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JP规范诊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与转归等资料。结果 101例AIDS合并PJP患者中,78.2%(79例)为中青年男性,72.3%(73例)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呼吸困难(69例)、发热(17例)、咳嗽(15例)等。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aO2<60 mmHg),外周血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为(527.4±85.7)U/L。合并其他肺部感染(细菌或结核)现象常见(3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200个/μL,90例),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严重。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可见从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浸润。结论 AIDS合并PJ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呼吸系统损伤最常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影响AIDS合并PJP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识别PCP的发生。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艾滋病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年龄、性别、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治疗、口腔真菌病、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计数等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水平在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CD4+T细胞以及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与PCP发生有关(P<0.05);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计数为混杂因素(P>0.05)。结论在HIV感染进入艾滋病期患者中,CD4+T细胞≤31.7个/μl、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平均时间≤3.5个月是预测PCP发生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2年3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9例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CT检查结果以及AIDS合并PCP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并依据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合并PCP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AIDS合并PCP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咳嗽、消瘦及乏力为主要表现,占比分别为62.79%、80.62%、58.91%、65.12%;胸部体征表现占比最高为心动过速60.47%;胸部CT检查主要以磨玻璃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占比分别为94.57%、24.03%、27.91%。AIDS合并PCP患者死亡发生率为24.03%。死亡组呼吸机治疗占比、红细胞分布宽度高于生存组(P<0.05),白蛋白、乳酸脱氢...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流行特征、传染来源及危险因素,推断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印迹试验对高危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采集感染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DNA片段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病毒亚型。结果:从1986年至2001年6月底,全省共监测各类人群954 445人次,发现HIV抗体阳性133例,检出率0.14‰,其中艾滋病病人(AIDS)8例,死亡4例。对19例HIV感染进行了亚型鉴定,HIV-1M群共有4种亚型。A,B′,C,D。献血员中85.71%为B′亚型,吸毒人群均为C亚型,回国劳务人员为A和D亚型。结论:江苏省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以静脉吸毒和性途径传播为主,HIV-1毒株亚型复杂,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尽快开展性病艾滋病的综合监测和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64例)和死亡组(21例)。统计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咳嗽为主,占比81.18%;与生存组比,死亡组合并肺纤维化患者占比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血清乳酸脱氢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更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纤维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均为影响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6.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e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菌(PC)引起的急性肺炎,为一种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严重肺部机会性感染,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约85.0%的晚期艾滋病患者会合并PCP。随着我国艾滋病患者的逐渐增多,PCP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本院在2006—2008年共诊断艾滋病合并PCP患者6例,结合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如何早期诊断及尽早治疗艾滋病合并PCP,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卡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PCP的认识。方法对医院呼吸科2011年12月诊治的1例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治疗过程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易被延误诊断,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疾病的早期510d未接受治疗,病死率可达75.0%10d未接受治疗,病死率可达75.0%100.0%。结论对于不典型临床表现的间质性肺炎,特别是HIV高危者,应考虑到肺孢子菌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艾滋病(AIDS)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并对β-D-葡聚糖的诊断价值和治疗药物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科2010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15例非AIDS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发生PC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采用STATA 8.0统计软件。结果所有患者发生PCP前均接受了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4例应用了泼尼松或甲泼尼龙,9例应用了吗替麦考酚酯,15例患者平均APACHEⅡ评分为(16±5)分,氧合指数均<300mm Hg,66.7%的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200/μl,93.3%的患者血清β-D-葡聚糖升高;所有患者的抗PCP治疗均联合应用了卡泊芬净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总体病死率26.7%,接受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为50.0%,高于未接受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患者(P=0.077)。结论非AIDS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中PCP的病死率较高,β-D-葡聚糖可以做为PCP感染的一个诊断参考指标,卡泊芬净联合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治疗PCP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通过计算机病案信息系统搜索AIDS合并PCP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11例)与无呼吸衰竭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血氧饱和度(SaO2)、CD4+T淋巴细胞及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23例AIDS合并PCP患者常见的症状为体重减轻,口腔黏膜白斑,气促、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咳痰。23例患者PaO2值为(78.65±30.85)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24.42±5.60)mmHg,pH值为(7.43±0.79),SaO2为(91.16±9.55)%;呼吸衰竭组SaO2、PaO2值低于无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不同程度磨玻璃样改变。21例患者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抗PCP治疗,1例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克林霉素治疗,1例单用克林霉素治疗,17例患者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后20例患者好转,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 AIDS合并PCP患者常见症状为亚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热、干咳,肺部CT常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可予以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或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克林霉素联合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99-100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艾滋病(AIDS)并发肺孢子菌肺炎(PCP)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AIDS并发PCP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依从性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AIDS并发PCP重症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We report a molecular typing and epidemiologic analysi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 cases diagnosed in our geographic area from 1990 to 2000.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ransmission from patients with active PCP to susceptible persons caused only a few, if any, PCP cases in our setting.  相似文献   

12.
