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核仁组成区染色方法,对1050例大肠癌及癌旁粘膜的粘液性质、肿瘤相关抗原表达、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大肠腺癌上皮与正常肠粘膜之间确实存在过渡性粘膜,有多种肿瘤相关抗原表达,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数量介于癌组织与正常粘膜之间。说明癌旁上皮细胞存在与大肠癌相同的肿瘤相关抗原和癌瘤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SDCT)中癌旁冠状强化征像与癌及癌旁实质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3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HCC病例进行了动脉期SDCT检查,其中27例有足够的癌及癌旁标本.重点观察动脉期SDCT癌旁冠状强化征像的出现,并与术后大体病理、术后标本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3例HCC中,17例(51.5%)出现癌旁冠状强化征像.33例癌组织中,15例(45.5%)显示VEGF 免疫组化表达阳性.而在27例癌旁组织中,22例(81.5%)显示VEGF阳性.在有足够癌及癌旁标本的27例中,12例(44.4%)出现癌旁冠状强化征像,在这12例中,10例(83.3%)出现癌旁组织VEGF 阳性表达,其中8例表达强阳性,2例中度阳性.而在另15例没有出现癌旁冠状强化的病例中,11例(73.3%)出现癌旁组织VEGF表达阳性,其中3例为强阳性,2例中度,6例弱阳性.SDCT中HCC出现癌旁冠状强化征像与癌旁组织内VEGF免疫组化表达阳性明显相关.结论 HCC中,癌旁冠状强化征像反映了在癌旁实质内出现VEGF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的生物学行为.VEGF可能在HCC癌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RAIL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14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TRAIL及DcR1、DR4受体、caspase3、Bcl-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其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RAIL、DcR1、DR4、caspase3与Bcl-2在正常胃粘膜、癌旁5cm组织、癌组织上皮中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TRAIL、DcR1、DR4、caspase3、Bcl-2癌组织上皮与正常胃粘膜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TRAIL、DcR1、DR4、Bcl-2在癌组织上皮与癌旁5cm组织上皮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TRAIL、DcR1、DR4、caspase3与Bcl-2在正常胃粘膜与癌旁5cm组织上皮中的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RAIL与Bcl-2高中分化癌组织中与低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DcR1、DR4、caspase3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TRAIL、DcR1、DR4、caspase3与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期、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及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DcR1、DR4、caspase3与Bcl-2与TRAIL作用机制相关,其中DcR1与Bcl-2可能是抑制因素,而DR4、caspase3是TRAIL作用环节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黏蛋白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黏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 4 6例外科手术的胃癌患者 ,其中 39例癌旁组织 ,另有 10例正常人胃黏膜。采用H .pylori的检测采用Warthin Starry银染法 ,黏蛋白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2 1例H .pylori感染者中有 14例 (6 6 7% )癌旁黏膜中呈现MUC2黏蛋白的表达 ,18例无H .pylori感染者黏膜中有 6例 (33 3% )呈现MUC2黏蛋白的表达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2 1例H .pylori感染者中有 7例 (33 3% )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UC1黏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 ) ,而 16例胃癌H .pylori感染阴性者中有 12例 (75 % )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UC1黏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1例H .pylori感染者中有 7例(33 3% )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UC6黏蛋白呈阳性表达 ,而 16例H .pylori感染阴性者中有11例(6 8 8% )癌旁胃黏膜组织MUC6黏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例H .pylori感染者中有 5例(2 5 % )癌旁胃黏膜组织MUC5AC黏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而 14例H .pylori感染阴性者中有 10例 (71 4 % )癌旁胃黏膜组织MUC5AC黏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胃癌患者H .pylori感染与胃癌组织中MU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21在喉鳞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对37例喉原发性鳞癌、癌旁1.0cm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行p21检测研究。结果 p21表达定位于胞浆,癌旁组织中有3例软骨细胞出现胞核阳性。喉癌组与癌旁组及声带息肉组之间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高者表达高。结论 p21在喉癌细胞的生长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咽部分泌物咽拭子取材和负压吸引鼻导管取材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咽拭子和负压吸引鼻导管两种方法取咽部分泌物,分别用GICA法、免疫荧光法检测3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部分泌物中的流感抗原。结果3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者中GICA法检出流感A阳性3例、B阳性2例;免疫荧光法检出A、B阳性各3例,其中5例与GICA法相同。GICA法中,咽拭子取材检出流感A、B阳性各2例;鼻导管取材检出流感A阳性3例,B阳性2例,两种取材方法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拭子取材法检测流感抗原可信、可靠且较负压吸引鼻导管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7.
