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动物模型是肿瘤研究过程中的有力工具,它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病因、病理生理及微环境提供良好条件,新治疗方法的疗效也可以通过肿瘤模型在临床前期得到验证。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作为原发肝癌的两个亚型,在动物模型的构建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就这两类动物模型构建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肝细胞癌的基因治疗的两个要点即基因转移系统和基因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肝细胞癌的溶瘤病毒、诱导细胞凋亡、基因前药系统、干扰RNA技术以及基因免疫治疗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参与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多个通路的调控。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研究表明,miR-122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抑制作用,它可能成为新的HCC诊断和预后的重要生物标记以及治疗靶点。笔者就miR-122与HCC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过去10年中,HCC的发病率呈现着显著增加趋势。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射频消融等根治性治疗仅适用于不到30%的病例。索拉非尼是晚期HCC患者一线治疗药物,但伴随着高频率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总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而近年来随着对肝脏组织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深入,免疫疗法正在成为全球晚期HCC治疗的新标准。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相比,具有更高的客观反应率和更少的副作用,免疫治疗剂可能会从标准的一线治疗中取代索拉非尼。笔者就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细胞癌的治疗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总体疗效仍不明显。肝细胞癌发生的细胞学机制不十分清楚,近期对于肝细胞癌干细胞的研究成果有望对此进行合理解释。目前认为肝细胞癌可能不仅是一种基因病,而且是一种干细胞病。本文就肝细胞癌干细胞的来源、表面标记特征、研究现状及其尚需解决的难题进行综述,以期对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并高居全球癌症死因的第3位,现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之一。深入研究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筛选与其紧密相关的核心分子,对于其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小RNA(mi RNA)是一类非编码调控RNA,mi RNA可调控人类1/3的基因表达,并参与了生命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mi 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调控机制、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五大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HCC的生物标志物对于HCC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肝癌肿瘤标记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肝移植是目前可治愈的手段,但是术后易复发,预后较差。微血管侵犯是(MVI)独立的预后因素,其术前诊断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就目前的术前预测HCC并微MV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肝切除仍是早期HC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能获得根治性切除的病例不足20%,超80%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采用联合或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方案已成为目前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模式。当前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癌常存在两种疾病的问题,一是癌肿本身,另一是肝硬化,后者限制了肝癌的治疗性切除,本文对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危机因素以及近期有关其诊治上的进展作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介绍肝储备功能常用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同时比较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为肝细胞癌患者能否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从文献综述的结果看,Child-Pugh评分分级和吲哚菁绿清除试验是目前临床上肝细胞癌患者最常被使用的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白蛋白-胆红素分级、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等方法在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方面的价值正在逐步被发掘。结论 肝细胞癌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目前主要依靠临床参数与体积测量相结合,核医学和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弥补了局部肝储备功能评估的缺陷,可能是未来转化治疗后评估肝储备功能的重要方法,但仍需更多的国内研究来证实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和发展与HBVX蛋白(HBx)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但HBV与原发性肝癌之间的特异关系仍未完全阐明,HBV慢性感染肝细胞的过程为HBV DNA整合于肝细胞DNA之中[1-2],如果其DNA整合在肝细胞DNA的原癌基因附近,可导致这些原癌基因的激活[3].因此,HBx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可揭示HCC发生和发展的机制.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转化活性和病毒DNA推测,病毒DNA自身具有病毒癌基因,并且发现其产物x蛋白或HBx Ag具有反式激活功能.随着HBVx基因(HBx)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还发现其可与抑癌基因产物P蛋白相互作用[4-5].HBx基因及其产物在原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7].对HBx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对HBV致癌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肝细胞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排在第四位(29/10万),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预后不甚理想,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治疗的难点。PVTT可引起肿瘤细胞的肝内外播散和转移,还会引起或加重门静脉高压,严重的可导致肝功能衰竭和甚至死亡。如果不治疗,此类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2-4个月[3]。本文对原发性肝癌并发门静脉癌形成的分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缺氧与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缺氧、缺氧标志物以及缺氧诱导肿瘤新生血管在HCC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大意义。笔者就缺氧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迁移率族蛋白1、自噬基因Beclin-1、神经红蛋白、细胞红蛋白和microRNAs在HCC中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抗血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恶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预后较差 ,手术切除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而术后复发转移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HCC是典型的多血管肿瘤 ,血管生成被认为是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基础 ,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望成为改善预后乃至攻克 HCC的一种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新发病人中,60%~70%首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并及早进行治疗是目前提高生存率最有效的手段;但对于大量的中晚期肝癌病人,需要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随着系统治疗方案的逐渐进步以及疗效的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迎来了一个疗效提升的时机,而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外科治疗,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疗效。我国学者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已获得初步的成果。未来几年将有更多高质量研究发表,有望确认这类联合治疗策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大体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细胞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雷帕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肝移植中.近来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同时还具有抗肿瘤特性.这一特点使得最近关于雷帕霉素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此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 a,HCC;以下也简称肝癌 )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 ] 。在我国 ,约 80 %的 HCC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感染 ,HBV被认为 HBV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但是 ,HBV与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 ,人们发现 HBV基因中编码 1 7k D的多功能蛋白命名为 x蛋白 ,也称 HBx Ag,为病毒基因组转录所必需 ;其对 HCC的多种生物学活性 ,可能影响 HCC形成和发展的多个环节 ,被认为与慢性 HBV感染者发展为肝癌密切相关 [2 ] 。本文就 HBx与肝癌国内外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