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曲  殷茵 《今日药学》2012,22(7):408-409,412
目的 以人工蛹虫草为原料提取分离其有效成分.方法 采用碱液室温浸提、乙醇沉淀法得到人工蛹虫草粗多糖CBP.结果 通过离子交换柱DEAE-Cellulose 52分离,得到2种人工蛹虫草多糖:人工蛹虫精多糖CBP-1和人工蛹虫草精多糖CBP-2.结论 由凝胶过滤色谱的洗脱图谱可见,精多糖CBP-1、CBP-2的洗脱图谱均为单一、对称的峰形,故可认为所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CBP-1、CBP-2为纯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寻找合适的从北虫草中纯化出虫草素和腺苷的提取分离方法,从而为开发北虫草提供依据。1仪器和试药FW—400A型倾斜式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制造);RES299—1型旋转蒸发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干燥器;TU—19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布鲁克TENSOR—27型红外分光光度计;YRT—3熔点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五氧化二磷;NaOH;盐酸;柱层析用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层析用分离柱(4cm×80cm)。2实验方法2.1核苷类化合物的分离人工培养北虫草子座干品500g,粉碎成粗粉,按1∶10的比例加入蒸馏水,80℃水浴温浸提取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从新疆虫草(Ophiocordyceps gracilis(Grev.)G.H.Sung,J.M.Sung,Hywel-Jones&Spatafora)体内分离得到一株真菌SFYC003。方法经生理生化特征、形态学和ITS序列对比分离鉴定菌株,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该菌株的菌体及其发酵液对6株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所得菌株属于青霉属真菌变灰青霉(Penicillium canescens)的一个变种,命名为SFYC003,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菌的抑菌活性较强。结论菌株SFYC003具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桑黄是目前生物治癌领域中最有效率的一种药用真菌.该文综述了桑黄的分类学地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液体发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宏 《黑龙江医药》2004,17(5):375-377
目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选择参阅相关文献,对之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方法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提高其提取率.方法 利用CNKI,PubMed,SD,维普资讯等数据库,对研究和应用较多、发展前景较广阔的新型提取分离技术进行总结.结果 共引用38篇文献,分别阐述了6种提取方法,包括超高压提取、酶解、微波萃取、半仿生提取、真空冷冻千燥、超临界流体萃取;5种分离方法,包括膜分离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泡沫分离技术(又称泡沫吸附分离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分子蒸馏.结论 传统的和现代的提取提取分离方法各有优劣,采用合适的提取分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提取效率,还可以增加某种化学成分的相对量,为后续处理带来方便.提取分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使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从而推动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1995年以来从黄芪属植物中新发现的皂苷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宗静  李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315-316
目的获取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肽并对其分离纯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继而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组成。结果由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经分离纯化后得到两个小分子量的肽组分,分别测定出了两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结论分离出的肽类组分氨基酸种类丰富齐全,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鹏  李绍平  龚元香  王一涛 《药学学报》2004,39(11):917-9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虫草中麦角甾醇、核苷及其碱基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正交法优化加压溶剂提取条件;HPLC法同时测定天然和人工虫草中上述成分的含量。结果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160 ℃,提取时间5 min,提取压力10 MPa,循环1次,提取1次。采用Zorbax NH2分析柱(250 mm×4.6 mm ID, 5 μm),流动相为A(乙腈)-B(10 mmol·L-1醋酸铵溶液)二元梯度洗脱:0-5.0 min,B%为0→15%;5.0-25.0 min,B%为15%→20%;25.0-35.0 min,B%为20%→ 40%;35.0-45.0 min,B%为40%→ 80%;45.0-50.0 min,B%为80%。结论本法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虫草中麦角甾醇、核苷及其碱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座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座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和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核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用色谱方法分离核苷类化合物.结果: 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蒸馏水80 ℃水浴温浸提取2次,每次5 h.结论: 本法从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座中提取、分离得到腺苷和虫草素两种核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提纯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聚酰胺柱层析吸附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和络合萃取技术等方法。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范围广,由于其具有药物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和疗效明确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近几年葛根素的提纯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获得纯度较高的葛根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雅琴 《天津药学》2011,23(3):59-61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1)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为了提高大黄的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选合理的提取工艺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结合雌激素是从孕马尿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混合雌激素。结合雌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用于缓解任何雌激素不足的临床症状,治疗和预防女性生理或人工绝经后出现的更年期综合症,能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冠心病。孕马尿中的化学成分复杂,要从孕马尿中提取分离有效成分,即结合雌激素,必须要借助于不断发展的提取分离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筛选最适于贝母属药用贝母的总DNA提取方法。方法 利用试剂盒法、改良的CTAB法、改良的SDS法提取贝母属药用贝母的总DNA;通过核酸蛋白检测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其浓度和纯度;进行ISSR-PCR扩增检测所得总DNA质量。结果 3种方法均可提取出产量较高的基因组DNA,但试剂盒法相较提取的总DNA纯度最高,质量最好,并且均能扩增出丰富清晰的条带,稳定性高,操作简单耗时短。改良的CTAB法、SDS法提取的总DNA纯度、质量均次于试剂盒法,操作复杂耗时长,不适用于下游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 试剂盒法为贝母属药用贝母总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其所得样品适用于PCR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文殊兰属植物中所含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从红豆杉属植物或培养组织中获得紫杉醇的有关提取,分离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影响紫杉醇含量的因素 和提高产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甘草为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本文对甘草近些年来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李天平  徐珽  吴逢波  唐尧 《中国药房》2009,(22):1750-1752
多肽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天然产物中已知的活性多肽主要是由生物体分泌细胞、内分泌腺组织器官、体液或胞质中产生或获得的,生命活动中的多种生理功能均与活性多肽密切相关。随着分离纯化技术和结构鉴定等研究方法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及药用价值的天然多肽类化合物被分离鉴定出来。本文将从多肽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着手,对近几年的色谱法、电泳、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在多肽类物质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药理活性以及茶叶有效成分的组成和几种主要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探讨了提取分离废弃茶叶的原因和意义,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柱色谱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通过不同的实验过程对不同技术手段的应用及特点进行概述,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龚雪云  张磊  缪娟 《中国药房》2012,(19):1813-1815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分子印迹技术分离提纯中药有效成分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分子印迹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合成方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技术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分子印迹技术具有专一性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在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