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同时探讨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在辅助化疗选择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459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提取患者石蜡标本RNA,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和5个参考基因)的表达,计算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并以此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不同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亚组与常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辅助化疗选择上的区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459例乳腺癌患者中低危组117例(25.5%)、中危组254例(55.3%)、高危组88例(19.2%),各组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孕激素受体(PR)状态及Ki6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是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危险度分组的影响因素。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接受化疗的比例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能有效整合一些重要的常规临床病理指标,并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为辅助化疗的选择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入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包括: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及5个参考基因)表达,计算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根据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6例)、中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34例),分析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病理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级、P53、TOPIIa、EGFR、CK5/6及手术方式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用于乳腺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阳性、淋巴结阴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1基因复发评分(RS)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治疗方案制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利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21基因RS及TUBB3、TYMS、TOP2A 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风险分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根据RS及TUBB3、TYMS、TOP2A mRNA表达水平制订治疗方案。结果乳腺癌RS风险评分,低风险组(RS18分)为61.7%;中风险组(RS为18~31分)为26.7%,高风险组(RS≥31分)为11.7%。RS风险分组例数在不同组织分级、孕激素受体(PR)状态、Ki67状态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S分组,51.6%的患者治疗决策发生改变,其中48.3%的患者免于化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3位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未出现远处复发。结论 21基因RS与早期乳腺癌组织分级、PR表达、Ki67表达有关,RS有助于治疗决策制订,降低患者化疗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P21、P53在男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对33例男性乳腺癌(MBC)组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ER、PR及癌基因P21和P53的检测。结果MBC的ER、PR、P21和P53阳性率分别为57.6%(19/33)、51.5%(17/33)、84.8%(28/33)和34.6%(12/33);男性乳腺增生症的P21和P53均无阳性表达;MBC的ER和PR同时表达率51.5%(17/33);P21和P53同时表达率30.3%(10/33)。结论MBC的ER和PR表达率与其病理分级和生存期有关(分别P<0.01、P<0.05),P21高表达者生存期短,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行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并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SNP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无细胞遗传学复发者41例(无复发组),复发者49例(复发组),随访36个月。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C1236T的TT+CT基因型的患者,CC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升高(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的CT+CC基因型的患者,TT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下降(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1236T、C3435T的CT、CC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延长(P 0. 05)。相比无复发组,复发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9. 27%vs 71. 43%)、血液毒性(39. 02%vs 61. 22%)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 0. 05)。伊马替尼剂量(OR=2. 95,95%CI:1. 37-7. 76)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OR=0. 09,95%CI:0. 05~0. 72)是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剂量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C1236T基因型对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对评估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可作为一种临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SNP位点分析和T-A克隆技术,建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基因突变位点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患者33例和17α-羟化酶缺乏症(17-OHD)患者2例及所有患者父母的外周血标本,以及10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根据CYP21A2基因与其假基因间的基因序列差异设计高特异性的PCR引物,扩增CYP21A2基因全长,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SNP位点分析以及PCR产物T-A克隆分析检测CYP21A2基因突变.采用PCR扩增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CYP17A1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 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对所有患者的基因突变进行诊断.33例21-OHD患者中,共发现13种不同形式的CYP21A2基因突变,其中IVS2-13A/C>G、p. I172N和融合基因分别占32%(21/66)、27%(18/66)和15%(10/66).91% CYP21A2基因突变源自于相应的假基因.2例17-OHD患者分别为CYP17A1基因IVS4-6A>G纯合突变及CYP17A1基因p.487_489del纯合突变.