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较为简单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方法 总结该院儿科收治的66例(84次)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的经验体会.根据心肺复苏(cPR)时使用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与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式的不同,按成组设计分组,66例分为A、B两组,两组基本治法相同,A组38例(53次)为面罩气囊加压呼吸组,B组28例(31次)为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组.比较两组的心脏停搏时间(Tca)、心脏复律时间(Tr)、CPR操作时间(Tc)、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Pca、Tr、Te、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分别为Tea[(0.99±0.75)min与(0.92±0.69)rain,P=0.69];Tr[(3.58±2.15)min与(3.66±2.01)min,P=0.87];Tc[(23.28±9.26)min与(23.73±9.51)min,P=0.84];CPR成功率[88.68%与83.87%,P>0.05];24 h生存率[84.21%与82.14%,P>0.05].结论 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为-简单、安全、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只在少数气道阻力增高的病例,可使用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4,(34):159-160
目的探究不同心肺复苏程序对院前急救心脏停搏的影响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35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8例行气囊-面罩通气法复苏,对照组67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分析两组复苏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20.90%(P<0.05);研究组建立通气、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通气法复苏相比,气囊-面罩通气法无需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可有效促进心脏停搏患者肺部通气换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深度以及峰压限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81例入院后出现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以插管时机分为立即插管组(A组,36例)和先行无创通气待氧合达到90%以上再行插管组(B组,46例);以完成插管时间分5 min内插管成功组(C组,21例)和>5 min插管成功(D组,24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气道峰压报警线设置分4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E组,26例]和60 cm H2O(F组,29例)。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及对氧分压和分钟通气量的影响。结果 A、B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院成活率、自主循环维持(DOSC)时间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DOSC时间、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组分钟通气量和氧分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气管插管的时间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复苏过程中保证基本的氧供;合理的按压频率、深度及报警线设置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院外抢救重症患儿应用3种通气方式初期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院外抢救的100例重症患儿,分为A组40例、B组40例、C组20例.A组患儿在胸外按压的基础上,采用球囊面罩法抢救;B组患儿在胸外按压的基础上,采用气管插管法抢救;C组患儿单纯采用胸外按压方式抢救,比较3组患儿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平均时间、临床基本的抢救效果、抢救后的生存率与死亡率.结果 A、C组患儿ROSC的平均时间较B组患儿短(P<0.05);A、B、C组的抢救有效率分别为65.0%、45.0%,35.0%;A组患儿的生存率为55.0%,死亡率为45.0%,B组生存率为35.0%,死亡率为65.0%,C组生存率为25.0%,死亡率为75.0%,A组的抢救效果优于B、C组,B组的抢救效果优于C组(P<0.05).结论 重症患儿院外抢救中,球囊面罩法较气管插管、单纯胸外按压方式在患儿初期复苏中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经验。方法对14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呼吸机械通气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对复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复苏成功36例,25.35%,有效32例,总有效68例47.89%,死亡74例,占52.11%。结论心肺复苏(CPR)愈早,成功率越高。心室颤动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心室静止,及早电击除颤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进行复苏,均先给予面罩通气,共100例面罩通气不成功,将其中50例归为喉罩组,行喉罩通气。其余50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分值、一次性放置成功率、正压通气时间等。结果在通气第5分钟时,喉罩组92.00%的Apgar分值在8分及以上,气管插管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一次性放置成功率较气管插管组高,置入时间和正气压通气时间均较气管插管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罩通气有通气时间短、一次性放置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等优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使用喉罩通气可在通气5min后进行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7.
廖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63-664
目的 探讨球囊通气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施院前急救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根据选用球囊面罩或者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分组,各25例.记录复苏成功率和建立通气时间.结果 球囊面罩组成功5例,死亡20例;气管插管组成功4例,死亡21例,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面罩组建立通气时间为(9.2±2.4)s,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52.3±14.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大于85%,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综合分析当时情况,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讨ICU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的抢救流程。方法:98例在ICU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插管组,每组49例,常规组严格按照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率持续按压,使用皮囊一瓣膜一面罩复苏器(BVM)行人工呼吸,按30:2的比例进行,插管组待气管插管前准备完成后立即予经口气管插管,并在连接呼吸机的同时予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率持续胸外按压,予每6秒给予1次呼吸(每分钟10次呼吸),结果:常规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18例,成功率36.7%,插管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29例,成功率5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充分监护的ICU患者,可以发现早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早期进行气管插管可以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临床救治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3例心脏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在复苏过程中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球囊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和人工机械通气、电击除颤;降温保护脑组织、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等。结果本组23例心肺复苏患者中,9例心肺复苏成功,成功率为39.1%;在9例心肺复苏成功后,4例有脑部疾患后遗症。结论对于心脏骤停来说,早期诊断,尽早给予心肺复苏,以及在复苏过程中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监测治疗原发病等,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有创动脉监测下比较心肺复苏机与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术的复苏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1例在ICU内行连续有创动脉压监测下并发心搏停止的患者复苏资料,其中54例使用心肺复苏机和47例采用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连续有创动脉监测下比较两种心肺复苏方法患者的收缩压、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心肺复苏机组有创动脉收缩压及维持的稳定性优于人工按压组,复苏成功率较人工按压组高,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胸外按压组(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人工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三苯氧胺联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联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3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单用三苯氧胺20mg/d治疗;B组100例,三苯氧胺10mg/d加中成药治疗;C组100例,单用中成药治疗。