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热打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细胞分为对照组及不同剂量(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U/ml)乌司他丁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热打击下HUEVC细胞增殖的影响.另将HUVEC分为对照组、43℃热打击组及43℃热打击+乌司他丁组,采用ELISA法测定乌司他丁对热打击条件下HUVEC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HUVEC细胞增殖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即刻(0h),43℃热打击+乌司他丁组IL-6、TNF-α的释放较对照组及43℃热打击组明显降低(P<0.05);6h时43℃热打击+乌司他丁组IL-6、TNF-α的释放较43℃热打击组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热打击下的HUEVC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细胞IL-6和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肠黏膜中的二胺氧化酶(DAO),来评价乌司他丁复合氧氟沙星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脓毒症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组)、氧氟沙星组(O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氧氟沙星加乌司他丁组(O+U组),每组再分为12h和24h两组。O组给予氧氟沙星8mg/kg,U组给予乌司他丁15×104U/kg,O+U组则同时给予氧氟沙星8mg/kg和乌司他丁15×104U/kg,2次/d,连续2d,C组给予生理盐水4ml/kg作为对照。在治疗后24h和48h取大鼠肠组织检测DAO,观察肠黏膜DAO的变化情况。结果肠组织DAO在治疗组中均明显升高,O组、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U组与O组、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与U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肠黏膜中DAO的活性,与抗感染药物合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0例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0000 U/kg,1次/d,连用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第2天、第3天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变化。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TNF-α、IL-6和IL-8水平无差异。治疗后乌司他丁治疗组的TNF-α、IL-6和IL-8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 iO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早期应用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评价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SD大鼠80只,采用经典盲肠打孔法制成脓毒症模型,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组)、氧氟沙星组(O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氧氟沙星加乌司他丁组(O+U组),每组再分为24 h和48 h两组。O组给予氧氟沙星8mg/kg,U组给予乌司他丁150 000 U,O+U组则同时给予氧氟沙星8 mg/kg和乌司他丁150 000 U,2次/d,连续2 d,C组给予生理盐水4 m l/kg作为对照。在治疗后24 h和48 h取大鼠肠组织观察肠黏膜的改变和MDA、SOD的变化。结果三组经过治疗的大鼠肠黏膜改变不如C组明显,MDA、SOD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中MDA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O组、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U组与O组、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复合氧氟沙星能显著降低SOD消耗,增加SOD活性,减少MDA的产生,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单肺通气患者术中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及动态肺顺应性(Cdyn)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行单肺叶切除、术中需单肺通气的肺癌患者(ASAⅡ-Ⅲ级)50例,年龄36~60岁,体重52~74kg,其中男25例、女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各25例.分别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双肺通气60nmin(T4)各时段的OI、RI及Cdyn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OI、RI及CAyn在T1时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U组患者在T2、T3及T4时段的OI和Cdyn较C组明显升高,砌明显降低(P<0.05);且U组患者在T1时段的OI和Cdyn较T1时段明显增高,RI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改善术中单肺通气患者的OI、RI及Cdyn,对其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改善原位肝移植患者手术过程中胃黏膜灌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接受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5)和乌司他丁组(U组,n=15)。U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即给予乌司他丁4000U/kg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2000U/(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患者则等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术前(T0)、无肝期前20min(T1)、无肝期5min(T2)、无肝期30min(T3)、新肝期5min(T4)、新肝期30min(T5)及术毕(T6)时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输出量(CO)、胃黏膜pH值(i-pH)及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g-aCO2)。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CO较T0明显降低(P0.01),且HR明显增快(P0.01);至T4时CVP及CO恢复至正常。但上述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在T3、T4、T5、T6时i-pH均降低(P0.01),Pg-aCO2均升高(P0.01);但U组患者在T4、T5、T6时i-pH降低的幅度、Pg-aCO2升高的幅度均明显低于C组患者(P0.05,P0.01)。结论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以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肝移植术中胃黏膜灌注不足。术中持续静脉给予乌司他丁有利于改善胃黏膜灌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成人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晚期肝病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4组(n=15),均于麻醉后持续微量泵分别泵入:乌司他丁组U1:5×104 U/h,U2:10×104 U/h,U3:20×104 U/h和对照组(C组):等容生理盐水-均持续泵入5 h.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无肝前期、无肝期吻合门静脉前壁、新肝期30、90、180 min及术后24 h采血,检测血肌酐(Gr)、尿素氮(BUN)、记录各期尿量及术后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Gr组内比较:C组、U1组、U2组均于新肝期30 min后明显升高(P<0.01),但U2组下降早;U3组新肝期90 min开始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U3组新肝期低于C组(P=0.05).BUN组内比较:C组新肝期30 min开始升高(P<0.05);U1组新肝期180 min开始升高(P<0.05),U2、U3组术后24 h开始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U2、U3组术后24 h少于C组(P<0.05).尿量:U2、U3组新肝期30 min开始多于C组(P<0.05),U1、U2、U3组术后24 h均多于C组(P<0.05),但4组ICU 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成人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手术中,持续输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可以保护肾功能,增加尿量,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例择期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心肺转流前将乌司他丁(1万U/kg)溶于50ml等渗盐水中用微泵泵人,心肺转流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万U/kg)预充加入心肺转流机内。