所有患者基因突变均来自父母.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出基因突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突变位点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7.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一些与女性乳腺癌相同的生物学特征。在后者,10%~30%的侵袭性癌出现RBB2基因表达和/或拷贝数的异常,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记物。MBC中也曾报道过ERBB2异常,但发生频率较低,其预后价值仍存在争议。此外,没有研究证实17号染色体异常对MBC的存活有影响。本研究分析了一组50例MBC的ERBB2基因状态(过表达和扩增)以及17号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结果显示,年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均与患者总体生存关联。其中7例(14%)出现ERBB2蛋白过表达,4例(8%)出现ERBB2扩增。另12例(33·3%)出…  相似文献   

8.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是一组累及 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基因,其中t(15;17)(q22;q21)易位后形成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维甲酸受体α(RARα)融合基因在APL中的重视率最高,占90%以上[1].本研究以34例形态学诊断为APL患者和2例疑似APL患者为对象,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并追踪观察部分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诊断、疗效评估及预测预后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恶性肿瘤,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阳性为最常见的分子亚型,由于乳腺癌的异质性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各异,因而需要临床医生准确分析患者的不同预后提出个性化治疗策略。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HR阳性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工具有多基因检测工具、基于临床病理因素开发的预后模型,例如21基因检测评分、4项免疫组化评分等,基于影像特征建立的预后模型也逐渐在临床普及,临床实践中依据这类预测工具可得到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值,借此指导患者的个体化临床诊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胃泌素-17(G-17)水平和肿瘤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与胃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92例,检测术前血清E-Cad、G-17水平和肿瘤组织HER-2的表达.对所有患者随访5年,以胃癌复发或随访满5年为随访终点.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生性乳腺癌(MBC)中基底细胞样标志物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观察7例MBC,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7例化生性乳腺癌中,3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鳞癌,1例为梭形细胞化生,2例伴软骨或骨化生。7例免疫标志物检测的阳性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均为0%(0/7),细胞角蛋白5/6(CK5/6)为100%(7/7),细胞角蛋白14(CK14)为71.4%(5/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85.7%(6/7),P63为71.4%(5/7)。1例行FISH检测未见HER-2基因明显扩增。结论:MBC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炎症性肾脏疾病.在儿童及成人肾小球疾病中,所占比例分别高达70%~90%和21%~31%.虽然近年NS治疗的有效率提高,但NS复发,尤其是感染因素存在时NS的高复发率,仍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NS复发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探讨相关因素在NS复发中的作用,着重阐述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免疫炎症介质在NS复发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1例 MS患者按病情分为2组,MS急性复发组(n=15例)和MS缓解组(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n=25)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组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MS急性复发组和MS缓解组血清中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MS急性复发组sIL-2R 水平高于MS缓解组(P<0.05).重型MS急性复发者SIL-2R水平高于轻型MS急性复发者(P<0.05).结论 检测sIL-2R 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作为MS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为寻找适宜临床应用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应用测序法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两法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6.7%(58/60)和98.3%(5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均可用于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检测,测序法更适合指导临床分子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165 rRNA甲基化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337株,所有菌株均为非重复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窒标准协会(CLSI)规定的纸片确证法.使用PCR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和ESBL基因.接合试验检测质粒的可转移性;脉冲场电泳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33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9.0%(64/337)、8.3%(28/337)和16.3%(55/337).21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阳性率为6.2%(21/337),其中13株rmtB阳性、3株armA阳性、5株rmtB和atmA同时阳性.所有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同时耐药且都为高度耐药(MICs≥256μL),21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有19株产ESBLs,ESBL基因主要为CTX-M-14-like、CTX-M-15-like和SHV-12-like.21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13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 coliJ53.所有接合子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blaTEM-1基因阳性、产ESBLs及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接合子ESBL基因型与供菌一致.21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成14个基因型,主要为A型和Ⅰ型.