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髌旁入路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8-12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与内侧髌旁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行直腿抬高动作及屈曲至90°的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至少3年。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手术时间比内侧髌旁入路长,但切口长度比内侧髌旁入路组短,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首次行直腿抬高及屈曲90°均较内侧髌旁入路组早(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1、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术后1个月膝关节HSS功能评分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但是两组术后3个月、3年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早期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和经典内侧髌旁入路行TKA治疗60例64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32例33膝,经典内侧髌旁入路28例31膝,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2周、6周及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组伤口引流量200.2 m l,较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组340.6 m l明显减少。两组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分别是2.8 d和5.2 d(t=-10.0208,P=0.0000),术后2周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为97.2°和83.8°(t=2.5657,P=0.0128),疼痛程度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3.2分和4.6分(t=-0.6545,P=0.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6周、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6周:t=0.2274,P=0.8209;3个月:t=0.6411,P=0.5239)、疼痛程度(6周:t=-0.6146,P=0.5423;3个月:t=-1.1358,P=0.2606)和关节功能(6周:t=0.3937,P=0.6955;3个月:t=1.0541,P=0.296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行TKA具有术后出血少,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其远期疗效和经典入路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OVID/Medline和中国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股内侧肌下入路对比传统内侧髌旁入路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的方法学偏倚进行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并使用Rev Man 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12篇随机对照研究,1篇半随机对照研究,共1 246例膝关节。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直腿抬高时间、早期KSS功能评分方面股内侧肌入路优于传统内侧髌旁入路,但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内侧髌旁入路相比,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在术后早期KSS功能评分及直腿抬高时间上有优势,但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6):1441-1445
[目的]比较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 SVA)与内侧髌旁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MPA)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拟行初次、单侧TKA手术的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SVA入路TKA,40例采用MPA入路TKA。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运动和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结果] SVA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PA组(P0.05),但SVA组在切口长度、依托考昔追加量、直腿抬高、下地行走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MPA组(P0.05)。两组术前运动状态下VAS评分、膝ROM和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方面,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静息状态下SVA组VAS评分均低于MPA组(P0.05),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运动状态下SAV组VAS评分显著低于MPA组(P0.05),术后1周静息状态下和术后3个月运动状态下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功能方面,术后3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SVA组膝ROM和HSS评分均高于MPA组(P0.05),而术后3个月两组间膝ROM及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PA入路相比,SVA入路行TKA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干扰股四头肌(QS)和经股内侧肌入路进行微创全膝置换术(MIS—TKA)的早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从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采用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分别完成33例和46例微创全膝置换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关节屈曲活动度、VAS(visual analog scale)疼痛评分,支持带松解率和直腿抬高时间;采用膝关节协会TKA放射线评估表评估假体位置和力线等。结果手术时间不干扰股四头肌组明显比经股内侧肌组长(P〈0.01)。而失血量,VAS评分,关节屈曲度和直腿抬高时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胫骨假体内移不干扰股四头肌组为5例,而经股内侧肌组为1例,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外移两组分别为3例和4例,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胫股角和假体的对线指标两组间无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组发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为3例,经股内侧肌微创组为4例。两组都未发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论不干扰股四头肌和经股内侧肌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早期功能恢复和早期结果没有差异。不干扰股四头肌入路要注意后外侧角的暴露,经股内侧肌入路要限制股内侧肌劈裂的长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4例(104膝)拟行TKA的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传统入路组(46例、52膝)和微创入路组(48例、52膝);其中传统入路组45例(51膝)、微创入路组45例(49膝)获得完整随访,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时VAS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及KSS评分;X线片测量的HKA、股骨解剖轴线与股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股骨角)、胫骨解剖轴线与胫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传统入路组随访时间60.0~72.5个月,平均66.4个月;微创入路组为60.0~71.2个月,平均65.6个月。与传统入路组相比,微创入路组切口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延长、患者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时间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失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传统入路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3 d,微创入路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14 d时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以及3、5年,两组HSS评分及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提示,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两组HKA、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值及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行TKA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但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入路TKA一致;同时因显露范围有限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和内侧髌旁人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手术相关参数和术后早期康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将34例同期双膝TKA患者两侧膝关节的手术入路进行随机分配,一侧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另一侧采用内侧髌旁人路。