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40例骨科手术后医院内感染的分析白芳荣,郭玉琢(附属医院,256603)关键词手术;医院内感染;感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医院感染的研究已有报道,引起了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但对骨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情况报道较少。为了解骨科手术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常见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骨科清洁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胶州市某医院骨科清洁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自2014年开始对所有骨科清洁手术患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观察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是否能够降低骨科清洁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前调查365例骨科清洁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共12例,干预后调查493例骨科清洁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共6例,SSI发生率由3.29%下降至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8,P=0.036),尤其是器官腔隙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清洁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尤其是器官腔隙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特点,分析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降低骨科手术感染率。方法分析85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24例感染的临床特征造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有否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手术、应用电刀、住院时间、切口分型、骨折类型、手术部位、高危人群、术前存在其他部位感染、术中出血量、术者的无菌观念、手术技能和术后管理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加强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骨科手术而言,手术部位的感染是一种毁灭性的并发症,往往会导致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并且与没有发生感染的病例相比,最终的治疗结果通常也会更差[1]。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不仅对患者和医生都很有意义,也是利益相关各方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期策略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邹志宽 《当代医学》2014,(8):102-103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强化医院感染的预防,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引发感染的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3年5月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监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骨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依次是手术切口、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泌尿道。选取的98例患者中有5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占总感染人数的58.2%;未进行手术治疗却感染的有41例,占42.8%。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与侵入性操作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呈正比例增长。结论在骨科患者中,以多部位损伤患者发生骨科医院感染的概率最大,由于该中患者在入院之前病情危急,而且在手术台进行的多是侵入性操作,所以相对于其他患者来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很高,这一点应该引起相关医务人员重视,并尽量防治发生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要保持医院的洁净卫生,合理加强使用相关的抗菌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要进行杀菌操作,依据药敏选择相适应的抗菌药物,保障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国辉 《大家健康》2013,(12):77-78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感染的情况,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骨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尤其重点分析其中在院内发生感染的骨科患者,对引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骨科患者院内发生感染情况的解决策略。结果:我院自05年6月至12年6月收治的1747名骨科患者中有8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4.9%。其中手术切口创伤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皮肤黏膜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0例,泌尿系统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4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10例,胃肠道发生感染的患者6例,下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3例,其他2例。结论:医院是感染的高发区,尤其是医院的骨科,骨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和管理工作,手术的消毒措施,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患者的骨科手术进行时间的长短,患者在手术后自身的免疫能力,医院对于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医院的环境是否卫生达标。上述各项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骨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做好各项措施,降低骨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间的骨科手术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在这1000例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了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感染部位大都在脊柱、上肢和下肢。调查中发现,骨科手术术后感染患者感染时间大多在住院后的3~4周,发生最低为住院后一周内,我们可以发现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率越高。结论:在骨科手术术后感染的预防护理中,应该注意操作的无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实行消毒隔离的制度,使骨科手术后感染的机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骨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015例骨科住院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015例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68例,医院感染例次209例次,医院感染率4.18%,医院感染例次率5.20%,感染部位主要以泌尿道、手术切口、皮肤软组织、呼吸道为主;危险因素为原发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不合理等;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9.74%,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各占43.08%及7.18%。结论骨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患者多部位的损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均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重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可降低骨科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盛希 《华夏医学》2014,(3):69-71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影响临床治愈的主要原因.笔者对所在医院近年来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病原菌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肖镭 《当代医学》2013,(20):92-93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以及危险因素,为骨科手术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将收治的2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比例进行统计,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5例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所占比例为1.67%。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手术区皮肤清洁不到位、未进行引流操作和切口暴露时间较长。结论要想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几率,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手术,加强医疗人员的消毒意识,在手术后还应当规范使用抗生素,通过一系列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措施,来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1.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法: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29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骨科患者的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采取一系列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控制骨科病人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降低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对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20例手术切口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了骨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控制措施,降低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率。结论: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规范管理和制定相应监督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是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骨科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防治对策。方法:对64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0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69例,感染率为10.78%。以术后伤口居首位,其他依次是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泌尿系统、其他部位、胃肠道感染,并有3例是2个部位感染。在部位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45例,占部位感染构成比的65.22%,感染率达7.03%,为部位感染之首。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急诊手术感染率高于择期手术:抗生素围手术期使用者感染率低于持续用药者;另外,手术时间持续越长,感染率越高。结论:医院感染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加强切口感染率的监测与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进行的376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的52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年龄、切口类型、是否有糖尿病、手术类型及部位、手术的时间、手术地点、是否是接台手术、有无参观人员、术前是否给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众多,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对这些因素加以预防,尽量避免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手术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将2699例手术植入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表格以回顾性方式展开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控制对策。结果70例(2.59%)病患发生植入物感染,发生植入物感染的原因与病患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长、手术次数、手术部位、伤口情况以及术中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因素相关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植入物手术中应进一步规范手术人员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室环境洁净度,重视术中各环节的护理配合,完善植入物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骨科手术质量,有效降低病患痛苦,使患者能够早日脱离病痛折磨,回归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骨科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明显与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参观人员、是否接台手术等手术室因素有关。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王美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68-169
目的分析骨科发生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以我院2009年全年所收治的128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人,且两组患者各方面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而对实验组患者在使用传统治疗方式的同时,也采取相应的感染预防措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任务。其中实验组无人发生感染,而对照组有16人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5%。将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治疗过程中,患者普遍面临较大的感染危险,而感染问题的发生与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手术时间、医生操作水平、手术消毒、医院环境和感染预防措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关系,所以,骨科应该加强感染预防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骨科手术936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共发生无菌手术切口感染者16例,感染率为1.7%;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下肢、脊柱、上肢;骨科手术发生感染时间主要为住院3~4周内,发生率为31.3%~37.5%,发生最低为1周内,可见住院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率越高。结论:严格加强手术室管理,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区管理,使医院感染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骨科无菌手术患者2 269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基础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69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2.25%。其中切口感染47例,占全部感染92.16%,肺感染4例,占全部感染7.84%。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存在上述因素者发生感染的患者明显多于其他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与其是否发生感染无明显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BMI指数≥25 kg/m2、合并糖尿病、急诊手术、在非层流手术室进行、下肢手术、手术时间≥60min、接台手术是骨科无菌手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感染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导致感染的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及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428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有12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2%;感染部位主要是手术切口感染(占50.41%)、下呼吸道感染(占17.36%)、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05%);检出病原菌13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28.1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6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66%、13.22%及10.74%.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基础病史、手术性质、切口类型、侵入性操作、手术及住院时间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以手术切口感染多见,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重视各环节质量监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