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研究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和HMBC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三氯甲烷分离部位分离得到9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熊果醛(2),乌苏酸(3),日尔曼醇(4),α-香树脂醇(5),高根二醇(6),白桦脂酸(7),齐墩果酸(8)和桦木酮酸(9)。结论:化合物2~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正二十三醇(2)、4-豆甾烯-3-酮(3)、正二十五醇(4)、豆甾烷醇(5)、(+)-环橄榄素(6)、(+)-africannal(7)、(+)-南烛木树脂酚(8)、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异落叶松脂素(10)、(7R,8R)-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1)、(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13)、(-)-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14)。结论化合物2~5、7~14为首次从绣线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对黄芪属43种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作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藏药柳茶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正> 柳茶是藏药和民间草药,其枝叶可治疗消化不良,胃痛等疾病。我们从其枝叶中分离签定了6个三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委陵菜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及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3-羟基-11-烯-11,12-脱氢-28,13-乌苏酸内酯(1),3-O-乙酰坡模醇酸(2),白桦酸(3),3-氧代-12-烯-28-乌苏酸(4),乌苏酸(5),齐墩果酸(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夏枯草地上部位(除去果穗)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用理化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位中分得12个化合物,均为五环三萜和三萜皂苷类成分,经与文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对照,分别为:乌苏酸(1),齐墩果酸(2),白桦酯酸(3),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4),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6),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α,3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8),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9),2α,3β,19α,23-四羟基坞苏-12-烯-28-酸-β-D-吡喃葡萄糖苷(10),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11),和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12)。结论:其中化合物3、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382 黄芪属植物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芪属43种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作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对五指那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subsp. intermedi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五指那藤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酮酸(2)、白桦脂酸(3)、3-表-白桦脂酸(4)、木通种酸(5)、24-O-乙酰木通种酸(6)、3-O-α-L-阿拉伯糖基-30-去甲常春藤皂苷元-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7)、Stauntoside A(8)、刺楸皂苷A(9)、刺楸皂苷J(10)、Kizuta saponin K10(11)、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β-D-木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2)、刺楸皂苷B(13)、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葡萄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4)、sieboldianoside A(15)、septemoside A(16)、刺楸皂苷K(17)、刺楸皂苷 Ⅰ(18)、3-O-α-L-阿拉伯糖基(1→2)-O-β-D-葡萄糖醛酸基-常春藤皂苷元(19)。其中 4,6,10,12,14,16~19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且 6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取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依据波谱数据对结构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共分离了25个化合物,分别为灵芝酸A(1)、灵芝酸AM1(2)、灵芝酸C2(3)、灵芝酸D(4)、灵芝酸DM(5)、灵芝酸F(6)、灵芝酸H(7)、灵芝酸I(8)、灵芝酸K(9)、灵芝酸M(10)、灵芝酸N(11)、灵芝酸S(12)、灵芝酸TN(13)、灵芝酸TQ(14)、灵芝酸TR(15)、灵芝酸Y(16)、灵芝烯酸C(17)、灵芝烯酸D(18)、灵芝醇A(19)、灵芝醇B(20)、灵芝醇F(21)、Lucialdehyde A(22)、Deacetyl ganoderic acid F(23)、Ganodermanontriol(24)、Ganodermanondiol(25)。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灵芝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灵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草泽泻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IR等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原萜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16,23-氧化泽泻醇B(1),11-去氧泽泻醇C(2),泽泻醇F(3),16β-甲氧基泽泻醇B单乙酯(4),16β-羟基泽泻醇B单乙酯(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methanol extract from the spikes of Prunella vulgaris L.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wo new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 glycosides Vulgasides I (1) and II (2) along with 13 known compounds (3–15). Their structures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D and 2D) and mass spectroscopic data analysis. All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screened for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lso evaluated for their effect on insulin sensitivity in 3T3‐L1 adipocytes. Two new compounds (1, 2) did not demonstrate the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y activity, but other compounds (3–11) exhibited varying degrees of glycogen phosphorylase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IC50 values in the range from 30.69 to 68.85 μM. Compounds 3, 6, 7, 11, and 13 demonstrated markedly increased insulin‐mediated glucose consumption in 3T3‐L1 adipocyt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竹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周惠燕  章辉  李士敏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33-1934