比较两组的外科参数和临床参数,外科参数包括暴露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外侧支持带需要松解的比例。临床参数包括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疼痛、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曲到90。的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内侧髋旁人路比较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一侧的膝关节术中失血较少[(286.0±29.8)mL/us.(368.0±35.8)mL,P〈0.05],外翻膝需要做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较小(20%us 50%,P〈0.05),术后l周内疼痛较轻(P〈0.05),能较早地进行主动直腿抬高[(1.8±0.3)d us.(4.5±0.8)d,P〈0.01],较早地屈曲到90^o[(3.2±0.8)d us(7.1±1.2)d,P〈0.01],术后45d活动度改善较快[(107^o±20^o)us、(98^o±12^o),P〈0.05]。结论因为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对伸膝装置和髌周血管丛的破坏较少,TKA后功能恢复早期,比内侧髌旁人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髌股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因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80例,按照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分为股内侧肌下入路(subvastus approach, SVA)组和内侧髌旁入路(medial parapatellar approach, MPA)组各40例。SVA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55~77岁,平均(66.03±5.01)岁。MPA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56~75岁,平均(65.78±4.42)岁。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在Laurin位下分别拍摄屈膝30°及60°膝关节轴位片,通过测量髌骨位移距离及髌骨倾斜角评估髌骨侧向位移及倾斜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情况、术后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Lonner髌股评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SVA组术后1个月屈膝30°时髌骨位移距离(...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PMF?TP)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PMF?TP患者80例,依据完成手术的不同路径,每组40例,常内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内组给予改良髌旁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改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髌旁内侧入路较常规的后内侧入路相对简单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股内侧与髌旁内侧入路行全膝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行TKA的优点并与传统髌旁内侧入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行TKA56例60膝,其中采用小切口股内侧肌入路和传统髌旁内侧人路各28例30膝.分别对术后切口长度、疼痛度、引流出血量、手术前后Hb减少量、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假体力线对位、术后6、12周、1年的活动度(ROM)及术后1年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5年(平均13.2个月).两组除各有1例胫骨假体对位不良外,其余均获得准确的力线对位.微创组,平均切口11.3 cm,VAS评分平均2.76分,平均引流出血量96.8 ml、术后Hb平均减少25.5 g,直腿抬高平均3.8 d,术后平均住院8.6 d,术后6、12周的ROM分别为107°、117°;传统组,平均切口20.6 cm,VAS评分平均3.8分,平均引流出血量276.3 ml、术后Hb平均减少32.5 g,直腿抬高平均5.8 d,术后平均住院12.1 d,术后6、12周的ROM分别为98°、108°.以上各观察指标的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微创组术后1年的ROM及HSS评分为121°和95分相对于传统组的118°和94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微创中股入路行全膝置换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胫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髌下入路组(30例,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和髌旁入路组(30例,行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0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髌旁入路组短(少)于髌下入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及术后膝前痛例数髌旁入路组明显少于髌下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旁入路组明显高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未发生切口深部感染、皮肤坏死、骨髓炎及内固定失效等严重并发症。髌下入路组1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换药术后3周切口愈合。结论 髌下入路与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均效果良好,但半伸膝位外侧髌旁入路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二次移位发生,降低术后膝前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上期的骨科技术栏目中,我们为您介绍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皮肤切口和关节囊切口下的内侧髌旁入路、正中入路、外侧髌旁入路。本期我们将继续上期的内容,对关节囊切口下的经股内侧肌下方入路、经股内侧肌入路、V—Y形入路各自的入路方式及优缺点进行阐述,敬请关注。[编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合并膝外翻畸形患者行经髌旁内侧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时膝外翻畸形矫正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64例72膝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患者。男18例,女46例;年龄23~82岁,平均62.5岁。骨关节炎44例49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7例20膝,血友病性关节炎2例2膝,创伤性关节炎1例1膝。双膝8例,单膝56例。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82.2±28.7)°,X线片测量股胫角为(18.0±5.8)°。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为(31.2±10.1)分,功能评分(37.3±9.0)分。根据Krackow膝外翻分型标准:Ⅰ型65膝,Ⅱ型7膝。手术经髌旁内侧入路,采用常规方法行股骨及胫骨截骨,Ranawat技术进行软组织松解。6例7膝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假体,54例60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4例5膝采用髁限制型假体。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合并严重膝外翻畸形(股胫角41°)、屈曲挛缩20°的患者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保守治疗1年后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后2年发生深部感染,行二期翻修术后治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3年,平均4.9年。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股胫角为(7.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02,P=0.000)。