结论 armA和rmtB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已经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播散,既可通过克隆株播散也可通过接合性质粒在不同菌株间播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宫颈癌放化疗效果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采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放化疗前有完整血样标本的97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白细胞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MMP-2-1306T位点SNPs基因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化疗,评估3个月近期疗效,记录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不同疗效/随访复发宫颈癌患者MMP-2-1306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筛选宫颈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携带MMP-2-1036 C/T基因型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分级优于携带C/C基因型患者(P 0. 05);携带MMP-2-1036 C/C基因型患者随访复发率高于携带C/T基因型患者(P 0. 05);不同肿瘤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放疗剂量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MMP-2-1036基因型、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均为宫颈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 携带MMP-2-1036 C/C基因型宫颈癌患者对放化疗敏感性差,近期疗效欠佳,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MMP-2-1036位点基因型分布、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均为宫颈癌放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90%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存在特征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导致PML-RARα融合基因形成成为APL的特异性分子标志[1].近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ATO)的临床应用,使得APL疗效显著提高[2-5].然而微量残留病(MRD)是APL复发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AML1-ETO9a (AE9a)异构体在伴有t(8;21)的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2)患者中表达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方法筛选了44例初诊AE9a与AML1-ETO(AE)融合基因共表达的伴有t(8;21)的AML-M2患者.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监测这44例多次随访标本中AE9a在AE9a与AE两者总和中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伴有t(8;21)的44例初诊AML-M2患者中AE表达量高于AE9a(中位CT值分别为20.48和21.54),两者表达量呈正相关(r =0.900);44例初诊患者经首次标准方案化疗后AE与AE9a表达量均下降,但初治后AE9a在总体中百分比较初诊时上升(P<0.05);患者经1个疗程标准方案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CR)组的AE9a百分比明显高于CR组(中位值分别为36.81%和7.93%,P<0.05);复发患者缓解期间AE9a百分比高于未复发患者(中位值分别为22.89%和2.43%,P<0.05);缓解期间,17例复发患者中11例AE9a百分比在AE表达低水平时即出现升高甚至异常升高.结论 AE9a与AE共表达于伴有t(8;21)的AML-M2患者中,并且AE表达量高于AE9a,两者呈正相关.AE9a异构体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较AE差.在缓解期监测AE9a在AE及AE9a两者总体中百分比的变化比单独监测AE融合基因能更早地预示疾病复发趋势,从而可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WIF-1基因在肝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关系以及与肝癌发生、转移乃至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0月间48例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对应血浆及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24例,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标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对所有组织和血浆标本WIF-1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48例HCC患者临床标本中,25例WIF甲基化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2.08%;48例血浆中,15例WIF甲基化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1.25%,组织和血浆符合率为60%.癌旁组织以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中均未见WIF甲基化表达.WIF-1甲基化阳性与阴性患者中AFP、AFU表达均有明显差异(χ2=7.919,P<0.05;χ2=9.001 5,P<0.05);在与HBsAg关系中,发现WIF-1甲基化表达与HBsAg没有关系.15例血浆甲基化阳性的HCC患者中,10例复发或转移,占66.7%;33例非甲基化阳性者中,10例复发或转移,占30.3%,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χ2=5.61,P<0.05).结论 甲基化阴性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阳性患者,监测高危人群的肝癌组织和血浆中WIF-1基因表达对肝癌患者早期转移复发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临床上血浆中WIF-1表达检测可以代替组织中WIF-1基因表达,作为一种简便的方法易于临床推广应用,特别对AFP阴性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农绍军  黄群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4):2859-2862
目的:探讨上尿路肿瘤患者ErbB1、ErbB2和ErbB3受体表达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70例输尿管和肾盂癌患者行肾及输尿管切除术外加膀胱袖套切除(随访1~165个月,平均38个月),切除的标本连续分段进行ErbB1、ErbB2和ErbB3免疫组化染色.通过Kaplan-Meier图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rbB受体表达和关于复发、进展、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等临床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ErbB1、ErbB2和ErbB3在肿瘤的表达分别为7例(10.0%),10例(14.3%)和21例(30.0%).34例(48.6%)至少有1个受体表达和6例同时有2或3种受体表达.ErbB2表达和肿瘤浸润的关系有显著意义(P=0.03),而ErbB1和ErbB3没有.膀胱肿瘤复发的发生率和是否输尿管肿瘤及ErbB2表达有显著关联(P分别为0.03和0.03).在多变量分析中,肿瘤分期和ErbB2表达是肿瘤进展(P分别为0.03和0.02)、无瘤生存(P分别为0.04和0.01)和总生存(P分别为0.03和0.04)的预后因素.结论:ErbB2可以预测上尿路肿瘤进展和相关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