目的:对竹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Sephadex LH-20和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分离化合物,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竹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vanillinⅠ),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syringic aldehydeⅡ),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Ⅲ),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vanillic acidⅣ),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syringic acidⅤ),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4-hydroxy-3-methoxy cinnamic acid,ethyl ester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珍珠菜全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五环三萜-3-O-对香豆酸酯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 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6种五环三萜-3-O-对香豆酸酯类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Z)-马斯里酸-3-O-对香豆酸酯(Ⅰ),(E)-马斯里酸-3-O-对香豆酸酯(Ⅱ),(Z)-2α-羟基乌苏酸-3-O-对香豆酸酯(Ⅲ),(E)-2α-羟基乌苏酸-3-O-对香豆酸酯(Ⅳ),(Z)-萎陵菜酸-3-O-对香豆酸酯(Ⅴ),(E)-萎陵菜酸-3-O-对香豆酸酯(Ⅵ)。结论 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在珍珠菜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灰毛泡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戎  丁立生  陈能煜  王明奎 《中草药》2003,34(5):394-396
目的 研究灰毛泡根部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酸乙酯萃取,正相和反相硅胶(MCI,Rp-18)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13CNMR,DEPT,^1HNMR,FABMS)及标准样品对照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α,19α-二羟基-3-羰基乌素-12-烯-28-酸(Ⅰ)、2-羰基坡曼酸(Ⅱ)、覆盆子酸(Ⅲ)、蔷薇酸(Ⅳ)、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Ⅴ)、2,3-O-异丙叉蔷薇酸(Ⅵ)、坡曼酸(Ⅶ)、2α,3β0二羟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Ⅷ)、儿茶素(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这是首次报道该植物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粗叶悬钩子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粗叶悬钩子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经波谱等方法鉴定其为corosolicacid,tormenticacid,niga-inchigosideF,trachelosperosideE-1和suavissimosideR,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金樱子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金樱子根的乙酸乙酯及丙酮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2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2R,19R)methyl 2-acetyloxy-19-hydroxyl-3-oxo-urs-12-en-28-carboxylate(1)、坡模酮酸(2)、18,19-seco,2α,3α-dihydroxy-19-oxo-urs-11,13(18)-dien-28-oic acid(3)、swinhoeic acid(4)、千花木酸(5)、2α,3β,19α-trihydroxy-24-oxo-urs-12-en-oic acid(6)、委陵菜酸(7)、阿江榄仁尼酸(8)、1β-羟基蔷薇酸(9)、quadranosideⅧ(10)、高山地榆苷(11)、rubuside B(12)。其中,化合物1~4,6,9,11~12为首次从金樱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6,11~12为首次从蔷薇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竹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洪玉  孙静芸  戴诗文 《中药材》2003,26(8):562-563
目的:研究竹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竹叶水煮液经大孔树脂层析,乙醇洗脱得到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水不同比例洗脱;UV,MS,^1HNMR和^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得2个化合物,鉴定为牡荆苷(vitexin)和荭草苷(orientin)。结论: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应鸽  代蕾  曹斯琼  徐鸿华  丁平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6):1276-1279
 目的 以毛冬青为基础建立毛冬青三萜类化合物高效荧光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并与冬青属岗梅,救必应等常用药用植物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硅胶GF254高效预制薄层板,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水-甲酸(3∶22∶5∶2∶0.2)为展开剂展开,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后,获得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经指纹图谱系统解决方案软件(Chromafinger2005)生成共有模式,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毛冬青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由13个特征荧光条斑组成。荧光色谱图像与轮廓扫描图谱结合分析比较,建立毛冬青指纹图谱模式。毛冬青不同部位,以及与同属常用药用植物之间在三萜类化合物方面区别较大。结论 通过薄层荧光指纹图谱的建立,能快速有效区分毛冬青不同部位,及同属混伪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金樱子Rosa laevigata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柱对金樱子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樱子根的二氯甲烷及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三萜类成分,分别鉴定为niga-ichigosides F2(1)、野蔷薇亭(2)、阿江榄仁亭(3)、构莓苷F1(4)、蔷薇酸(5)、号角树酸3-甲酯(6)、2-乙酰基-洋委陵菜酸(7)、坡模酸(8)、2α,3α-二羟基乌苏-12,18-二烯-28-酸(9)、3β-E-feruloyl corosolic acid(10)、覆盆子酸(11)、2-O-乙酰基野鸭椿酸(12)、12,13-dihydromicromeric acid(13)。结论化合物3、6、7、9~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13为首次从蔷薇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