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血液中心血液采供情况,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血液中心2010~2015年献血人数、献血量、献血人群年龄分布、固定献血者献血比例及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数和献血量有所增长外,献血量、献血人次分别由2010年的202 002 U、114 388人次下降到2015年的178 997 U、104 844人次.临床用血受采集量下降的影响也呈逐年下滑的趋势.35岁以下献血者占70.0%以上,固定献血者占30.7%.结论 从2011年开始采供血量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献血人数及献血量逐年降低,2015年有反弹趋势;3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固定献血者比例偏低.  相似文献   

2.
采供血机构返还用血费用情况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来,国家为推进无偿献血的发展,向献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返还血费、免收用血保证金等.本站从2001年开始实施《江苏省献血条例》,该条例规定:无偿献血量满800ml者,终身免费用血;未满800ml者,按本人献血量的3倍享受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用血的,其累计免费用血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提供.2003年,笔者就本站对献血者返还血费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和献血动机。方法 2013年9-11月根据KAP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抽取3 100名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来务工人员中献血者占24.6%,其中年龄为20-30岁者占78.6%,在京居住6个月以上者占74.3%;了解献血相关常识的主要渠道是医院(28.1%);"对献血后自己和家人可享受用血优惠政策"不了解的占43.0%,"认为献血会传染疾病"者占4.0%;支持献血者中31.7%为未献血者,"很高兴献血可以救人"中37.0%为未献血者;"出于方便自己或家人日后用血目的"而献血的比例最高,占58.5%,其次是因为"父母的支持"占19.0%。结论对外来务工人员加大献血政策法规内容的宣传,将其发展成为固定献血者,有利于稳定无偿献血队伍,解决首都临床用血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掌握本地区献血者对献血服务存在的问题和意见,以便持续改进献血服务质量,扩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提高献血者保留和血液的有效采集,确保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笔者对本站284起在献血服务过程中献血者产生的不满和投诉进行归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临床用血需求增速已超越无偿献血的增长速度。各采血点是无偿献血工作的第一现场,采血护士每天与献血者打交道,她们做好献血服务,与献血者有效沟通,带给献血者一次愉快的献血体验,是提高献血者认同度、促进献血者保留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延期献血的原因,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招募策略,为临床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提供保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2 109名延期献血者,采取一些必要的招募措施及人性化服务,维持其献血热情,使这些献血者能够再次献血。结果通过血站工作人员采取一系列的招募措施和提供人性化服务,在2 109名延期献血者中有1 152名(占54.6%)符合献血条件的再次献血。结论延期献血者是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资源,有效的招募措施可以保留潜在的献血人群,防止血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地区献血适龄人群对无偿献血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献血参与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干预其献血行为,制定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保护动机理论为基础,编制调查问卷,选取苏南,苏北及苏中6个代表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3份,其中献血者196人(41.4%),未献血者277人(58.6%)。江苏地区居民对于无偿献血的了解以街头献血屋、献血车的宣传为主;"享受免费用血政策"和"告知血液检测结果"是较多人感兴趣的献血激励措施;非献血组和献血组中对于终身免费用血条件的知晓率分别为17.9%和44.3%,对于2次献血间隔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33.3%和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40%的人认为临床用血收费偏高,而有近30%的人建议200 m L血液用于临床治疗的收费在200-400元,与现行临床用血收费一致;学生群体的献血意愿高于非学生群体。结论公众缺乏对采供血管理现状的认识,献血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高于用血返还政策。现阶段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血液成本、用血激励等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群体的招募。  相似文献   

8.