HIV/AIDS相关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特征和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HIV/AIDS相关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征象.方法收集在援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卡氏肺囊虫肺炎132例,血液HIV抗体检查均为阳性,对其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和影像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以干咳、呼吸困难和低热为典型症状而体征不明显,CD4计数通常<200/μl;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两侧肺门到肺周围弥漫对称性的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周围,呈毛玻璃改变,病灶由肺门向周围肺野发展且呈明显的融合趋势.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是HIV/AIDS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典型的胸部影像学表现和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体征轻微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免疫缺乏性疾病外,经血液检查证实HIV抗体阳性者应积极治疗,尽快获得病理学证据,高分辨率胸部CT扫描显示肺内浸润和肺气囊等病变明显强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部地区两县既往有偿献血人群艾滋病回顾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5,他引:11  
目的研究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发病死亡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78例确认的通过献血(浆)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利用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平均潜伏期和生存时间及其分布。结果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为8.31年(95%CI:8.04~8.58)(Kaplan—Meier法)。感染后艾滋病总发病率为6.41/100人年。艾滋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为9.90个月(95%CI:8.20~11.60)(Kaplan—Meier法)。结论研究发现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短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研究结果(9.5年);艾滋病发病率在感染后6年内均显著低于UNAIDS研究结果,第7年后高于UNAIDS结果。感染者发病后平均生存时间短于UNAIDS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Noninvas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gression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was temporally monitored and quantifi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f P. carinii-specific DNA in oral swabs and lung homogenates from infected rats. DNA levels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P. carinii organisms in the rats' lungs, as enumerated by microscopic methods. This report is the first of a noninvasive, antemortem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monitor infection in a hos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芩苷治疗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疗效。方法 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3.5mg/只,建立清洁级SD大鼠PCP动物模型,用黄芩苷100,200和400mg/kg灌胃,连续2周治疗实验大鼠,同时设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PCP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各组大鼠肺重、肺重/体重比、包囊计数和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黄芩苷低(100mg/kg)、中(200mg/kg)、高(400mg/kg)剂量组大鼠肺重分别为(2.26±0.14),(1.79±0.11),(1.57±0.14)g,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2.70±0.15)g(P<0.01);肺重/体重比分别为(1.32±0.22)%,(1.04±0.13)%,(0.59±0.11)%,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1.98±0.18)%(P<0.01);包囊均数分别为(42.86±5.01),(41.86±6.64),(30.29±4.72),低于PCP模型对照组的(56.29±5.82)(P<0.01);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黄芩苷高剂量组与复方新诺明治疗对照组效果接近。结论 黄芩苷对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效果接近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16.
Pneumocystis pneumonia in HIV-positive adults, Malaw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660 HIV-positive Malawian adults, we diagnosed 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 (PcP) using clinical features, induced sputum for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real-time PCR, and posttreatment follow-up. PcP incidence was highest in patients with the lowest CD4 counts, but PcP is uncommon compared with incidenc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bacterial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构建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估计1995-2014年我国吸毒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年发病率。方法 构建HIV在我国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动力学模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模型运行所需输入参数。基于国家监测的吸毒者HIV患病率数据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后,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实现贝叶斯合并方法(bayesian melding approach)对发病率的估计。结果 包含易感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三个状态的模型经训练后对HIV患病率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4.37%,模型输出患病率与实际患病率拟合优度较高(R2=0.89,P<0.001)。模型估计的HIV年发病率在1996年达到峰值(4.06%),其后逐渐下降,2000年低至1.25%,2002年发病率回升至1.95%,随后发病率逐年降低,2008年之后,发病率稳定在0.50%~0.90%之间。结论 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我国吸毒人群HIV患病率,进而对发病率做出了准确估计。从降低发病率来看,我国采取的HIV综合防控措施对控制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某县成人经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例生存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该县2002年底前确认的78例经血感染HIV病例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信息,使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分布,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78例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40年,95%可信区间为6.79~8.02年。感染者总死亡率为78.57/1000人年,艾滋病(AIDS)相关死亡率为72.95/1000人年。感染时年龄在30~40岁组,1995年底以前感染组生存时间较长。结论 研究结果可能低估了该县经血感染HIV者生存时间,在HIV/AIDS估计和预测中应予以调整,生存时间还与感染年龄有关,对不同的感染年龄组采取不同的生存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