式实际应用到心血管科病房的工作之中,十分有利于提升患者对于该科室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有利于改善该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慢病管理模式在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0年6月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肾病患者200例和肾内科在职临床护理人员24名。2019年7—12月收治的患者由肾内科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慢病管理,设为实施前;2020年1—6月收治的患者由肾内科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慢病管理,设为实施后。观察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肌酐(Scr)浓度、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实施后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Scr浓度、中医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ESCA、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肾病患者人群中开展“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慢病管理能够取得更佳效果,更有利于提高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在患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症状好转,肾功能指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在康复科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在康复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实施中医药特色护理干预措施,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随机选择18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于科室中医护理技术的各项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中医特有的护理技术应用到医院康复科就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帮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本身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改善就诊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医院心内科于2019年2月起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前,2019年2~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有96例患者,实施后有105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负面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人员综合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患者负性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负性事件管理路径,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显著降低负性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在提高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妇科自2020年7月起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入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2020年1—6月为实施前,2020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25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患关系优良率、护士自我价值实现率、患者总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元化中医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医妇科的护理管理质量水平,能够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实现护理人员多方面的自我价值,且患者对该种管理模式较满意,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方位安全管理体系在妇科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医院于2022年开始针对妇科的高警讯药物采取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策略,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高警讯药物发放差错率、护理人员的药物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评分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妇科高警讯药物发放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高警讯药物的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对高警讯药物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科高警讯药物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采取全方位安全管理的工作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警讯药物的发放差错率,提升护理人员对于高警讯药物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加强岗位能级管理对提高中医康复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医院中医康复科于2022年1月实施岗位能级管理,2021年7—12月为实施前,2022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脑血管意外恢复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士共20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总分、基本素质评分、中医知识与技能评分、学习培训与分享能力评分、医护患沟通能力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职业获益总分、职业认同总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岗位能级管理运用于岗位能级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护士岗位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获益感、认同感,从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医药健康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精神科自2021年3月起对收治的患者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2020年12月—2021年2月为实施前,2021年3—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20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不良行为事件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总满意率等,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中医药健康管理模式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管理效果更加凸显,不仅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行为事件发生率,还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模式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