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性的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预后各异。近年来,对DLBCL进行了大量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试图对其进一步分型。作者综述DLBCL的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度异质性,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随着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淋巴瘤的诊断分型不再局限于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逐渐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各种生物标志物也为深入了解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优化治疗及评估预后奠定了基础。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分型一起构成了淋巴瘤诊疗的MICM分型。现就MICM分型在DLBCL诊断、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一门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其最终目标是阐明所有生物现象的分子基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学其它分支之间的界限是很模糊的,或许有一天生物学各科间的过细划分将不再重要。分子生物学曾被认为与临床医学无关的学术性研究,然而,在近10年里有了很大变化,本文就分子生物学的某些成就和在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上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一型淋巴瘤,占据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发展中国家还要更高些,它在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对化疗的反应及预后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8年版的WHO将DLBCL定义为弥漫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细胞核大于或等于正常吞噬细胞核或大于正常淋巴细胞的2倍[1]。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病理学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临床特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还表现为对治疗反应的不一致以及预后的差异性.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对DLBCL的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不能反映淋巴瘤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在DLBCL的治疗中需要找到一些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其预后,以助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文中就DLBCL的预后相关指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5+小B细胞淋巴瘤(small B cell lymphoma,SBL)的骨髓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92例CD5+SBL侵犯骨髓患者的病理档案资料,92例均行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BMB)标本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测和IgH/CCND1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56例(60.9%),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23例(25.0%),其他类型13例(14.1%),包括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4例,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4例。侵犯骨髓的方式以弥漫型最多见(28例),其次为混合型(25例),结节型(19例)及间质型(18例)侵犯较少,窦内型最少见(2例)。免疫表型检测示所有病例流式细胞学检测均表达CD19,CD20和CD5。免疫表型积分系统显示所有CLL/SLL患者为4~5分,MCL和其他类型患者均≤3分。13例其他类型的SBL中,5例FL均表达CD10;3例FL,1例LPL,3例SMZL表达CD23。CLL/SLL与MCL在CD23,sIgM,FMC7,CD11C,CD22表达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MCL均表达cyclin D1。FISH检测所有MCL均为IgH/CCND1阳性。结论:CD5+ SBL包括多种淋巴瘤类型,侵犯骨髓时呈多种分布方式。流式细胞学的免疫表型检测对于CD5+ SBL,尤其是CLL/SLL的诊断和鉴别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8.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该肿瘤的治疗和预后.从免疫功能分类来说,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多见的是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而T、B细胞双表型淋巴瘤极其少见.本文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小细胞性PTCL,NOS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免疫组化分析采用SP法。组织学分类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淋巴造血组织分类标准。结果: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7岁,平均58.4岁。临床1期4例,病灶局限于局部淋巴结肿大、鼻咽部斑块、结肠肿块。临床3期1例,有脾肿大,骨髓肿瘤累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肿瘤增生的淋巴结结构破坏,为单一的小淋巴细胞取代。图像中见有少量大细胞混杂3例,同时伴有小血管增生2例。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有2种以上T细胞标记表达、CD43阳性、CD20和CD46阴性。有4例CD99阳性。随访:死亡1例,存活2例,失访2例。结论:小细胞性PTCL,NOS少见,组织学形态表现为惰性淋巴瘤,当本病进入高临床分期时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张智弘,徐天蓉,马洪太关键词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中图法分类R733.4富于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HistiocyteRich-BCellLymphoma)较罕见,国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1.
IAP蛋白可以直接与caspase-3、caspase-7和caspase-9结合而产生抑制凋亡的作用,通过抑制IAP可以直接促进细胞的凋亡。由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蓬勃发展,加之小分子的自身优越性,以IAP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成为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并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癫痫发作的机制以及癫痫病的分子学研究进行阐述,分类阐明现如今对癫痫相关基因位点的研究近况,为今后癫痫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精神科疾病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瘦蛋白 (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 16kDa的蛋白质 ,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信号 ,对人和动物的采食量、能量代谢、繁殖性能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对人肥胖病的治疗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胴体组成等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主要概述了瘦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录、表达调控以及瘦蛋白受体与信号转导等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去甲斑蝥素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综合性抗肿瘤作用机制,它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DNA复制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激活线粒体途径,调整促凋亡和抗凋亡基因及蛋白的比例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还能影响细胞的黏附和运动能力,减少胞外基质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通过减小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的比例,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并能影响肿瘤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这几个方面共同作用达到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分子机理与临床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的一种,人们认识该病已有70年的历史。按欧美5国对ET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0.59-2.53/10万,近20年来发病率增加了3.2倍,这与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普遍应用,较易发现无症状的的患者有关,但也可能反映了实际发病数的增多^[1]。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犬瘟热病是由犬瘟热病毒 (CDV)感染犬和其他食肉动物的多发性、致死性传染病。CDV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有囊膜的负链线性RNA病毒 ,基因组长约 16kb。基因组中包括 6个非重叠基因区。它们的编码基因按 3′~ 5′端顺序依次为N P M F H L系列。最新研究表明CDV两个糖蛋白 (H ,F)是宿主免疫系统的主要目的抗原 ,产生中和抗体的重要抗原之一。N蛋白是保守性较强的免疫原性蛋白 ,此外N蛋白上含有T细胞表位。H ,F和N蛋白在犬瘟热的免疫预防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肠出血约占整个消化道出血的3%~5%,但由于小肠有3~7m,迂曲重叠,活动度大,故胃肠钡剂不易显示病变,而内镜又不能进入到全部小肠,所以,其诊断较为困难。而小肠血管畸形伴出血由于缺乏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是多年来一直困扰临床医师的棘手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改进,肠道血管畸形病例的检出率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8.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最常见的胰腺癌病理类型,亦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胰腺肿瘤干细胞(pancreatic cancer stem cell, PCSC)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PCSC与胰腺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复发都有着直接联系。本研究将从PCSC的相关标志物、肿瘤微环境及靶向治疗等角度对近年来PCSC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放化疗敏感,但极易发生耐药且耐药后治疗手段有限.近年来,免疫治疗显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L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ligand-Ll,P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