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颌面颈部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猫抓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2002—2009间收治的11例颌面颈部猫抓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CSD患者误诊腮腺肿瘤2例,下颌下肿块1例,淋巴结炎3例,淋巴结核1例,恶性淋巴瘤2例,颈部肿块1例,颈部转移癌1例;误诊的主要原因为对CSD的临床认识不足,遗漏患者被猫、犬抓咬伤史以及医师习惯思维。结论:猫抓病的诊断较困难,应详细询问猫、犬抓伤病史和豢养史,病变淋巴结切除活检是诊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猫抓病是通过猫的抓咬或与猫密切接触所引起的以局部皮损和无痛性区域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 ,发生于颌面部的猫抓病 ,表现为颌下、颈部及腮腺区淋巴结肿大 ,临床较为少见 ,易误诊为淋巴结核及涎腺肿瘤。本文对 1995~1999年我科收治的 5例颌面部猫抓病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单位 :2 14 40 0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14~ 4 5岁。均有猫抓史或猫接触史 ,原发病损表现为左颊部皮肤红色丘疹 1例 ,颌下淋巴结肿大 3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1例 ,腮腺区淋巴结肿大 1例 ,合并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猫抓病的特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7例颌面颈部猫抓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猫抓病为一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局部皮损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临床往往误诊误治。7例患者均于切除活检术后应用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无一例复发。结论猫抓病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治疗以对症为主。  相似文献   

4.
猫抓、咬伤颌面部软组织,引起猫抓病(热)曾有报告,但两者为不同疾患,后者是由病毒引起的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的发热性疾病。颌面部软组织被猫抓咬伤后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伤口呈圆椎形,上宽下窄,呈盲管状,形状各异。毒性反应大,易化脓,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5.
猫抓病 (cat scratchdisease)又名猫抓热 ,是一种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 ,误诊率高。我们对 1 997~ 2 0 0 1年收治的 1 8例总结分析。1 .患者年龄及病变部位 :2~ 2 1岁 ,平均年龄 9 5岁 ,男性 1 1例 ,女性 7例。腮腺区 6例 ;颌下区 8例 ;颌下及颈区3例 ;口内粘膜下 1例。2 .临床表现 :1 4例为偶然发现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原病变区多已痊愈 ,无瘢痕 ,不易被发现。 3例为颌下及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 ,呈串珠状 ,最大淋巴结直径 9cm ,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伴随中度发热、脾肿大、血小板轻度减少。 1例是颊粘膜肿胀形成结节 ,误诊…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4例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的临床分析,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归纳,以减少临床误诊率。方法:收集1974~2005年经病理确诊的14例颌面部淋巴结猫抓病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中有被猫舔、咬或抓伤史12例。病变发生在腮腺淋巴结4例(28.57%),颌下淋巴洁5例(35.71%),颏下区淋巴结3例,上颈部淋巴结2例。术前诊断为淋巴结猫抓病4例,腮腺混合瘤3例,颌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病变淋巴结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伤口一期愈合。病理诊断均为淋巴结猫抓病。本组病例的最后诊断与初诊的符合率只有28.57%,而误诊率达71.43%。结论:淋巴结猫抓病为自限性、与猫直接接触性传染病,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其诊断主要依据有与猫的接触史及淋巴结内抽出无菌性脓液,或猫抓病抗原皮试阳性,或淋巴结活检符合猫抓病。治疗主要是预防继发感染,不要玩猫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抓病 (catscratchdisease) ,又称猫抓热或良性网状细胞增生病 ,本院收治 1例由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 ,报告如下。患者 ,女 ,3 6岁 ,以左颌下包块就诊 ,10年前曾患淋巴结核。检查见左颌下约 4.0cm× 4.0cm× 3 .0cm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差 ,与下颌骨粘连 ,轻压痛 ,边界尚清楚。以“左颌下肿物待查”收入院 ,行颌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报告 :(左颌下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组织细胞增生型 ) ,符合猫抓性淋巴结炎。追问病史 ,患者否认有猫狗接触史 ,只是近半年在市场卖鸡 ,常被鸡抓伤 ,未被其它动物抓伤 ,故此 ,认定患者病变…  相似文献   

8.
腮腺淋巴结猫抓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又名猫抓热,良性淋巴网状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我科于1998年11月诊治一例左腮腺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祁某,女,36岁,教师。住院号:243398。因左腮腺肿块,...  相似文献   

9.
猫抓病又名猫抓热,良性淋巴网状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我科于1987年3月诊治一例右颌下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病例报告 患者徐某,女,41岁,工人,住院号49194。因右颌下肿块治疗月余,未全消退而就诊。患者于1987年1月25日,在给小猫洗澡时,左手背皮肤被猫抓破,伤口未处理自愈。伤后11天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右颌下区肿胀,不适,有压痛,伴有“口角炎”,  相似文献   

10.
颌面颈部猫抓病1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颌面颈部猫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以提高猫抓病的诊疗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1986-01—2007-01间收治的18例颌面颈部猫抓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4—56岁,平均年龄20.2岁;发病部位:腮腺区4例(22.22%),颌下区5例(27.78%),颏下区3例(16.67%),上颈部5例(27.78%),面颊部1例(5.55%);病变淋巴结均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猫抓病。结论:猫抓病的诊断较困难,详细询问猫、狗抓伤病史和豢养史,病变淋巴结切除活检是诊治本病的关键,避免与宠物接触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