预约献血者招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5.12"大地震引发了各地的献血潮,考虑到当时血液储存容量,为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保障血液供应,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卫生部号召各地志愿献血者前往采供血机构进行献血预约登记,预约献血制度由此进入大规模运用阶段~([1]).实际上,自无偿献血制度实施以后,献血者什么时候献血具有随机性,有时会与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不相平衡.一般而言,献血者在春秋两季的献血意愿要强于夏冬季,城市血站易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时期发生血液告急.血站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难确保证临床用血,对医疗急救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赣州市免费用血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赣州市2002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无偿献血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了《赣州市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办法》,规定无偿献血者献血后可享受本人献血量3倍免费用血.累计献血量达1000ml,本人终生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及配偶的父母)需要用血,可按献血者实际献血量免费用血。笔者就本市2002-2006年免费用血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无偿献血以来,本站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定期重复献血。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必须通过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使新的献血者不断加入此队伍,才能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保障。笔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现初次与重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例有差异,前者发生献血反应率较高,为此,将本站初次与重复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互助献血中常见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互助献血在我国是指患者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人员为指定患者献血。《献血法》第十五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国家倡导的无偿献血主要形式是自愿无偿献血,这种方式献血者没有即时、明确的用血需求,不指定用血人。由于互助献血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服用药物与临床用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血者献血时其血液中不应有药物存在。如果献血者服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残存在其血液中,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直接影响临床用血安全。因此,献血者必须俟其血液中的药物清除、安全后才能献血。Stiehtenoth等曾设定了191种(类)西药的献血安全间隔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2个主要的问题:一是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中多数未充分了解和认识残留在献血者血液中的药物对受血者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对献血者的服药史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2009~2013年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报销情况。方法采用河北省采供血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调查河北省12家采供血机构2009~2013年用血费用报销情况,同时分析河北省用血费用报销标准和细则。结果河北省2009~2013年献血者用血费用报销的血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和2012年报销金额分别与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从2012年建立了全省统一的用血费用报销标准和报销平台后,有效地提高了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建立全国统一的报销系统和患者出院直报系统是用血费用报销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河北省异地直接报销血费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调查河北省12家采供血机构返血情况、献血人群结构,及全省采供血信息网络应用情况,分析异地直接报销血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河北省各地市献血人群中,学生、部队官兵、外来务工等外地人员献血约占36.3%,这些都是异地报销血费的潜在人员。利用河北省采供血信息网络平台及相关数据库技术可实现采供血机构、医院或行政部门直接报销血费。结论异地血费报销系统的建立可以解决异地献血后用血直接报销问题,简化报销程序和审核机制,最大限度为献血者提供方便,提升献血服务。改进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对保留献血者、招回献血者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献血法》实施10多年来,各地比较关注献血前招募服务,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献血后服务工作,才能有效地改善献血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献血者的需求,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医疗临床用血日益增长需求,更重要地是促进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提高了血液质量和用血安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应建立并持续完善献血者跟踪和回访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对献血者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血反应是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少数献血者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有明显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心慌、呼吸急促、出冷汗 ,严重者出现晕厥、休克 ,导致采血中断 ,既影响血液质量、浪费血液 (采血量不足 )、给献血者带来身体不适 ,还容易引起献血者之间“连锁反应”,导致其他献血者情绪紧张和产生恐惧心理 ,影响采血、献血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保护献血者的安全、确保血液的质量和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 ,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献血反应至关重要。   1 998年 1 0月 1日始 ,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革  蓝欲晓周华 《现代护理》2006,12(11):1002-1003
目的通过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稳定献血队伍。方法随机抽取献血点符合各项献血指标的献血者800例,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下降;400 ml采集率持续增长;献血后3个月至1年内再次献血者明显上升。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对不同层次的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无偿献血者数量增加和采血量的稳定提高有利地保障了临床安全用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是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主要内容,而随着无偿献血日益增多,符合返还条件献血者的比例逐渐提高,但相应用血返还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这对非营利的血站带来了财政压力.江苏省的政策为累计献血800 ml以上享受终身免费用血,这会使免费用血的比例大幅上升,同时物价上涨导致的偿还绝对值也相应增加.本文报道本站2005~2008年无偿献血者献血资料及用血返还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稳定献血队伍.方法随机抽取献血点符合各项献血指标的献血者800例,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下降;400 ml采集率持续增长;献血后3个月至1年内再次献血者明显上升.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对不同层次的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无偿献血者数量增加和采血量的稳定提高有利地保障了临床安全用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是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主要内容,而随着无偿献血日益增多,符合返还条件献血者的比例逐渐提高,但相应用血返还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这对非营利的血站带来了财政压力.江苏省的政策为累计献血800 ml以上享受终身免费用血,这会使免费用血的比例大幅上升,同时物价上涨导致的偿还绝对值也相应增加.本文报道本站2005~2008年无偿献血者献血资料及用血返还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