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后躁动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结果实施综合护理组患者血压、心率较常规组更稳定,躁动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生理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麻醉术后躁动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手术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简易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脑出血后患者昏迷苏醒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Glasgow Coma Scale)、脑血肿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高血压病史、是否气管切开、治疗、并发感染等为自变量,昏迷至苏醒的时间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5分、脑血肿量>50 mL、血肿破入脑室、高血压病史、气管切开、未采用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并发感染的患者昏迷苏醒时间更长(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肿破入脑室、气管切开、并发感染是导致昏迷苏醒时间延长的危险性因素(P<0.05),术前GCS评分高与采用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可能是昏迷苏醒时间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血肿破入脑室、气管切开、并发感染、术前GCS评分低是导致老年脑出血患者昏迷苏醒时间延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尽量选择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案,强化无菌医疗操作,加强抗感染护理干预,以缩短苏醒时间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对脑胶质瘤切除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2例脑胶质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在切皮前10min使用生理盐水20mL行浸润麻醉(1:200 000肾上腺素),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地佐辛组(28例)切皮前10min使用20mL生理盐水行浸润麻醉(1:200 000肾上腺素),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组(32例)在切皮前10 min予以0.5%罗哌卡因20mL性浸润麻醉,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0mg。记录3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并统计全麻苏醒期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头晕头痛、高血压、肌颤、恶心呕吐等,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分,及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进行镇静评分。结果 3组麻醉情况比较,联合组麻醉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地佐辛组、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情况,联合组总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VAS、SAS评分,VAS评分最低均为联合组,最高评分均为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可显著提高镇静、镇痛效果,有效防止躁动发生,并减少头晕头痛、恶性呕吐、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可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肥胖患者高血压脑出血(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肥胖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氟比洛芬酯(F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其中F组于术前30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氟比洛芬酯50mg加入0.9%Nacl溶液100mL静滴,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观察并记录2组拔管时间,拔管时MAP、HR,拔管后10 min的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BCS)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F组拔管时MAP、HR,拔管后10 min的R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C组相比,F组拔管后10 min的RSS评分、BCS评分升高(P0.05);2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中,氟比洛芬酯具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疼痛与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可明显提高苏醒期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联合氯诺昔康对防治颅脑手术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的疗效及镇痛效应.方法 将择期开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胺+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烷、靶控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阿曲库胺和芬太尼维持.实验组患者于术毕前30min静滴氯诺昔康8mg,于缝皮前静滴氯胺酮250μ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静滴氯诺昔康时(T0)、缝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呼吸恢复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等时点的SBP、DBP和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主诉疼痛时间.结果 SBP、DBP、HR与前一时点比较,实验组在T4时点升高(P<0.05),对照组在T1、T2、T4时点升高(P<0.05),2组比较,在T1、T2、T4时点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主诉疼痛时间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氯诺昔康在颅脑手术患者苏醒期镇痛效果好,不延长苏醒时间,能减少不良反应,维持较平稳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7.
<正>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出现的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大多表现为比较兴奋,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定向障碍,出现一系列无意识的叫喊、言语、不遵照指令行为等问题,企图拔除身上安置的各种管道,严重时可造成管道脱落,损伤切口等。全麻苏醒期躁动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剧烈的躁动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心率过快,血压升高,增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手术创面出血等[1],也增加了护理难度。对我院2013-08—  相似文献   

8.
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治疗与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7月至2004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的老年颅内肿瘤患者127例,对高血压,心脏病,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精神病(SP)患者住院期间出现院内呼吸系统感染的几率较高。本文对引起SP患者发生院内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整理总结,并针对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建议。SP患者发生院内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抗精神病药物和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呼吸泵功能衰退、口腔卫生、体位、误吸或微反流、病房环境。除了年龄,其他危险因素均可通过改进诊疗措施或改善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将2010-07—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分为肺部感染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分析比较肺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意识状态、卧床时间、基础疾病、饮食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意识障碍或昏迷、卧床>1周、伴糖尿病、伴COPD、鼻饲饮食是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全面的护理,减少细菌存留的时间与数量,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误吸现象,对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老年人群存在许多健康问题,其中,抑郁症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和促发其自杀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的报道显示,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可高达0.16%~6.40%。老年抑郁症在广义上是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的和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老年抑郁症在狭义上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无论是《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tenth edition,I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病因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785例脑梗死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n=80)和老年组(≥65岁;n=705),就高血压病、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IGT)、高脂血症、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老年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IG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患者(P〈0.01);两组患者高脂血症、心脏病史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病因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CY、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烟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IGT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而HCY、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烟雾病、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则为导致青年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以及病因治疗,对脑梗死的预防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5—2011-12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年龄≥65岁急性脑卒中患者127例,分为吞咽障碍组70例,无吞咽障碍组57例,分析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55.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2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脑干梗死是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吞咽障碍组住院期间发生肺炎21例(30.00%),无吞咽障碍组发生肺炎5例(8.77%)。吞咽障碍组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吞咽障碍组(P<0.01)。结论老年卒中患者容易发生吞咽障碍,肺炎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老年妇女主动接受手术治疗者逐年增加,本院自2010-01~20100-12共收治205例患者,平均年龄67岁,通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药物应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近1a就诊于我院的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全麻诱导期给予阿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采用TCD在不同时期分别检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 2组输注药物后脑血管流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诱导期前明显降低,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提高(P0.05);气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流速明显加快(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应用瑞芬太尼较阿芬太尼血流速度在药物输注后和气管插管后下降更为显著(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提高更为显著(P0.05);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药物浓度情况下,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显著,阿芬太尼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实验组予以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2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围拔管期不良反应、VAS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围拔管期躁动、寒战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min、30min、1hVAS评分及术后24h使用镇痛药物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导致老年患者病死的最主要因素[1]。急性脑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作为在老年人中较常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2]。临床上两者因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而常同时存在,使老年患者病情危重且预后较差,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3]。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6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并发心绞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手术苏醒期患者采用谵妄非药物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8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苏醒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谵妄非药物预防的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指标;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评估两组苏醒期谵妄发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离开苏醒室前认知功能,评估苏醒期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对两组之间护理后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采用谵妄非药物预防的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苏醒室内谵妄发生率,降低苏醒期躁动,提升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53例Hunt-Hess分级Ⅰ或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治疗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泵入约20 min;对照组持续泵入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拔管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5 min(T3)、平均动脉压(MAP)、血压(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唤醒、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躁动情况、躁动程度、镇痛、镇静状况,采取Riker sedation and agitation score (SAS)镇静、躁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Sp O2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T2、T3两个时间点,治疗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降低躁动程度,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7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观念态度量表(DBAS)评分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慢性失眠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睡眠障碍(OR=16. 064,P=0. 003)、睡眠潜伏期(OR=10. 567,P=0. 032)、习惯性睡眠效率(OR=21. 697,P=0. 006)、睡眠紊乱(OR=24. 754,P=0. 008)是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潜伏期长、习惯性睡眠效率低、睡眠紊乱严重是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罹患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