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者200例(对照组),同时根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组分为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等3个亚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脉压指数、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血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脉压指数、同型半胱氨酸、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等方面均明显升高,25(OH)D3水平明显降低,同时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升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逐渐降低。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脉压指数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18、-0.549、-0.478、-0.596、-0.804,均P<0.05或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3明显降低,其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脉压指数等指标均呈明显负相关,对高血压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过维生素D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共5913例,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情况,按临床诊断分组,分为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5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_3平均水平为20.797 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_3缺乏(20 ng/mL)3137例,占53.03%;维生素D_3不足(20 ng/mLD_330 ng/mL)1722例,占29.13%;维生素D_3正常(30 ng/mL)1054例,占17.84%。健康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_3水平显著高于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P0.05),而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在血清25(OH)D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不同严重程度间的血清25(OH)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25(OH)D水平越低,血清25(OH)D水平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贵阳市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疾病明显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90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同期8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分析。采用问卷方式获取受试者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等情况,记录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肌酐(creatinine,Cr)、血清GPER及1-25(OH)2D3等指标,并进行血清GPER、1-25(OH)2D3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G、FBG、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GPER、1-25(OH)2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TG、FBG、GPER、1-25(OH)2D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PER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377,P<0.05),1-25(OH)2D3与收缩压、舒张压亦呈负相关(r=-0.439、-0.357,P<0.05)。 结论血清GPER与老年女性高血压呈负相关,1-25(OH)2D3与老年女性高血压亦呈负相关,且低GPER、1-25(OH)2D3水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生素D(Vit D)缺乏对心功能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协和医院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25-(OH)D3水平分为Vit D缺乏组(<50 nmol/L)和Vit D正常组(≥50 nmol/L),检测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B型利钠钛、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并分析Vit D缺乏组25-(OH)D3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it D缺乏组与Vit D正常组相比,25-羟维生素D3[25-(OH)D3]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i PTH、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血肌酐及血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it D缺乏组患者25-(OH)D3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血清i PTH、B型利钠钛水平呈负相关(r=-0.452、-0.492、-0.534、-0.712、-0.391,均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5);而与血清肌酐及白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Vit D缺乏情况,监测Vit D水平对血透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及时发现Vit D不足或缺乏并适当补充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衰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关于新疆高血压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研究并做探讨分析。方法回顾从2013年10月起到2015年5月新疆防治特提供的就诊病例资料,筛选病例齐全的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在同时间段体检正常的新疆人群11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统一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年龄、过往病史、血压测量和钙测定,磷测定,PTH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l,25(OH)_2D_3]水平)进行数据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钙测定,磷测定,PTH测定对比无差异(P0.05)。(2)研究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l,25(OH)_2D_3]水平与对照组作对比为降低,显示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中,两组研究对象都有着维生素D缺乏。数据显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显然更低,且舒张压与血钙水平对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性选取2012年6-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非缺乏组65例和25(OH)D缺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BPV,并分析25(OH)D与BPV之间的关系。结果 25(OH)D缺乏组的诊室收缩压(cSBP)、诊室舒张压(cDBP)、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均高于25(OH)D非缺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24 hSSD、24 hDSD、dSSD、dDS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3、-0.320、-0.437、-0.30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5(OH)D对24 hSS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5(OH)D的缺乏可引起BPV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为单纯规范治疗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在规范治疗的同时每天添加VitD 25ug。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25(OH)D水平,跟踪观察半年,观察期间监测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计算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值及其变异系数,并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5(OH)D水平为(72.3±12.5)ug/L,收缩压(143±14)mmHg,变异系数(CV)为10.1%;舒张压(88±9)mmHg,CV为9.3%;对照组25(OH)D水平为(22.1±3.9)ug/L;收缩压(147±21)mmHg,CV为17.6%;舒张压(86±11)mmhg,CV为11.4%。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25(OH)D含量、收缩压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χ~2=6.52,均P0.01),舒张压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结论规范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定量补充VitD,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晨峰血压的关系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CKD)(1~4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均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50 nmol/L)和维生素D缺乏组(50 nmol/L)。缺乏组进行常规治疗,充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骨化三醇软胶囊。分析两组患者的入院时、治疗后4、8、12周后的24 h平均脉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血清25(OH)D3水平、空腹血糖(FBG)、尿微量白蛋白(MAU)、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Cr)、甘油三酯(TG)。结果同维生素D缺乏组相比,充足组治疗前24 h平均脉压、日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骨化三醇软胶囊4周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充足组FBG、尿MAU、TC、Cr、TG均低于缺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骨化三醇软胶囊8周后组间差异更加显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充足的条件有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晨峰血压,同时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及其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血肌酐值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血磷、体质指数及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1)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与体质指数、血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46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134)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112),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4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孕妇一般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原子吸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及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2-D]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SH、FT4和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的关系,记录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F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S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血钙及25-(OH)2-...  相似文献   

11.
