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斑秃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33例活动期斑秃患者、23例稳定期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18和TNF-α水平。结果:活动期班秃患者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活动期和稳定期班秃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18和TNF-α斑秃发病的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斑秃患者血清IL-1α、IL-1β和TNF-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检测炎性因子IL - 1α、IL - 1β、TNF -α在斑秃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以了解其与斑秃发生的临床关系。方法 : 用ELISIA法检测进行期、静止期斑秃患者血清IL - 1α、IL - 1β、TNF -α的水平。 结果 : 斑秃患者血清中IL - 1α、IL - 1β、TNF-α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有较显著增高 (P <0 .0 1)。其中病程小于 3个月 ,其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 ;病程大于 3个月 ,其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较正常人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 血清中IL - 1α、IL - 1β、TNF -α水平增高与斑秃发生有密切关系 ,病程越长 ,自身免疫因素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斑秃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斑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斑秃患者存在有免疫功能系乱现象[1]。为进一步了解斑秃的细胞免疫变化,我们对斑秃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 2)水平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6...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sTNF-RI)与斑秃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2例斑秃患者及45例正常人血清中sTNF-RI的含量。结果:斑秃患者血清中sTNF-RI水平高于正常人;活动期与稳定期斑秃血清中sTNF-RI水平均较正常明显增高,但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斑秃患者存在外周血sTNF-RI水平异常变化,sTNF-RI可能参与斑秃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细胞因子在银屑病中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和IL-6的增高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斑秃患者血清γ干扰素和白介素10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斑秃患者血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 1 0检测 ,了解斑秃患者的Th1和Th2免疫功能状况 ,探讨其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将 61例患者分为限局性斑秃 (AA ,n=5 1 )、全秃 /普秃 (AT/AU ,n =1 0 )患者两组 ,健康对照组 (control,n =1 8)年龄、性别与两患者组相匹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 3组血清的IFN -γ和IL -1 0水平。结果 :( 1 )IFN -γ水平 :AT/AU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AT/AU组与AA组以及AA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 )IL -1 0水平 :AT/AU组、AA组和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7)。结论 :IFN -γ可能与病情严重的全秃 /普秃有关 ,IL -1 0可能与斑秃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7.
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可参与多种炎症过程,Paquet等[1]研究,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患者的皮损中有TNFα的高表达。Carr等[2]的研究发现HIV感染的发疹型药疹患者45%皮损中可检出TNFα,TNFα是否参与了所有发疹型药疹的发病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发疹型药疹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在斑秃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Greiss法测定 2 3例斑秃活动期患者、1 1例斑秃稳定期患者以及 2 5例正常人血浆ET和血清NO值。结果 :斑秃活动期患者ET水平和ET/NO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 (P <0 0 5 ) ,但其NO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斑秃稳定期ET和NO水平以及ET/NO比值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斑秃活动期患者ET水平和ET/NO比值可能与斑秃的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中医分型血清TGFβTNFα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测定TGFβ、TNFα生物活性,以探讨银屑病中医分型的本质。方法 按中医理论将22例银屑病患者分为血热、血燥、血淤三组,以培养的敏感的细胞株ccL-64、L-929分别与三组患者的血清共孵,并置标准TGFβ、TNFα对照,对比光密度值。结果 银屑病患者TGFβ、TNFα生物活性皆低于标准对照。血热型TNFα抑制活性最强,与血燥、血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T  相似文献   

11.
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单核细胞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明显增加(t分别为11.43、5.83和3.93,P分别小于0.001、0.001和0.002)。结论 SLE和TNFα及其受体P55和P75表达增高,单核细胞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e  相似文献   

12.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寻常性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重要的免疫炎症介质,有可能是银屑病免疫炎症反应的始动因素[1],在银屑病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TNF-α需要与其受体P55和P75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斑秃患者皮损和血清白介素2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秃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不少学者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现患者头皮毛囊内和囊周有淋巴细胞的浸润,且以CD4+T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生物学活性方法,测定23例良性皮肤病和19例皮肤癌以及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TNFα,并对5例皮肤癌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其结果,皮肤良性肿瘤和皮肤癌患者血清TNT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5例皮肤癌患者,经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及TNF—α水平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中药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方法:应用凉血活血汤对1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部分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凉血活血汤总有效率为86.43%,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TNF-α水平疗后降低。结论:凉血活血汤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方剂。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与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PM/DM)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了 2 4例 PM/DM患者和 18例正常人 TN Fα水平 ,并分析了其与临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18例正常人血清中未测出 TN Fα,而 2 4例患者中 9例 TN Fα水平升高。可测出TNFα的 PM/DM患者组与未测出患者组比较前者具有 :1高尿肌酸水平 (P<0 .0 1) ;2低尿肌酐水平 (P<0 .0 5 ) ;3血沉高 (P<0 .0 1) ;血清肌酶两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TNFα水平与 PM/DM的活动性相关 ,TNFα可能在 PM/DM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斑秃作为一种多因素促成的毛囊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广泛研究,且数种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1、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是目前研究较广泛的、在斑秃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也有研究表明,斑秃发病中还有更多机制存在,其中IFN-γ诱导单核因子(MIG)、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0,IP-10)、B 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以及应激激素也参与了其发病和疾病进展过程.该文就几种细胞因子及相关递质在斑秃发病和治疗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TNFα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50-1000U/ml)对表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TNFα对原代培养的表皮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为探讨TNFα与银屑病的关系以及应用NFα治疗银屑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测定TGFβ、TNFα生物活性,以探讨银屑病中医分型的本质。方法 按中医理论将22 例银屑病患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三组,以培养的敏感细胞株ccL64 、L929 分别与三组患者的血清共孵,并置标准TGFβ、TNFα对照,比较光密度值。结果 银屑病患者TGFβ、TNFα生物活性皆低于标准对照。血热型TNFα抑制活性最强,与血燥、血瘀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01) 。结论 银屑病患者TGFβ、TNFα活性异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反应的变化,中医分型更接近于反映病机变化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