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等渗盐水替代。于心肺转流开始即刻、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4,24h4个时间点采桡动脉血4ml,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IL-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TNF-α、IL-6、IL-8、NSE及S100β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者TNF—α、IL-6、IL-8的浓度10min-24h均降低(P〈0.05或0.01),NSE及S100β浓度10min-4h均降低(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脑损伤,其可能机制主要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高原犬体外循环中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高原雄性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体外循环组(Ⅰ组)、乌司他丁组(U组),各组在转流结束后0、2、6、12、24h留取血、尿标本,分别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和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尿NAG和γ-GTP活性在各时相点增高显著,血清BUN、Cr浓度仅在12、24h增高显著(P<0.05);U组在各时相点尿NAG活性增高明显、尿γ-GTP活性在0、12、24h增高明显(P<0.05),血清BUN、Cr浓度增高在各时相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U组尿NAG活性在各时相点降低明显(P<0.05)、尿γ-GTP活性在6、12、24h明显降低(P<0.05),U组血清BUN、Cr浓度仅在24 h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高原体外循环犬肾功能有保护作用,主要与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IRI)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重症中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5例,另设健康对照组(n=8).比较两组中暑患者人院时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等基线情况的差异,以及人院后第0、3、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urray评分和氧合指数的差别,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炎症介质的浓度,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人院时的年龄、性别、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天,乌司他丁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Murray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而氧合指数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和IL-6浓度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肺泡巨噬细胞TREM-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乌司他丁组重症中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或P<0.05),但28d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乌司他丁调控重症中暑肺泡巨噬细胞的炎症分泌活性及TRE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董兰  韩曙君  雷志礼  宁新宇  宇鹏 《武警医学》2006,17(12):887-889
 目的 通过观察乌司他丁对成人原位肝移植(OLT)患者血浆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在成人原位肝移植术中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择期行OLT手术的晚期肝病患者,ASAⅡ-Ⅲ(排除急慢性重症肝炎及伴有明显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Ⅰ(U1)、组Ⅱ(U2)和对照组(C),每组20例.组工和组Ⅱ分别在手术开始后用微量泵持续泵入乌司他丁10万U/h和20万U/h,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Ⅰ)、无肝期40min(Ⅱ+40)、新肝期30 min(Ⅲ+30)、90min(Ⅲ+90)、180 min(Ⅲ+180)及术后24h采血,测定血浆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 C组患者血浆IL-8浓度自切皮起即有所升高,新肝期30min后明显升高(P<0.05),180 min升高极显著(P<0.01),24h后下降,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自新肝期30 min开始升高(P<0.05),24h后下降,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1组患者血浆IL-8在新肝期180min有所升高,24 h后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各期与切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2组患者血浆IL-8各期与切皮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新肝期后用本实验方法不能完全检测出.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抑制肝移植术中IL-8和TNF-α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其在免疫调理中的合理性.方法 46例脓毒症、18例MODS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SSC经典治疗,治疗组则给予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疗法,进入程序时及治疗结束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6、IL-10含量.结果 脓毒症治疗组IL-6、IL-10明显下降,与脓毒症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将仅给予SSC经典治疗的对照组分为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其中存活亚组IL-6、IL-10在后期均下降,与死亡亚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MODS治疗及对照组治疗前后IL-6、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能够均衡下降脓毒症炎症/抗炎介质的水平,调整脓毒症免疫状态,但对MODS患者的免疫调理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乌司他丁对肝移植供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的供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6例术前肝功能指标正常的肝癌行肝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组按1万单位/kg,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加入500ml平衡盐溶液中静脉滴注。分别于阻断肝门前5min(T1),恢复肝血流后20min(T2),恢复肝血流后1h(T3),术后1d(T4),术后3d(T5),术后5d(T6)抽取静脉血,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测定。结果术后各点的乌司他丁组四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其中ALT,AST在T2,T3,T4,T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BIL仅在T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外科危重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和临床疗效变化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外科危重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接受标准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乌司他丁治疗,术后6h内开始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每次20万单位,q6h,连续5d。