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V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V型外斜视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眼位变化及双眼视觉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眼位达到正位者54例(90%),V征消失48例(80%),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44例(73%).结论 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效矫正患者外斜视并使之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2.
韩杰 《当代医学》2009,15(15):66-67
目的探讨V型斜视的病因、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996年9月-2007年1月我科有完整病历并有随访记录的51例V型斜视治疗效果。51例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32岁,平均年龄16.1岁。所有病例均用三棱镜检查33cm及5m斜视度及向上向下25°注视时的斜视角,同视机检查向上向下25。斜视角及三级视功能,查眼球运动判定有无下斜肌亢进。无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垂直移位。伴下斜肌亢进者,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后徙和/或缩短并切除部分下斜肌。术后随访6周~1年,平均6个月。结果V型斜视中不伴下斜肌亢进者23例,伴下斜肌亢进者28例,采用水平肌手术加垂直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效果满意,V征消失,代偿头位消除。结论V型斜视是一种常见的斜视类型,发病原因多样,,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常合并水平斜视。根据V型斜视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n=28)和分次手术组(n=11)。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位、V征治愈率、下斜肌亢进矫正率、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恢复第一眼位正位,且V征治愈数和下斜肌亢进矫正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的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炎症反应、结膜下大量出血、眼睑皮下血肿、球后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分次手术,但可减少手术次数,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Ⅴ型外斜45例采用了下斜肌减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治疗。方法:用对称的下斜肌减弱合并水平直肌的后徙,缩短术治疗。结果 29例V征消失,2例第一眼位仍有内斜视,1例出现垂直斜视。结论:对称性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合并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矫正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濮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型斜视患者59例,均行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统计术前A型内斜、A型外斜水平斜度、减少量及客观旋转角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外斜A征平均斜视度为(25.59±10.09)°,手术减少量为(26.58±11.24)°;术前内斜A征斜视度为(34.19±15.06)°,手术减少量为(33.38±14.40)°,内外斜A征均斜视度矫正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右眼内旋转度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前客观旋转度数与术后FDA减少量呈正线性相关。结论上斜肌肌腱劈裂延长术可有效改善伴有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患者客观眼球旋转度,对A型内外斜视水平斜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下直肌、下斜肌缺如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治疗方法为手术。本文报告2例,并讨论了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斜视V征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琴  郭素梅 《中原医刊》2007,34(12):62-63
目的探讨外斜视V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外斜视V征患者并手术矫正,对手术前后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及代偿头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眼位正位者63例(93%),V征消失者66例(97%),其中11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6%)。结论下斜肌功能过强是外斜视V征发病的主要原因,矫正外斜视V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下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相似文献   

9.
10.
张建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2-3063
目的:探讨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两种手术的疗效。方法:130例V型斜视中,80例行双眼下斜肌部分截除术,50例行下斜肌切断术。另外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及(或)缩短术。结果: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术后下斜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75,P>0.05),V征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84,P>0.05)。结论: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距骨骨折患者26例,15例于伤后24h内行手术治疗,11例于伤后1~6d内行手术治疗。术后使用抗菌药物1~3d预防感染;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20mg3~7d局部消肿;拆线后患肢非负重短腿石膏管型固定6~12周。结果26例患者中7例可吸收螺钉、19例普通拉力螺钉+松质骨螺钉内固定;仅1例距骨缺血性骨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AOFAS评分优良率达73.08%,总疗效较为满意。结论距骨骨折后及时早期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减少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61例皮肤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辉  聂兰军  陈永田  蔡薇 《河北医学》2006,12(10):1019-1021
目的:回顾分析61例皮肤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61例患者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分别在43~87岁之间,基底细胞癌28例,鳞癌33例,部位在头面颈部32例,躯干部18例,四肢11例。肿瘤切除后,9例直接缝合,27例行中厚皮片移植,25例行皮瓣修复。结果:9例直接缝合,切口均愈合良好;27例中厚皮片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3例,小部分皮片坏死4例;25例皮瓣修复,皮瓣远侧淤血、坏死3例,其余均完全成活、Ⅰ期修复。结论:皮肤癌切除修复可根据肿瘤部位、切除范围选择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皮瓣转移等方法,手术是治疗皮肤癌的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阴道斜隔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6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8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行阴道斜隔切开术,2002年前仅1例患者术后6年切缘粘连、复发。2002年后均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主要由隔后腔积血、积脓、引流不畅、梗阻而诱发一系列症状。只要正确认识本病,诊断不难。阴道斜隔综合征一旦确诊,首选阴道斜隔切除并引流术。术后生育功能同正常妇女。  相似文献   

14.
陈泽华  陈柳洁 《医学综述》2014,(15):2823-2824
目的研究特拉唑嗪联合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石龙博爱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诊治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单纯应用前列安栓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拉唑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5.0%(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评分下降更加显著[(7.8±0.9)分vs(12.6±1.2)分](P<0.01)。结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运用特拉唑嗪联合前列安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单纯应用一种药物治疗相比,临床效果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裴永桢  张尊胜 《河北医学》2001,7(6):490-492
目的:探索A型肉毒毒素(BT-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的合适剂理及适合部位,方法:对86例HFS病人按不同剂量及不同部位分别注射BT-A,共236例次,随访1-28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1)不同剂量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点与6点注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局部注射BT-A治疗HFS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以小剂量,多部位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临床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160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DHS治疗,另一组予以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等情况.结果 组间治疗后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DHS组(P<0.05);治疗后PFN-A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DHS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骨折愈合时间短,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3月收治的65例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结果 63例(96.9%)为轻症病例。除发热外,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干咳66.2%)、咽痛(63.1%)、流涕(49.2%)多见。主要阳性体征有咽部充血(84.6%)和扁桃体肿大(32.3%)。10.8%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15.8%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8%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U/L,3.1%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U/L。合并急性支气管炎9例(13.8%),合并肺炎2例(3.1%)。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多见(67.7%)。结论北京地区甲型流感以轻症为主,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证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处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外科治疗56例老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8个月,随访率为100%,术后1 a生存率为85.71%(48/56),2a生存率为46.43%(26/56).3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12例,切口感染5例,肠瘘3例,高血压3例,心功能不全6例,肝功能不全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且合并疾病较多,增加了手术风险.目前,手术治疗是老年人结直肠癌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合并疾病,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6年12月~2009年12月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07例髌骨骨折病人,分别用Kirschner wire和Cable—pin手术治疗68例和39例,记录两组病人的骨折类型、手术历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应用SPSS11.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1个月,平均14.2个月。Cable-pin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Kirschner wire治疗组(P〈0.05),但医疗费用远高于后者(P〈0.01)。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和远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Kirschner wire手术治疗髌骨骨折更为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肯定,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法;Cable—pin操作简单、疗效可靠,但仅适用于横断性髌骨骨折,且医疗费用昂贵,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44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朵24例病人均行手术,术后病理确诊为GIST。其中胃18例,小肠6例。24例完整手术切除。所有病例均随访,4例于术后1-3年发现肿瘤复发伴肝脏、腹腔转移,无法手术死亡。结论GIST起病隐匿,早期确诊相对困难,首选治疗方法是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