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安静、极量负荷状态下正常与单纯轻中度肥胖妇女肺功能指标,分析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4-11/2005—10广州体育学院体质测试对象中符合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推荐标准的单纯轻中度肥胖妇女42例(实验组)。按相同年龄和身高与正常人(对照组)进行1:1配对。安静状态下测试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呼吸差、闭气屏息试验、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弥散功能、血氧饱和度。极量负荷状态下(先空载踏车练习2min。运动试验采用负荷递增运动方案,起始功率为20W,以20W/min的负荷递增,运动中保持转速50-60r/min,身体不离座,以出现力竭无法维持转速为限。)测试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呼吸差、闭气屏息试验、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弥散功能、血氧饱和度。 结果:纳入轻中度肥胖者42例和正常对照者4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安静状态下实验组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呼吸差、闭气屏息试验、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弥散功能、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5或P〉0.1)。②极量负荷状态下实验组所有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肺活量分别为(3017&;#177;126),(3327&;#177;134)mL;时间肺活量分别为(2241&;#177;113),(2457&;#177;117)mL;呼吸差分别为(6.62&;#177;0.43),(7.37&;#177;0.36)cm;闭气屏息试验分别为(38.25&;#177;2.16),(41.76&;#177;3.25).s;最大通气量(77.45&;#177;6.72),(80.67&;#177;7.13)L/min;最大摄氧量(1.87&;#177;0.23),(212&;#177;0.27)L/min;弥散功能(180.28&;#177;14.42),(187.12&;#177;13.27)mL/kPa&;#183;min;血氧饱和度分别为(87.62&;#177;9.77)%,(92.63&;#177;10.25)%,P〈0.05或P〈0.001,最大摄氧量P〈0.011。 结论: 在运动状态下,单纯轻中度肥胖妇女肺功能的各指标与安静状态下比较差异显著,肺功能呈现不良反应,应该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体质量指数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缺氧的影响。方法:于2004-06/2006-02选择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3例,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38例)和非肥胖组(25例)。通过SW-SM2000C型多导睡眠监测仪测定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总次数和每小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次数;比较两组偶发及持续的呼吸衰竭发生情况;并对体质量指数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患者6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肥胖组平均血氧饱和度低于非肥胖组,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总次数及每小时血氧饱和度降低次数两项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0.08±3.06)%,(93.53±1.68)%;(376.68±180.93),(202.53±170.47)次;(45.97±18.92),(22.41±20.87)次,P<0.01]。两组之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两组患者偶发呼吸衰竭的发生无差异;肥胖组持续呼吸衰竭的发生高于非肥胖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2例,P<0.05)。③体质量指数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r=0.4825,P<0.0005)。结论:体质量指数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缺氧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综合性肺功能康复计划的脑卒中病人进行生命教育、人文关怀干预后对其运动功能、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性肺功能康复计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干预,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肺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病人的改良巴氏指数由47.50分±10.32分升高到58.25分±10.04分,呼吸频率由18.80/min±1.96/min降低到14.95/min±1.15/min,最大通气量由84.85L±11.33L升高到98.55L±8.94L,时间通气量由2.04L/min±0.21L/min升高到2.41L/min±0.17L/min,血氧饱和度由95.15%±0.81%升高到97.15%±0.88%,时间肺活量(第1秒)由81.66%±9.88%升高到83.14%±7.50%;观察组病人的改良巴氏指数由52.00分±8.80分升高到77.25分±9.66分,呼吸频率由18.95/min±1.70/min降低到11.80/min±1.24/min,最大通气量由89.95L±8.87L升高到103.45L±8.21L,时间通气量由2.02L/min±0.22L/min升高到2.90L/min±0.17L/min,血氧饱和度由94.95%±1.00%升高到98.90%±0.55%,时间肺活量(第1秒)由79.35%±6.96%升高到85.59%±9.20%。两组病人干预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明显好于对照组病人(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在实施综合性肺功能康复计划基础上实施生命教育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病人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Polar心率表的体能测试寻找一种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简易方法.方法于2004-05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6名健康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在室温25℃安静的状态下测定前30 min休息,保持清醒、静置状态,此时状态下的测定心率即为安静心率.