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22名社区妇产科医师开展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评价培训效果并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4月,研究对象为22名社区妇产科医师,于2021年11月起抽调当地市级医院的中医或中西医妇产科专家担任培训导师,采用理论、技能、答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培训以集中培训为主,线下培训则实行一对一带教,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2021年5—10月为实施前,2021年11月—2022年4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社区妇产科医师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成绩,比较实施前后社区妇产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结果:实施后社区妇产科医师的中医药理论知识、技能水平考核成绩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社区妇产科医师的中医干预方案拟定、中医诊疗实施、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健康教育等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社区妇产科医师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可显著提升社区妇产科医师的中医药知识及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妇产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建议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学中”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现状及培训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妇产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职的20名产科护理人员资料,分析20名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情况、对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式及时间意愿,统计20名护理人员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并且比较接受和未接受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及中医药操作评分差异,总结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对策。结果:20名护理人员中其对中医适宜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最高,总需要率为95.00%,其次分别为中医中药调理、情志调摄、推拿按摩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总需要率分别为90.00%、85.00%、80.00%、80.00%。20名护理人员中其对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方式主要倾向于半脱产,构成比为85.00%,其次为全脱产,构成比为15.00%;在教学方式方面,视频集中教学答疑构成比最高为50.00%,其次分别为临床实践答疑和课堂面授答疑,构成比分别为哦30.00%和20.00%;在培训时间方面,工作日白天培训构成比最高为40.00%,其次分别为工作日晚上、周六白天及周六晚上,构成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现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2月某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评分,分析影响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的因素,了解护理人员的中医药培训需求。结果:共有131名护理人员参与调查,中医药知识水平评分为22~68分,平均(46.01±20.49)分;中医操作技能的评分为12~63分,平均(36.45±17.23)分。科室、工龄、受教育程度、职称均是影响中医药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的因素(R2=0.841,0.809,F=58.632,29.661,P<0.05)。护理人员对中医药培训的需求率为53.44%~69.47%。结论: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药知识及中医技能整体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有关部门需予以重视,寻找解决途径,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护士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医院中医科室在2019年2月—2020年3月间施行结对互助式培训管理,纳入期间参加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中医护士共40名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2018医院一直采用传统培训模式,纳入期间参加培训中医护士共40名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分析结对互助式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医院中医护士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比较护士培训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培训护士中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士对培训教学管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临床中医护士应用结对互助模式开展教学培训,对提高整体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流程及提升护士中医知识与技能掌握度均有重要意义,符合现代化医院中医护理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规范化中医药知识培训在提升急诊科护士给药风险控制能力中的作用。方法:为提升临床诊疗用药安全和管理质量,医院急诊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针对性的规范化中医药知识培训。从2022年3—9月期间参加培训护士中随机抽选20名,设为培训后研究对象。从2021年2—8月急诊科在岗护士中随机抽选20名,设为培训前研究对象。培训前后评估急诊科护士中医药知识掌握度及给药风险控制能力。从培训前后急诊科接收患者中各随机抽选50例,统计患者诊疗期间给药差错事件发生率,调查患者对科室给药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培训前后数据差异情况,分析规范化中医药知识培训在急诊科临床的开展价值。结果:培训后考核评估所有护士中医药知识掌握度和给药风险控制能力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急诊科患者诊疗期间给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临床开展规范化中医药知识培训,不仅能提升临床护士对中医药相关知识掌握度及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还能提升其给药风险控制能力,对减少急诊科临床给药差错事件发生,保障急诊患者诊疗用药安全均有重要价值,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特征。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58例经过中医治疗的Ⅳ期NSCLC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58例患者分为中医治疗优势人群组75例、中间人群组34例和劣势人群组49例。3组患者吸烟史、病理类型、分期、肝转移、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时间、中成药治疗及辨证汤剂治疗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优势人群组与中间人群组比较,病理类型、分期、肝转移、靶向治疗和辨证汤剂治疗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人群组与劣势人群组比较,中医药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癌、ⅣB期、无肝转移、接受靶向治疗、服用中医药时间长、接受辨证汤剂治疗的患者更易从中医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精神科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进行分析,并探讨健康素养水平对其中医药特色需求的影响,总结相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男性精神科患者临床资料,以自制健康素养调查量表对100例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根据患者是否具备健康素养将其分为具备健康素养组和不具备健康素养组,采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并且以自制中医药特色需求调查问卷统计100例患者的中医药特色需求情况,分析其健康素养对其中医药特色医养需求的影响。