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内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20~40岁年龄多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逐渐提上日程。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笔者采用口服蒙药和蒙药灌肠结合治疗本病4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依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2.
田振国  柳越冬  杨金禄 《中医杂志》2003,44(Z1):144-14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加味通腑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观察,是加味通腑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性疾病课题的一个分支,我院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内蕴型的辨证诊断标准,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对180例湿热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了系统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加味通腑汤组(治疗组)受试病例120例,补脾益肠丸组(对照组)受试病例60例,全部来自本院门诊.  相似文献   

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病变.笔者自2006年开始采用理脾化湿止泻汤治疗,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治疗标准>[1]拟定.  相似文献   

4.
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菊华 《江苏中医药》2003,24(10):44-45
笔者在 10余年的临床中 ,运用隔姜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显著。现将近期治疗的 34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 6例患者均为慢性复发型及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35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8岁 ,平均年龄为 4 0 8岁 ;病程 2~ 8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 ,多次粪检及培养找不到病原体。 6 6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4例 ,对照组 32例。诊断标准依据 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手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2 辨治方法2 1 治疗组2 1 1 辨证分型 脾虚型见大便溏薄 ,粪中夹有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临床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加中药外用灌肠。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特定穴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杰 《四川中医》2004,22(5):89-90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穴位埋线 ,对照组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副作用小 ,易于接受。结论 :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 ,应首选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7.
败酱草为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炎 《中医杂志》2002,43(12):892-892
笔者于2000~2001年以败酱草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本院专科门诊,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患者治疗前及治  相似文献   

8.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属“泄泻”、“痢疾”等范畴,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笔者于1998-05~2004-06采用温肾健脾,佐以理气燥湿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疗效标准》[1],均经结肠镜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腹痛及大便性状改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或黏液血便。肠镜检查:受累结肠黏膜呈浅表性溃疡、充血、水肿、糜烂或覆盖有脓性分泌物。排除细…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3~1998年5年间以四逆平胃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139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氟哌酸胶囊加强的松治疗的102例作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年龄为20~70岁,无全身性疾患,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者列为观察对象。1.2 诊断标准 参照《消化内镜临床应用问答》[1]有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临床表现:腹痛、腹胀、肠鸣、肛门下坠感,体检左下腹或右下腹压痛,大便呈习惯性改变和性状改变,羊屎状或溏烂,带粘液或少许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78.1%,有效率为100%。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优势。络病学说是中医著名的传统理论之一,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文章从络病学说的发展及运用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挖掘络病学说中活血通络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和疗效,以期对临床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环境因素、饮食因素、体液因素、感染因素、气质因素等引起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库如依艾米阿”。 1 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笔者以口服自制复方黄芪颗粒糖粉为主,配合阿胶等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平均2年。诊断系根据1978年全国消化会议拟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草案”。中医辨证属脾虚型结肠炎。治疗方药(1)复方黄芪颗粒糖粉: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 痊愈25例,好转7例;治愈率为78.1%,有效率为100%.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溃疡结肠炎患者76例,用加味四神汤保留灌肠,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结论加味四神汤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吴章林 《四川中医》2009,27(5):91-9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对诊断明确的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5例,以自拟健脾止泻汤为基础方治疗,以3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1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脾虚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灌肠配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冰 《光明中医》2007,22(4):52-53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2002-2005年间,我科以马齿苋为主的纯中药煎剂保留灌肠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明 《西部中医药》2000,13(4):32-33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亦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UC)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笔者拟健脾解毒化淤汤 ,治疗 UC56例 ,收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病人中男性 32例 ,女性 2 4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7岁 ;病程最长 1 2年 ,最短 1年半。诊断标准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订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 ,辨证和疗效标准》拟定。所有病例均有 UC典型临床症状 ,其中经 X线钡剂灌肠 2 6例 ,纤维结肠镜检查30例 ,均证实为 UC。2 治疗方法56例病人 ,均采用自拟健脾解毒化淤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生黄芪 2 0 g,白术 1…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对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116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58例。其中治疗组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并配合灌肠法对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其中对照组5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8%;对照组58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痛泻药方加减,对照组服双歧杆菌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泻药方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双歧杆菌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