按Polar S810心率表说明书进行测定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连续测定3次,并对3次测量进行信度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使用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维持转速60 r/min不变,功率负荷从60 W开始,每3分增加功率30 W,直至受试者达到处于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状态,即①继续运动后,摄氧量差小于5%或150 mL/min或2 mL/(kg·min).②呼吸商>1.10,心率>180次/min.③继续运动时摄氧量出现下降.并对预测最大心率与体质量的比值与实验测定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法建立回归方程,数据用x±s表示,所有指标都进行正态性检验,健康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16名受试者均完成各项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最大摄氧量与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5.9±5.7)L/min,(43.9±7.3),P<0.05]②3次预测最大心率的测试值分别为(181.6±3.2),(181.9±3.2),(182.2±3.1)次/min,信度为0.996 5,P=0.017 8;健康指数的3次测试值分别为(41.0±7.4),(41.5±7.3),(41.8±7.3)L/min,信度为0.995 8,P=0.043.说明Polar心率表测量指标信度极高,可重复性好.③预测最大心率体质量比值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5.以最大心率与身体质量之比为自变量,以相对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是(^y)=11.6 x+13.8,标准估计误差=5.0,P=0.11.结论利用Polar心率表受试者在安静情况下就可以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设备少,操作简便.地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可用于竞技运动及全民健身时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应用心率表间接测定的最大摄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Polar心率表的体能测试寻找一种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简易方法。方法:于2004-05选择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16名健康男大学生为受试对象。受试者在室温25℃安静的状态下测定前30min休息,保持清醒、静置状态,此时状态下的测定心率即为安静心率。按PolarS810心率表说明书进行测定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预测最大心率和健康指数连续测定3次,并对3次测量进行信度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使用气体分析仪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维持转速60r/min不变,功率负荷从60W开始,每3分增加功率30W,直至受试者达到处于最大摄氧量的判定标准状态,即①继续运动后,摄氧量差小于5%或150mL/min或2mL/(kg·min)。②呼吸商>1.10,心率>180次/min。③继续运动时摄氧量出现下降。并对预测最大心率与体质量的比值与实验测定的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用逐步法建立回归方程,数据用x±s表示,所有指标都进行正态性检验,健康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16名受试者均完成各项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最大摄氧量与健康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5.9±5.7)L/min,(43.9±7.3),P<0.05]②3次预测最大心率的测试值分别为(181.6±3.2),(181.9±3.2),(182.2±3.1)次/min,信度为0.9965,P=0.0178;健康指数的3次测试值分别为(41.0±7.4),(41.5±7.3),(41.8±7.3)L/min,信度为0.9958,P=0.043。说明Polar心率表测量指标信度极高,可重复性好。③预测最大心率体质量比值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为0.541,P<0.05。以最大心率与身体质量之比为自变量,以相对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经逐步回归建立的回归方程是y=11.6x+13.8,标准估计误差=5.0,P=0.11。结论:利用Polar心率表受试者在安静情况下就可以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所需要的设备少,操作简便。地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可用于竞技运动及全民健身时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激烈的篮球比赛后间歇期间的不同休息方式对消除血乳酸的影响。方法:于2004-02/06选择广东蓝球队男子运动员5名为研究对象,年龄(20±2)岁,身高(187.7±2.8)cm,体质量(80.5±4.4)kg,最大摄氧量(50.2±5.0)mL/(kg·min)。受试者在比赛间歇中的休息方式分安静和活动两种。第一场比赛的两次休息期间均吸正常空气、自然恢复。第二场比赛的两次休息期间吸体积分数为0.7的氧气和体积分数为0.3的氮气混合气,吸氧时间为3min。第一场和第二场比赛的间隔时间为2d。进行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实验。采用2900型气体代谢分析仪测定最大摄氧量,采用ISY-1500型全血乳酸分析仪测定血乳酸浓度。采用心率测定仪测定运动中最大心率和恢复期间的心率。结果:纳入受试者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间歇期间吸正常空气的心率变化与吸高浓度氧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安静方式休息分别为(119±3),(118±1)次/min;活动方式休息分别为(134±2),(131±4)次/min,P>0.05]。②在间歇期间吸正常空气时,活动方式休息的血乳酸浓度比安静方式休息明显减少[分别为(3.99±0.97),(4.35±0.45)mmol/L,P<0.05]。无论是安静或活动方式休息,在间歇期间吸高浓度氧后比吸氧前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安静方式休息分别为(3.22±0.66),(4.59±0.96)mmol/L,活动方式休息分别为(2.92±0.81),(4.95±1.53)mmol/L,P<0.05]。结论:活动方式休息与吸高浓度氧相结合可使血乳酸浓度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7.