黑色素瘤抗原基因-1,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癌组织中和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AGE)1,3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作为免疫治疗的靶抗原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72例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MAGE1,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72例肺癌组织中,MAGE1表达阳性率为72%(52/72例)MAGE3表达阳性率为69%(50/72例)MAGE1,3表达双阳性率为52%(38/72例),MAGE1,3任一基因表达阳性者64例,阳性率为89%(64/7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AGE1,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34/72例)和44%(32/72例),MAGE1,3表达双阳性率为31%(22/72例)。肺癌组织MAGE1,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株肺细胞株MAGE1,3基因表达均为阳性。结论基于MAGE1,3基因在肺癌中的高表达率,可利用其作为靶分子进行免疫治疗,同时也可作为一种有临床价值的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8.
肝癌组织FHIT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肝癌组织中FHIT蛋白、Ki-67抗原的表达,探讨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0例肝癌及1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FHIT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所有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强阳性表达FHIT蛋白,Ki-67抗原的表达均为阴性.原发肝癌组织中FHIT的降低或缺失性表达率为58.57%, 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44.26%.①肝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1);②肝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或缺失与肝癌TNM临床分期及侵袭性存在相关性(P<0.05).Ki-67抗原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侵袭性相关(P<0.05).结论:FHIT基因可能参与了对肝癌肿瘤细胞增殖的调节,其表达下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6岁。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2次来院就诊。查体:左侧附件区可触及大小约5cm×4.5cm肿块,质偏硬,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癌抗原(125)、癌抗原(199)的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所见:子宫前位,体积缩小,肌层回声欠均匀;子宫内膜厚约0.3cm,回声尚均匀;右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卵巢显示不清,左侧附件区见一低回声实性团块,大小约4.8cm×4.3cm×3.8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尚均匀伴部分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  相似文献   

10.
LRP16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LRP16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4例原发型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和部分临床病理资料,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联系。以肿瘤组织LRP16蛋白的表达较癌旁正常肺组织高2倍为LRP16过表达的标准。结果54例肺癌标本中有15例LRP16过表达,过表达率约27.8%(15/54)。23例肺腺癌中有11例(47.8%)LRP16过表达,27例肺鳞癌中有4例(14.8%)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2例大细胞癌和2例小细胞癌中,LRP16均呈极低表达或未表达。肿瘤直径>3cm的10例仅2例(20.0%)LRP16过表达,直径=3cm的44例中有13例(29.5%)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肺门或(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中有10例(50.0%)LRP16过表达,而无转移的34例中仅5例(14.7%)LRP16过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RP16基因在肺腺癌组与鳞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均有较大差异,提示其不仅是一个肺癌相关基因,而且可能与肺癌的分子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Fas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方法 采用抗-Fas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HCC患尸解的肝癌组织。结果 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Fas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1.7%(10/24)和83.3%(20/24);癌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强度显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Fas抗原在HCC组织中有表达,并可以介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癌及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状态水平的差别和意义.方法 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行二期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其周围组织标本43例份(TACE加手术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癌及周围组织标本20例份(单纯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残癌及癌旁组织VEGFR-2、磷酸化VEGF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CD31标记)];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TACE加手术组残癌组织磷酸化VEGFR-2和HIF-1α的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0.034±0.016)、(0.047±0.021),单纯手术组分别为(0.024±0.009)、(0.035±0.016),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5、4.77,P值均<0.05);TACE加手术组癌旁组织VEGFR-2、磷酸化VEGFR-2和HIF-1α的A值分别为(0.040±0.017)、(0.031±0.011)和(0.037±0.015),单纯手术组分别为(0.030±0.015)、(0.020±0.008)和(0.024±0.01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0、13.72、11.65,P值均<0.05);TACE加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的癌旁组织MVD分别为(58.3±15.2)、(44.4±10.5)个/高倍视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P<0.05).结论 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缺氧程度加重,VEGFR-2表达增加且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肿瘤抗原淋巴活性细胞(TIL)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有一定作用。但是,喉癌的TIL分离培养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 取自手术切除新鲜瘤体。共15例,女性6例,男性9例,年龄42~71岁,均病理证实为喉鳞癌。其中声门上癌8例,声门癌5例,声门下癌2例。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临床可疑或已由US或CT确定肾上腺肿块的38例(41个肿块)病人作了MRI前瞻性研究。男17例,女21例,年龄17~78岁。其中非机能亢进性腺癌17个、醛固酮瘤2个、嗜铬细胞瘤4个、肾上腺癌5个、转移癌7个,神经节瘤、淋巴瘤、髓外血细胞生成、肾上腺静脉内平滑肌肉瘤各1个,肾上腺旁嗜铬细胞瘤2个。肿块大小1.3~12.5cm,腺癌和非腺癌的平均最大直径分别为2.7和5.7cm。US或CT上偶发肾上腺肿块18例,激素机能异常的11例,其它原发肿瘤9例。均用0.5T设备,作了相位一致的T_1WI自旋回  相似文献   

15.
