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学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12-1313
目的有效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降低采供血成本,节约血液资源。方法采用干式化学法对无偿献血者进行采血前ALT初筛,并对开展初筛工作1年多检测结果以及开展初筛前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无偿献血者ALT初筛后的效果。结果 ALT不合格率:初筛前4.87%,初筛后0.3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献血者进行ALT初筛后不合格率显著降低。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ALT初筛,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献血者中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5 37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ALT筛查,将其筛查结果与同时期3年内实验室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无偿献血者中,再次献血不合格率(8.56%)较初次献血者(10.47%)偏低,复检不合格率(5.42%)较初筛(9.80%)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献血前ALT筛查,2010年ALT不合格率较2008年和2009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不合格主要与献血前饮酒(26.00%)、疲劳(29.60%)等相关.结论 在献血前开展ALT项目的 筛查,既保护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也有效避免血液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本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对2009-2013年本市858 772份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LT不合格者27 579份,总体不合格率为3.21%;ALT不合格率以2011年(4.72%)最高,2013年(1.69%)最低,ALT不合格率不同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献血者ALT不合格率(4.80%)明显高于女性(1.03%,P0.01);ALT不合格率以26-35岁年龄段最高(4.84%,P0.01)。ALT不合格率的高低有一定的季节性,秋季最高(4.37%,P0.01)。ALT不合格人群的HBs Ag、抗-HCV阳性率为1.61%,而在ALT合格人群中HBs Ag、抗-HCV阳性率仅为0.8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ALT升高与HBV、HCV的病毒感染呈低度相关(P0.01,r=0.006;P0.01,r=0.016)。结论加强献血前征询和教育,选择低危献血者,同时加强献血前ALT的初筛并合理运用ALT检测方案,可有效减少因ALT不合格而导致的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ALT初筛在不同职业无偿献血者中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LT初筛在大部分采供血地区均作为献血前的一项血液初筛项目,减少了因ALT不合格的血液报废。笔者对2002~2007年在赣州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不同职业献血者进行ALT不合格率对比统计,发现军人、学生献血者筛检与不筛检ALT,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的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统计2005~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结果 6年来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2.36%,其中ALT不合格率1.06%,TP不合格率0.72%,ALT和TP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招募固定无偿献血队伍,加强献血前征询工作以淘汰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ALT、HBsAg、TP快速初筛,合格后再献血可大大降低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衢州地区献血者献血前TP初筛的有效性;开展梅毒初筛对无偿献血者产生影响程度。方法献血前采用HBs Ag/TP联合金标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对开展TP初筛前、后无偿献血者不合格率利用JMTJFX1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实行献血前TP初筛时,TP的不合格率为0.77%,实行献血前TP初筛后,TP不合格率为0.10%。开展前后TP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TP初筛后2014年无偿献人数17 468人次,仍保持增长。结论献血前TP快速筛查,是降低血液TP报废率的有效手段。并且对无偿献血的开展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江门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不合格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6年江门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15%,2016年ALT检测不合格率(1.04%)比2015年(1.27%)有所下降(P0.05)。50 U/LALT70 U/L占78.92%,ALT≥70U/L占15.48%。男性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1.38%)远高于女性献血者(0.46%)。25~35岁年龄组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初次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其他类型献血者。街头流动献血点献血者ALT检测不合格率高于团体单位献血点和固定献血点。ALT检测不合格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结论加强献血服务工作人员ALT初筛操作技术培训,加强ALT初筛检测仪器的保养维护,加强献血前的健康宣教,严格执行采血前ALT初筛检测,有助于降低ALT检测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巴中市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方法该市2010~2014年81 980例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4月ALT不合格率与2014年同期比较,2015年5~6月ALT不合格率与2014年同期、2015年1~4月比较。结果 2010~2014年该市ALT不合格率为1.85%,ALT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2.69%降至2014年的1.11%,而2015年1~4月上升至1.74%,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52%。采取措施后,2015年5~6月与2015年1~4月比较下降了1.33%,与去年同期比较下降0.5%。结论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征询、血液初筛,增强操作人员干式生化仪的培训,更换新批号试剂并对初筛设备与复检设备进行方法学一致性检验,可降低ALT的不合格率,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统计现行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初复检指标的筛查效果及评价该检测策略的适当性。方法 收集本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3年)的18 510人单采献血者初筛(速率法ALT、金标法HBsAg)及复检(速率法ALT、ELISAHBsAg)结果数据,按照各年度、不同献血次数做回顾性分析比较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筛查:1)2019至2021年初筛(ALT+HBsAg)不合格率为12.98%(2 403/18 510),其中ALT不合格率依次为13.19%(712/5 398)、13.33%(873/6 549)和11.05%(725/6 563),2021年与其余两年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HBsAg不合格率依次为0.43%(23/5 398)、0.66%(43/6 549)和0.41%(27/6 563),2021年与2019年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2020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2019至2021年复检(ALT+HBsAg)不合格率为0.26%(40/15 412),其中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分析本市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检测结果。结果 2005~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63%,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不合格率分别为3.30%、0.82%、0.71%、0.56%、0.23%,5项感染性标志物各年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3~12月试行献血前ALT筛查,ALT不合格率由2009年的5.12%下降到2010年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地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情况,应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献血前ALT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初筛不合格情况。方法对本中心西站献血屋2009年5~12月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采前初筛检测,对于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初筛总体不合格率为22.6%,转氨酶、P lt、脂血是初筛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应针对性的招募献血者及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宣传从而充分利用血液资源,降低初筛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献血者做合理的、选择性ALT初筛以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采集成本.方法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2010年季节性初筛后ALT检测不合格率下降至1.33%.