呼吸操锻炼对脊柱侧弯患儿术前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目的 :探讨对小儿脊柱侧弯患者术前进行呼吸操锻炼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35例脊柱侧弯且肺功能障碍的患儿术前 1周实施组合的呼吸操锻炼 ,观察比较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锻炼后患儿肺活量 (VC)、肺容量 (TLC)、用力肺活量 (FVC)、最大通气量 (MVV)较锻炼前明显改善 (P <0 .0 1) ,术后血氧饱和度 97%。结论 :术前进行呼吸操锻炼能在近期改善患儿肺功能 ,提高对脊柱矫形手术的耐受力 ,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体育学院中长跑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进行试验对比,揭示长期耐力性训练对于机体心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32名男性受试者,在正式试验前进行专项体格检查,均为身体健康者。其中试验组为高等体育院校中长跑运动员(n=16),年龄(20±1)岁,身高(171±3)cm,体质量(65.3±3.7)kg,训练年限(2±1)年,运动员级别2、3级。对照组为普通大学生(n=16),年龄(20±1)岁,身高(171±3)cm,体质量(64.8±5.4)kg,采用列杜诺夫联合机能试验、哈佛台阶试验、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等生理指标,观察16名高等体育院校中长跑运动员和16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负荷后即刻和恢复期心肺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纳入32名受试者,均进入实验结果分析。①心功能和哈佛指数的变化:心率以对照组在进行负荷后即刻的值与安静时相比,其变化幅度较试验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负荷后即刻:(157±10),(128±6)次/min;安静时:(70±9),(61±4)次/min;P<0.05]。试验组安静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值都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收缩压:(108±9),(115±1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64±7),(76±9)mmHg]。在定量负荷后的恢复期内,其血压值都较对照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收缩压:(113±8),(131±12)mmHg;舒张压:(68±6),(83±10)mmHg;P<0.01]。试验组哈佛指数都较对照组相应时相内的值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安静时:(93±2)%,(68±4)%,P<0.01;负荷后即刻:(77±3)%,(52±3)%,P<0.05;恢复期:(86±3)%,(63±5)%;P<0.05]。②肺活量的变化:安静时试验组的肺活量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664.25±801.47),(3913.77±710.34)mL;P<0.05]。③最大吸氧量和无氧功率的变化:试验组在进行负荷后即刻的最大吸氧量和无氧功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最大吸氧量:(3.04±0.35),(2.25±0.13)L/min;无氧功率:(570.17±100.22),(498.02±112.49)W;P<0.05]。结论:在高等院校进行中长跑运动训练能有效地降低心率和血压的升高幅度,提高哈佛指数和肺通气量的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不同衰老程度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的影响。方法:于2002-09/12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退休老年男性13名,年龄59~76岁,平均(64±5)岁,近期无系统健身运动经历。13名老年男性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14周递增负荷有氧运动。以最大心率的75%所对应的运动负荷为训练强度;在第4,8周末重新确定运动强度,第5~8周、9~14周以新负荷作为健身运动负荷。每周3次,起始2周每次持续20min,以后每隔2周每次增加5min。采用刘继武等推荐的生物学年龄成套测试方法测定生物学年龄。运动前和运动后测定生物学年龄以及身体形态、心血管、肺功能等生理指标。并根据生物学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距,分成提前衰老组(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和延缓衰老组(生物学年龄小于实际年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老年男性运动前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6),有氧运动后生物学年龄小于实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66),有氧运动后生物学年龄小于运动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5.13±6.33),(67.15±7.13)岁,P<0.01]。②根据生物学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距,将老年男性分成提前衰老组7名和延缓衰老组6名。提前衰老组老年男性有氧运动前生物学年龄大于实际年龄,递增负荷有氧运动后生物学年龄接近实际年龄,低于运动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69.00±6.73),(71.90±7.55)岁,P<0.01]。延缓衰老组有氧运动前生物学年龄小于实际年龄,有氧运动后生物学年龄进一步减少,低于运动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提前衰老组老年男性有氧运动后腰围低于运动前,腰臀比高于运动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94.20±5.14),(99.58±6.48)cm;(0.95±0.03),(0.92±0.04)cm,P<0.05]。延缓衰老组老年男性上臂皮褶厚度低于运动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1.00±2.17),(14.42±2.33)mm,P<0.05]。其他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生理功能指标变化较明显,最大摄氧量、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高于运动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6.08±5.40),(30.08±2.21)mL/(kg·min);(28.17±20.51),(12.4±14.78)s,P<0.05]。④两组老年男性有氧运动后心血管和肺功能指标中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肺活量增加。其中延缓衰老组老年男性肺活量高于运动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98±0.69),(3.61±0.71)L,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不同衰老程度老年男性生物学年龄、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均可产生良性影响,达到延缓衰老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胸科手术病人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5例胸外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呼吸肌及肺功能评估,针对性进行宣教、呼吸肌功能锻炼,术后进行肺功能康复指导护理.[结果] 呼吸肌功能锻炼后病人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提高,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第1秒呼出容积( FEV1.0)、指端血氧饱和度改善,腹式呼吸腹部起伏幅度有不同程度增大.[结论]胸科开胸手术病人进行呼吸肌功能评估及锻炼有利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