KSS临床评分为(83.0±6.6)分,功能评分(85.1±10.5)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6.1±17.0)°,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遗留12~15°膝外翻畸形,但患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平衡,采用经髌旁内侧入路TKA治疗合并膝外翻畸形的终末期膝关节病变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和恢复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入路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接受TKA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采用经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58例)和B组(采用经股肌下入路,57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疼痛VAS评分、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个月A组均优于B组(P<0.0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两组末次随访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与经股肌下入路TKA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但经股肌下结合微斜切入路具有术后早期患者疼痛感较轻、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髌旁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方法 90例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内翻畸形≥10°的膝关节中重度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股肌下入路组(SMOC组)和传统髌旁入路组(髌旁组),每组4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外侧支持带松解率、术中出血量、术后2 d血红蛋白含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及6周VAS评分,以及术后6 d、3周、6周和6月HSS评分及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结果 90例患者平均随访13(9~19)月。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X线检查显示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良好,无感染、假体松动移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愈合问题等并发症发生。与传统髌旁组相比,SMOC组切口更短,术后引流量少,辅助镇痛药的使用率更低(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SMOC组中无一例需使用外侧支持带松解以平衡髌股轨迹,而髌旁组12例(26. 67%)需松解外侧支持带(P 0. 01)。SMOC组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更迅速,术后无输血病例,术后2d Hb含量较高(P 0. 01)。两组术后24 h及6周膝关节VAS评分,术后6 d、3周和6周膝关节ROM和HSS评分比较,SMOC组均优于传统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至术后6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采用改良股肌下入路微创全膝置换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骨关节炎,无需松解髌外侧支持带,近期康复效果优于传统髌旁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0诊治的10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8.5(4~15)个月。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获得准确的力线对位。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9.9±10.5)分。1例术前存在膝外翻畸形,术后存在持续膝外侧疼痛,经局部封闭与康复治疗,术后半年逐步改善,HSS评分为86.3分。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能较好地保护股四头肌的完整性,最大限度避免对伸膝装置的影响,患者可以在术后短期内实现直腿抬高。但股内侧肌下入路手术存在较长的学习曲线,对于膝外翻畸形患者应慎重考虑后选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PMF-TP)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PMF-TP患者80例,依据完成手术的不同路径,每组40例,常内组给予常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改内组给予改良髌旁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改内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内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常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髌旁内侧入路较常规的后内侧入路相对简单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初步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内侧肌下入路小切口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风险及手术要点。[方法]自2005年4月-2006年12月本院共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04例(344膝),其中传统切口(convention incision,CI)置换组146例(246膝),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置换组58例(98膝),均采用Zimmer公司NEXGEN-LPS人工全膝关节,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地时间,不同时间阶段行走距离、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手术前后HSS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04例均获随访,时间4—7个月(平均5个月),微创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检验,P〈0.05),微创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地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24h、1周、1月行走距离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术后3个月行走距离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术后24h、1周、2周非负重主动活动度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术后1个月行走距离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HSS评分术后24h、1周、2周膝关节HSS评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术后1月HSS评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u检验,P〉0.05)。[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小切口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股四头肌损伤小,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时间较早,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快,术后远期步行距离、膝关节非负重主动活动度及HSS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2例行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17例,男11例,女6例;后正中入路15例,男10例,女5例,均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间隙入路组ODI评分少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椎旁肌损伤更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94例(104膝)拟行TKA的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传统入路组(46例、52膝)和微创入路组(48例、52膝);其中传统入路组45例(51膝)、微创入路组45例(49膝)获得完整随访,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骨关节炎分级以及术前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行直腿抬高锻炼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时VAS评分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及KSS评分;X线片测量的HKA、股骨解剖轴线与股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股骨角)、胫骨解剖轴线与胫骨假体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传统入路组随访时间60.0~72.5个月,平均66.4个月;微创入路组为60.0~71.2个月,平均65.6个月。与传统入路组相比,微创入路组切口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延长、患者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时间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失血量以及术后输血例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49),传统入路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3 d,微创入路组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传统入路组(P0.05);14 d时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以及3、5年,两组HSS评分及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提示,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两组HKA、股骨角、胫骨角、股骨假体屈曲角以及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值及其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内侧肌下微创入路行TKA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但远期疗效与传统手术入路TKA一致;同时因显露范围有限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