结论 季节性初筛ALT能有效降地低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不合格结果,为提高血液筛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共358080例为谳血前经HBsAg以及/或ALT初筛合洛的献血者衄蘅斯引伪啼查(包括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再对327761例常规筛查合格献血者应用核酸扩增技术(NAT)作进一步筛查。结果ALT初筛后ALT异常仍为首要不合格因素;HIV确证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除抗.HIV不合格率外,其他不合格率随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男性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HBsAg不合格率以及抗-HIV不合格率高于女性,抗.HCV不合格率无性别差异,女性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高于男性;18~25周岁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最低;NAT筛查共检出265例HBVDNA阳性献血者,HBVDNA阳性率为0.081%(265/327761)。结论制定适合的ALT初筛阈值,招募低危献血者,开展NAT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南昌市无偿献血人群初筛不合格情况并提出对策,探讨避免血液资源浪费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学生与非学生人群、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以及全血与成分献血人群血液初筛总不合格率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及血红蛋白(Hb)不合格率。结果学生人群总不合格率较非学生人群明显升高(3.6%比2.6%),其中学生人群HBs Ag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非学生人群(2.5%比2.0%),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非学生人群(0.04%比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是学生人群与非学生人群Hb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8%比0.10%,P0.05)。初次献血者总不合格率(2.6%比1.4%)和HBs Ag不合格率(3.4%比0.04%)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重复献血者(0.91%比1.09%,P均0.05)。成分献血者总不合格率(1.19%比3.50%)和HBs Ag不合格率(0.28%比2.54%)明显低于全血献血者(P均0.01);而成分献血与全血献血者ALT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1%比0.86%,P0.05)。结论对于不同献血人群,制定合适的筛查模式,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重复献血者在进行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HBs Ag金标法,学生团体献血时,可考虑取消ALT的初筛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街头献血者献血前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盐城市中心血站2012年7~12月经干式生化分析仪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34526人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统计,并与未实施ALT初筛的2011年和2010年同期血液复检结果进行梅毒(TP)、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疾病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前经ALT干式生化法初筛后,其ALT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2.28%、2011年的2.29%下降到2012年的1.2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21%、2011年的0.24%下降到2012年的0.17%,其中2010年与20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检测不合格率从2010年的0.15%、2011年的0.12%下降到2012年的0.0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学法初筛会大大降低因单纯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同时通过ALT的初筛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HBV、HCV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ALT干式生化法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初筛是可行的,适合于献血前的初筛应用和推广,这对节约宝贵血液资源,减少检测成本支出,进一步保障临床血液供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情况,提高机采血小板合格率。方法对2016-2018年,温州地区30 78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做转氨酶(ALT),脂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乙肝梅毒(HBsAg-TP)等8项血液初筛项目调查,同时分析上述检测项目在性别,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和重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差异。结果近3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27.67%,20.66%和16.89%,原因依次为ALT(5.71%),WBC(4.04%),脂血(3.13%),HB(2.57%),Plt(2.51%),Hct(1.58%),RBC(1.15%),HBsAg-TP(1.03%),除HB,Hct和RBC外,其它检测项目在男性中的不合格率均高于女性,初次机采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初筛不合格率分别为33.77%和18.65%,两者的ALT,WBC,脂血,Plt,HBsAg-TP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WBC,脂血是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初筛不合格主要原因,在今后的招募动员工作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男女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科学献血的指导和宣教,做好重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保留招募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高机采血小板者初筛检测的合格率,稳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街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对献血者和采、供血量的影响。方法对邯郸市2009~2012年登记献血的献血者321439人次进行分析,自2010年3月起在街头原有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增加ALT初筛,对于ALT〉40EU/L的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的宣传后延期献血并记录,同时结合站内大生化检测的ALT不合格血液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开展街头初筛ALT前后年度采血量、供血量和报废血量的差异。结果2009年与2010年、2011年、2012年相比采集人数中ALT报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2年街头淘汰ALT不合格献血者占总登记人数的12%~14%,ALT街头淘汰和站内检测的总不合格率为14.5%~15.1%,高于2009年的9.84%(P〈0.01)。采血量因开展ALT街头初筛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供血量为持续上升的趋势,报废血量降低(P〈0.01)。结论开展街头初筛AI,T,有利于提高采、供血效率,节约原辅材料,保护血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对减少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作用。方法对荆门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41 223例次进行ALT初筛前后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1.8%和3.74%,明显有所降低。结论献血前的ALT初筛,可以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提高血液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机采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感染状况,为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固定机采献血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本市7 634名机采无偿献血者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各项总不合格率为ALT(0.78%)>抗-HCV (0.18%)>抗-HIV (0.09%)>HBsAg(0.05%)>抗-TP(0.01%);不同年份、性别、职业、学历献血者的ALT,不同职业献血者的HBsAg和抗-HCV,不同性别献血者抗-TP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工作人员与献血者的沟通及献血前的初筛工作,有助于降低ALT、HBsAg、抗-HCV检测的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3年来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及发展趋势,探讨其规律及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用唐山现代管理软件回顾性统计分析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率为3.86%,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ALT不合格率分别为0.37%、0.20%、0.19%、0.55%、2.70%,除HBsAg组(P>0.05)外,抗-HCV、梅毒、抗-HIV及ALT各年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献血前ALT筛查与否的ALT不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加大ALT筛查力度,有效降低ALT不合格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愿和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