结果:100例精神科患者健康素养评分总分均值为(133.67±10.08)分,其中≥128分者共计59例。具备健康素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健康状况方面和不具备健康素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备健康素养组患者在病程、文化程度、医疗保险、居住情况、月可支配收入方面和不具备健康素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无医疗保险、独居、月可支配收入<3 000元是影响精神科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0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医院急诊科对护士开展中医护理知识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工作的1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1月15日对其进行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比较培训前(2021年11月13—2022年1月14日)和培训后(2022年1月15日—3月16日)护士中医知识理论水平、中医护理辨证思维能力及职业价值感。结果:培训后护士的中医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的中医护理辨证思维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中医院急诊科对护士开展中医护理知识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中医知识理论水平和中医护理辨证思维能力,还能有效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对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肿瘤科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知识和态度的情况,分析相关对策。方法:2022年6—10月对肿瘤科28名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素养水平,及影响医务人员中医药素养的因素。结果: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评价多为“良好”和“一般”,得分为(62.00±11.30)分;中医药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77.60±7.20)分和(73.80±8.30)分;医师的“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行为”评价较护士高(P<0.05);职称和工作年限越高的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行为”的评价越理想(P<0.05);“中医药知识”评价越高则“中医药行为”评分越高(P<0.05);通过“学校系统教学”和“中医培训班”学习的医务人员,其中医药素养三个方面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其他方式学习者(P<0.05)。结论:肿瘤科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素养尚可,对临床运用和学习中医药的态度积极,但需加强对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临床运用中医药的效果,推动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开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及培训后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辖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0家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12月。其中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未安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及相关培训,设为对照组。另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安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及相关培训,设为观察组。两组各随机选择30名医务人员与100例患者进行结果比较,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评分、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水平评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社区平均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各项中医药技术应用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诊疗的患者对中医服务内容认可度、接受度、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组织相关培训,能够显著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中医护理质量,增加社区中医药门诊服务,中医汤剂、中成药和各项中医理疗频次,提升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和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老年神经内科老年性中风病管理为例,探讨中医管理方案实施的需求度、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中风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医学管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内容纳入临床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制定中医知识学习计划;根据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由学科负责人定期优化整理疾病管理的中医药决策,把握科室中医发展方向。加强中药合理使用、中西药物配伍管理类,积极开展以中医适宜技术为基础的非药物疗法。向60例老年患者发放《中医药信息关注度》《中医药服务需求度》调查问卷,分别统计老年患者对中医药信息的关注情况及对开展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情况。分析开展中医药服务对管理质量的干预效果。结果:老年患者对中医药信息的关注情况及必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老年患者对中医药信息的关注度和需求度均处于较高水平。开展中医药服务对管理质量的干预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专科指标恢复、躯体功能指标恢复、健康教育依从、健康教育质量、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人文素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院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管理对策。方法:对医院院感科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其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影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相应的防控管理对策。结果:100例患者中,共计41例发生院内感染,41例患者中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为36.59%,其次为尿路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血液感染。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未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认知水平低、应用多类抗生素、住院时间≥2周、文化水平高中以下的患者,其院内感染发生率均要明显高于年龄<60岁、无侵入性操作、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认知水平高、未应用多类抗生素、住院时间<2周、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未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认知水平低、应用多类抗生素、住院时间≥2周是影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对临床中医学管理认知与需求现状,探讨通过强化中医药培训提升科室综合服务质量的路径。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2—6月在医院就职的20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20名医务人员发放《中医学相关知识需求调查问卷》和《中医学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调查问卷》,分别对受试者的中医学相关知识需求和中医学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进行评价。