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孝柏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1)
(1)本文报告甲状腺淋巴造影60例,其中35例手术、病检证实诊断,总确诊率为91.7%,而临床确诊率仅69.7%。造影后提高诊断正确率22%。(2)本技术能对良性与恶性病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3)造影通过正侧位片观察能获得腺体立体形态印象,准确反映腺体大小、上下极位置、胸骨后甲状腺肿;鉴别腺体内、外肿物,结节的多少与位置;能较准借囊腔油珠征确诊囊性病变。(4)作形态观察优于同位素扫描,在机能诊断方面不及、BMR等方法,但可与之相辅相成。(5)造影时注入的碘油可能对良性结节有“治疗”作用。(6)近期无严重并发症,远期有否病理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3.
4.
<正> 甲状腺淋巴造影对诊断甲状腺疾患有一定价值。自Matoba于1969年应用临床,获得较满意效果。此法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的轮廓及其区域淋巴结之病理变化。我们自1984年开始迄今施行17例,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例,女16例;年龄17—61岁。 相似文献
5.
6.
7.
甲状腺淋巴造影15例报告曾华元(兴国县人民医院外科兴国342400)关键词淋巴造影术,甲状腺疾病/诊断我院自1992年11月以来应用甲状腺淋巴造影术,对15例拟行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行造影检查,收利润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道34例用0.5ml~1ml的40%碘化油,经皮注入甲状腺实质内,进行淋巴造影,详细研究了各种甲状腺疾病经注射碘剂之后,在不同的时间里,甲状腺实质内显影的形态、吸收和排泄的时间等差异,阐述了淋巴造影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意义。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此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无需特定的检查条件,既可以补充甲状腺扫描之不足,又可帮助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甲状腺恶性和良性肿瘤以及慢性炎症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00例甲状腺淋巴造影中71例经手术的X线表现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按病理学诊断归纳了各 种不同甲状腺疾病的X线特征。结果两者诊断相符的良性和恶性疾病分别为89%(54/60)和63.6% (7/11)。本法应用于临床可协助确定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及手术范围,除可明确肿瘤部位、范围 外,尚可发现潜在病变。其造影操作容易,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甲状腺淋巴造影在1968年 Sterns 等完成动物实验后,同年 Matoba 即应用于临床。近来国内已普遍开展这项工作。我们收集34例甲状腺淋巴造影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性7例,女性27例;年龄21~63岁。造影剂应用碘苯酯,效果较碘油满意。患者平卧,肩部垫高,头颈后仰。穿刺点一般取舌骨与胸骨切迹连线下2/5平面、中线旁1厘米处。常规消毒,不麻醉。用七号针头刺入皮肤,向侧后方进针2~3cm 达甲状腺组织内,固定针头,嘱患者作吞嚥动作,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8例分析刘传木苏日希王谦田明坤李启田胡明郑素贞辛凤林(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东营市25703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对指导冠心病的治疗,评价心功能及非冠脉疾病重大手术治疗前的准备都有重要意义。我院自... 相似文献
16.
邬颖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2):118-118
我院2000年6月~2007年6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283例,术后复发再手术28例,现就再发原因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疾病对人体的损伤主要表现其功能低下或亢进 ,但病程中心脏征象往往过早出现 ,且掩盖其基础表现 ,极易误诊 ,甚至贻误治疗时机。回顾我院 1990~ 1998年住院患者检出甲状腺疾病 2 8例 ,均误诊为心血管疾病 ,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2 3例 ,年龄 2 4~ 6 8岁 ( 46 .3± 13.2 )岁。甲状腺机能亢进 13例 ,减低 9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 6例 ,并发高血压病 3例 ,慢性支气管炎 1例 ,隐性预激综合征 1例。误诊时间 2周~ 2 0年。1.2 误诊原因 按血清 FT3、FT4、TSH高低分为甲亢组与甲减组。误诊为心血… 相似文献
18.
淋巴管造影术对肢体水肿疑难病因的鉴别、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8年新一代的造影剂 (Iso vist)问世 ,间接淋巴造影术开始在临床使用。国内开展间接淋巴造影尚不普遍 ,对其影像的认识有待提高。我院于1991— 1996年使用伊索显 - 30 0 ,对 180例 2 10个肢体 ,不同病因的水肿患者做间接淋巴造影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6 0例 ,女性 12 0例。年龄 8~ 71岁 ,上肢 40例 ,其中左侧 14例 ,右侧 2 5例 ,双侧 1例。下肢140例 ,其中左侧 78例 ,右侧 33例 ,双侧 2 9例。原发性淋巴水肿 130例 ,1… 相似文献
19.
20.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WHO新分类法将其归为前体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文中探讨LBL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28例LBL患者的瘤组织做病理、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结果:患者中位年龄17 ( 10~42)岁.男26例,女2例.首发症状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多见(32.1%),其次胸闷、呼吸困难(28.5%),咳嗽(21.4%).82.1%患者有纵隔肿大,64.2%有骨髓侵犯.Ⅲ~Ⅳ期21例( 76.0% ),T-LBL 26例,B-LBL 2例.TdT和CD99阳性率均为81.2%.平均治疗6个周期,中位生存期9.6个月,Ⅲ~Ⅳ期与Ⅰ~Ⅱ期两组患者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1例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获得长生存,2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者均未进行预防. 结论:LBL以青少年男性多见,有纵隔占位或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LBL可能.LBL以T细胞性为主,TdT阴性不能排除LBL诊断.临床分期与预后未见明显相关.大剂量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