C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安慰剂(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3、6天行HS-CRP检测,并同时进行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后U组较C组血清CRP浓度,APACHEⅡ评分有显著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外科术后危重患者HS-CRP表达,且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开始下降为模型成功标志,对照组置于23.0±0.2℃室温下.UTI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UTI 10万U/kg,每12h重复给药,其余两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0,6,24h时点采血并处死大鼠,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氧化应激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造模24h后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S及UTI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于模型复制成功后0h显著升高(P<0.05),6h及24h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T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S组(P<0.05).HS组大鼠肾组织SOD和GPx活性于模型复制后6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T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与HS组比较,UTI组6h及24h血清Cr、BUN水平下降(P<0.05),中暑后24h肾脏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减轻重症中暑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乌司他丁对大鼠百草枯(PQ)中毒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5只、PQ中毒模型组(B组)15只、乌司他丁组(C组)15只。B组与C组禁食1 h后经口一次灌胃PQ 75 mg/kg制成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A组经口一次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组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万单位/d,共3 d,A组与B组给予0.2 ml/d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组于造模后24 h,B、C两组大鼠于造模后24、48、72 h分别取5只大鼠肺组织与血清。肺组织行HE染色,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 B组血清TNF-α在第24小时即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且持续存在;血清TGF-β1造模后24 h即升高,在第48小时与A组比较有差异,在72 h则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血清TNF-α升高缓慢,在第24小时即有统计学差异(P<0.05),持续至第72小时;而两组大鼠的TGF-β1比较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但对TGF-β1的影响有限,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减缓中毒后的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双下肢需上止血带(>150 min)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10)、乌司他丁预先给药组(UP1组,n=10)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P2组,n=10)。UP1组于首次上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按6000 U/kg,末次松止血带前15 min再次静脉滴注6000 U/kg;UP2组末次松止血带前15 min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12 000 U/kg;NC组:末次开放止血带前15 min静脉滴注等容积生理盐水(均10 min内滴完)。3组患者首次上止血带前20 min(缺血前)、末次松止血带后30 min(再灌注后30 min)及术后(再灌注后)1 d、3 d和7 d ,取外周血检测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与缺血前比较,再灌注后30 min、1 d及3 d,3组患者血浆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UP1组、UP2组与NC组相比明显低于后者[CRP:1 d(11.15±2.32)、(10.48±2.08) mg/l比NC(15.83±4.56)mg/l,3 d (4.29±1.89)、(3.89±1.34) mg/l比NC(6.78±2.95)mg/l;TNF-α:1 d(31.24±8.66)、(29.72 ±8.77) ng/l比NC(44.802 ±11.70)ng/l,3 d (13.75±5.11)、(15.73±4.16)ng/l比NC(20.787±8.05)ng/l;IL-6:1 d(160.80±46.95)、(179.72±35.77)ng/l比NC(329.50±95.34)ng/l,3 d (45.32 ±16.53)、(53.35±17.62)ng/l比NC(79.33±24.93)ng/l,P<0.05],UP2组与UP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7 d 3组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均恢复正常。结论 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有效地减轻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使血浆CRP、IL-6、TNF-α上升幅度明显受抑,从而可有效地阻抑炎性因子介导的组织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早期给予乌司他丁对全身血浆容量和脏器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Beagle犬35%TBSAⅢ度模型,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C组):烧伤后不予治疗;(2)乌司他丁组(U组):伤后半小时按10 000 U/kg静脉注射乌司他丁。于烧伤前和烧伤后2、4、68、h抽血检测血细胞比容(H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吲哚菁绿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容量。8 h后处死动物,用伊文思蓝法测脏器血管通透性及干湿重法测脏器含水率。结果两组HCT、TNF-α和MDA伤后均升高,但U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C组,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血浆容量伤后均下降,但U组自伤后2 h开始,血浆容量明显高于C组(P<0.01)[U组4 h和8 h分别为(515±25)ml和(491±29)ml,而C组为(432±18)ml和(366±37)ml];伤后8 h U组肝、脾、肾、空肠的伊文思蓝(EB)含量及含水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休克期早期给予乌司他丁能有效缓解伤后循环血量的快速丢失,降低远隔脏器的血管通透性,减轻脏器损害及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蛋白酶抑制剂短期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对照组、SAP模型组、乌司他丁组、生理盐水腹腔灌洗组、乌司他丁腹腔灌洗组,并于处理后6、24h取血液、腹水、胰腺组织测定IL-1β、TNF-α、淀粉酶、脂肪酶、NF—κB水平,并作胰腺病理检查。结果:上述指标中,乌司他丁腹腔灌洗组明显好于其他各组,其次为乌司他丁组,SAP模型组与生理盐水腹腔灌洗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乌司他丁腹腔灌洗可以抑制淀粉酶、脂肪酶、NF-κB、TNF—α、IL-1β的激活,减轻胰腺组织的损害;蛋白酶抑制剂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20.
曾宪阳  刘纪泽  杨光 《武警医学》2012,23(4):315-317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炎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拟行切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P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P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 0.05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术毕(T2)、术后8 h(T3)、24 h(T4)、48 h(T5)采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并进行乳酸和血糖监测。结果T1时点两组患者血糖、乳酸浓度和IL-6、IL-10、TNF-α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各时点血糖、乳酸浓度和IL-6、TNF-α水平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而P组IL-10水平在术后各时点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减轻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植皮术后的炎性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