结果:20名医务人员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均处于较高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多学科协作、社会服务、学科声誉、学科内涵建设方面的需求评分均>9分。20名医务人员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处于一般水平,在中医基础知识、中药相关知识、中医适宜技术、中医情志管理、中医食疗、中医健康教育方面的认知评分均<8分。结论:积极开展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多学科协作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科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必经之路,也是体现医疗的社会服务性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消化内科患者在中医药方面的需求情况,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3年1—6月消化内科的5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的中医药需求进行调查。内容包括4部分,患者个人信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过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需求、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的需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接受过中医药技术诊疗的465例,占93.8%;在同时接受多种中医药技术治疗的患者中,接受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比最高,为62.5%,其次为中药治疗,共261例,占52.6%;在中医药技术需求方面,97.2%的患者认可中医诊疗方案,其中需求最高的为中药治疗,占96.6%;其次为中医特色治疗,占87.1%。在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需求方面,96.9%的患者认为需要进行中医药技术说明和中医健康教育,其中对中医特色治疗说明的需求度最高,占89.7%;其次为疾病的中医膳食干预,占72.9%。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认同度较高,需求较大,医院应据此调整服务内容,适当增加中药和中医特色治疗的比例,增加中医健康教育的比重,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科临床带教工作中融入中医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方法:为提升临床带教工作质量,医院呼吸科自2022年9月开始在临床带教工作中融入中医传统文化内容,将2021年5—12月的30名医师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9月—2023年4月的30名医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师中医相关知识掌握度、医师个人能力水平提升情况及医师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师中医相关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师个人能力水平提升情况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师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呼吸科临床带教工组中融入中医传统文化内容,能明显提升医师中医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医师中医诊疗能力、中医服务能力和中医文化水平,对促进临床中医诊疗事业推广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系统化培训对在重症监护室(ICU)开展与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作用效果。方法:ICU自2022年3月起开展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系统化中医护理培训工作,比较培训前(2022年1—2月)和培训后(2022年3—4月)科室14名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层级效果、岗位胜任能力及对培训体系满意度水平差异,同时培训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操作及岗位胜任力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后(P<0.05)。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系统化培训对ICU开展与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有积极意义,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岗位胜任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站点考核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1年3月—2022年5月之间参与中医培训的中西医结合医师66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名。对照组医师仍采用传统的培训管理方案。观察组医师则实行站点考核模式,围绕站点考核模式,对培训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并根据考核模式进行培训方案的调整。两组培训时长和培训内容均一致,比较两组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并对两组医师在培训结束后上岗工作两月内进行岗位胜任力的评估比较,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医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在中医病历书写、中医诊断分型、中医治疗方案拟定、中医技能水平方面的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中的中医教学模拟、分段式学习、自学能力培养、慎独精神培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站点考核模式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培训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医师的培训考核成绩,而且能够提高医师在培训结束后短时间内的岗位胜任力,改善了医师对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和应用中医药知识技能的内容和程度,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方向和接受培训的方式,探讨适应基层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样本调查相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结果:基层医务人员有一定的中医药知识技能基础,接受培训方式以参加培训班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施治培训为主。结论:开展突出重点,分层次的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是符合基层实际的有效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360度反馈评价法在中医内科规培医师教学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在某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中医内科医师82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中医内科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名。对照组的中医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依据教学要求按照流程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360度反馈评价法。比较两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比较两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医患信任度情况。比较两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对于其自身评价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医患信任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对于其自身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360度反馈评价法应用到中医内科规培医师教学评价过程之中,有利于改善医师的培训考核成绩及对于培训方式的满意情况,另外也有利于促进医患信任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日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对西医临床医师运用针灸等中医治疗手段为患者治病是否属于超出注册执业类别和范围执业等问题予以明确。提出参加过中医药知识培训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服务,不应被认定为超出注册执业类别和范围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