结果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2%、76%,A组有效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4.209,P>0.05),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8.285,P<0.01)。结论三苯氧胺联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明显,且副作用轻,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依托考昔和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纳的急性痛风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0例,A组患者进行依托考昔治疗,B组患者利用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25%,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均显著下降低于治疗前;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A组患者稍高一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和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均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依托考昔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安全性更高,不会对患者胃肠道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复剖宫产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剖宫产及重复剖宫产产妇150例,根据剖宫产次数分为初次剖宫产组(初次组)80例,重复剖宫产组(重复组)70例。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产时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妊娠合并症(X^2=3.752,P〈0.05)、盆腔粘连发生率(X^2=7.852,P〈0.01)、母乳喂养率6个月、12个月(X^2=1.665、3.765,均P〈0.05),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相关(r=0.548,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不影响围产儿结局,妊娠合并症的发庠率与剖宫产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普贝生和催产素用于晚期妊娠计划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用两组晚期妊娠孕妇,甲组单用催产素,乙组普贝生联合催产素,观察宫颈成熟、产程、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甲组引产失败率15.4%,乙组无1例失败;乙组总产程明显低于甲组;乙组宫颈成熟度明显高于甲组。结论普贝生主要作用于宫颈结缔组织,促宫颈成熟。催产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子宫肌肉的收缩,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计划分娩的成功率,并且具有副作用小、操作方便,对母婴无直接影响等优点,是晚期计划分娩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新方法。方法将选入的189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6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内引流胸腔积液,每Et通过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0万U;B组66例,只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内引流胸腔积液;C组58例,每周2—3次用常规胸穿方法抽胸腔积液。3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2HREZ/10HR。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时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A组分别为89.2%(58例)、9.2%(6例)、98.5%(64例);B组分别为81.8%(54例)、12.1%(8例)、93.9%(63例);C组分别为8.6%(5例)、58.6%(34例)、67.2%(39例)。治疗12个月时A、B、C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9%、82.7%。A组总有效率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膜腔内置入加注入尿激酶是一种治疗包裹性胸膜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严俨  温佐强 《安徽医药》2012,16(1):86-88
目的观察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法在锁骨及肩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ASA I~Ⅱ级需行一侧锁骨或肩关节处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经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组(A组)和传统高位肌间沟臂丛阻滞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切皮(T1)、骨性操作(T2)和缝皮(T3)4个时间点的无创血压(BP)、心率(HR)和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A组T1、T2、T3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T2时间点血压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位肌间沟一点三向阻滞法,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B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血浆脑钠肽(BNP)、24 h尿蛋白定量、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B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A组舒张压、收缩压、BNP、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4.65±4.95)mm Hg(1 mm Hg=0.133 kPa)、(129.87±11.96)mm Hg、(223.65±80.65)pg/L、(712.96±115.32)mg/24 h,均低于B组的(94.05±6.87)mm Hg、(146.21±10.24)mm Hg、(324.21±80.42)pg/L、(844.21±142.61)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自然分娩率64.00%高于B组的44.00%,产后感染率4.00%、产后出血率4.00%均低于B组的16.00%、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率、宫内窘迫率、胎盘早剥率分别为2.00%、4.00%、0,均低于B组的14.00%、18.00%、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B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BNP、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MTA联合不同根管消毒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口腔科收治的经根管治疗后无效需行根尖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68颗患牙,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根尖手术治疗且采用MTA填充,三组患者填充前分别采用Ca(OH)2甲硝唑联合糊剂、甲醛甲酚溶液、液樟脑酚液加碘仿进行消毒;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随访间隔为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疼痛评分,咀嚼功能异常发生率,感染、肿胀、疼痛(VAS评分大于2分者)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89.29%,B组为74.07%,C组为72.41%,A组手术成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组疼痛评分为(1.9±0.9)分,B组评分为(2.6±1.3)分,C组评分为(2.8±1.1)分,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咀嚼异常发生率为1.79%,B组为11.11%,C组为8.62%,A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7.02%,B组为22.22%,C组为18.97%,A组最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a(OH)2甲硝唑糊剂联合MTA治疗效果最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方法把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口服液(B组)和阿立哌唑(A组)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差异不显著,B组药物完全依从占67.2%,显著高于A组的42.1%。不依从占3.4%,则显著低于A组的32.9%。利培酮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为主,阿立哌唑则以嗜睡为主,但易缓解。结论利培酮口服液能更好地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倍他乐克的治疗效果。方法13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65例。乙组采用常规治疗,甲组在乙组基础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甲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51±0.12)mmol/L高于乙组的(1.01±0.20)mmol/L,甲组的甘油三酯水平(1.30±0.41)mmol/L、总胆固醇水平(3.20±0.48)mmol/L均低于乙组的(1.59±0.52)、(5.05±0.5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2%低于乙组的1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高于乙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5.84±0.24)次/周少于乙组的(10.34±0.35)次/周,持续时间(82.16±2.41)s/次短于乙组的(88.32±2.52)s/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