日本癌研中心收治原发性眼睑癌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2~82岁。鳞癌21例,基底细胞癌6例,腺癌3例。肿瘤小于2cm者25例,2~5cm4例,5cm以上1例。开始使用软X线(40kV,滤过板Al1mm,SSD1cm),深X线160~250kV,滤过板Cu0.5mm。后改为高能X线(4、10MV)及β线(8、10MeV)。组织内~(252)cf照射。治疗后随访2个月~15年。作者见到,首次治疗的病例,鳞癌有3例(23%)局部复发,5例(38%)有淋巴结转移。基底细胞癌1例因糖尿病恶化,仅放疗9Gy而中断。其他医院治疗后复发的病例,鳞癌2例局部复发,5例淋巴结转移,且3例有远位转移。原发肿瘤不到2cm者17例,4例(20%)有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其他医院治疗后复发病例,不到2cm者8例,再放疗均未复发,但2~5cm的2例都复发。观察2年以上的鳞癌14例,13例照射野直径在3cm以上,2例复发;1例照射野直径在3cm以下,局部复发。总剂量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的CT分型及双期扫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型肝细胞癌的螺旋CT双期扫描的特点。方法 :对 6 7例肝细胞癌病人行螺旋CT双期扫描后 ,观察病灶的大小、数目、分布、强化特点与进展程度的关系。结果 :6 7例基于手术病理和综合影像方法共发现病灶 87处 ,其中小癌型 15例 (2 2 .39% )、单巨块型 2 4例 (35 .82 % )、单结节型 8例 (11.94 % )、混合型 12例 (17.91% ) ,弥漫型 6例(8 96 % )、特殊型 2例 (2 .98% )。直径 >6cm的单巨块型癌栓形成 (79.19% ) ,肝外转移 (2 9.17% )发生率明显大于直径 3~ 6cm的单结节型。 6cm可以作为划分单巨块型和单结节型的参考值。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能显示各型肝细胞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比较经皮射频(RF)消融与肝脏切除术治疗直径≤2cm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获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在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03年12月—2008年12月间,对145例直径≤2cm的可切除性HCC病人进行研究。66例病人为中央型HCC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CT检查肺癌内钙化的表现及其发生率,作者分析了353例肺癌的CT资料,从中发现20例(6%)有钙化存在。其中15例癌肿位于肺部,5例位于纵隔。肿块直径等于或大于5cm的14例;直径在3cm 和5cm 之间者3例;直径等于小于2cm 的3例。肿瘤的细胞类型包括小细胞癌(8例)、鳞状上皮癌(7例)、腺癌(4例)和未分化癌(1例)。钙化形状8例呈无定形性、10例呈斑点状、2例呈网状。8例无定形性钙化的肿瘤中有5例是小细胞癌,10例呈斑点状钙化的肿瘤中鳞状上皮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PSA/tPSA)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证实的49例PCa和118例非癌患者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95例食管初期癌(103个病变)X线所见作了回顾性研究,手术时癌浸润深度在粘膜下层以内者为初期癌,其中癌浸润在粘膜上皮内者(ep-癌)22例,28个病变。浸润不超过粘膜肌层者(mm-癌)14例,15个病变。浸润达粘膜下层者(sm-癌)59例、60个病变。ep癌多为1 cm以下小病变,sm癌多为7 cm以上大病变,2~6 cm的病灶只按病变大小难以判定其浸润程度。ep癌X线所见为颗粒状。mm癌呈边缘轻度伸展不良或不规整,有时见双重轮廓。sm癌边缘不规整。从癌的浸润深度和时间关系可得如下结论:ep癌从发育异常到癌化时间为1年7个月~3年2个月,从ep癌到sm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