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46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134)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112),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4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孕妇一般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原子吸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及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2-D]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SH、FT4和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的关系,记录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F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S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血钙及25-(OH)2-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TSH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呈负相关(P<0.05);FT4、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均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清钙水平异常有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脂谱、血糖、血清25(OH)D3水平等.测定所有入组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和三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的SBP、FPG、2hPG、HbA1c、TG和LDL-C显著高于正常组,25(OH)D3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1.血清25(OH)D3和HOMA-B及HOMA-IS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和0.229,P<0.05;血清25(OH)D3和HOMA-IR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6,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HOMA-B=0.413×VD+0.432,HOMA-IS=0.229×VD+0.238,HOMA-IR=-0.236×VD+0.52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僵硬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n=124)和维生素D非缺乏组(n=71),进行临床资料的数据采集,测定踝臂指数(ABI)、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维生素D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ABI、baPWV、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立位血管紧张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与ABI、颈动脉IMT呈负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BI与血清25(OH)D独立相关(β=-0.227,P<0.05),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独立相关(β=-0.175,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血清25(OH)D浓度是ABI、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与动脉僵硬度之间可能存在负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周婉  叶山东  陈超 《安徽医学》2018,39(4):392-3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28例,按照有无并发症,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0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如糖尿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13.64 ±3.07)ng/mL,低于NDPN组的(19.55 ±4.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 与HbA1c(r=-0.467, P<0.05)、病程(r=-0.432,P<0.05)、LDL-C(r=-0.439,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134-1135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VD)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甲状旁腺素(PTH)和甲状腺激素(HT)水平的影响,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就诊者226例高血压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片进行降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使用0.25μg的骨化三醇胶丸。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钙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PTH及HT水平。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DBP、SBP、TSH、T_4、FT_4、T_3及FT_3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压及H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钙、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和PTH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的观察组和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钙、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上升,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通过调节患者体内血钙、PTH及HT水平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中心动脉压(CA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0例,根据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汉族缺乏组154例、汉族非缺乏组93例、维吾尔族缺乏组92例、维吾尔族非缺乏组61例。检测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及CAP指标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CSP)、中心动脉舒张压(CDP)、中心动脉脉压(CPP)、增强压(AP)、反射波增强指数(AIx)。结果 汉族缺乏组IMT大于汉族非缺乏组(P<0.05)。维吾尔族缺乏组HDL-C低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IMT大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P<0.05)。维吾尔族缺乏组CSP、CPP均高于维吾尔族非缺乏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534,P<0.001);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CSP、CPP呈负相关(r=-0.432、-0.171、-0.29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t=-3.160)、年龄(t=3.274)、1,25二羟维生素D(t=-9.633)是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t=2.519)、1,25二羟维生素D(t=-5.990)是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是汉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为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CSP、CPP增加的危险因素,可能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CAP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维生素D?人体参数?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在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以及人体参数和生化指标;比较T2DM伴低25(OH)D组和T2DM不伴低25(OH)D组的腰围?BMI?FBS?HbA1C?血压?生化指标及PTH水平?结果:初发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维生素D的相关性分析中,25(OH)D与BMI?TG?Apo-A1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血压?血糖?HbA1C无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的PT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初发T2DM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但是初发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空腹血糖?钙离子?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T2DM患者更易并发高血压的原因可能与PTH的增高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方法:选取984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胎龄将其划分为三组:<34周组、34~37周组和≥37周组;另按照出生体质量将其划分为三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1500 g,VLBW组)、低出生体质量组(≥1500且<2500 g,LBW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2500~3999 g,NBW组)。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与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胎龄<34周及胎龄34~37周新生儿的25-羟维生素D、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低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NBW组,N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VL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W组血磷水平明显高于LBW组和VL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各组血清镁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钙、磷水平随胎龄增加而增高,而25-羟维生素D、钙在低体质量新生儿中水平最高,磷水平在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在足月胎龄和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镁水平与胎龄及体质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T1DM)锌转运8自身抗体(ZnT8A)的关系?方法:选取初发的T1DM患者32例,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ZnT8A抗体的检测;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ZnT8A抗体滴度的关系?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25(OH)D3水平[(69.4 ± 9.2)nmol/L]比较,T1DM组的血清25(OH)D3水平[(36.8 ± 6.1)nmol/L]显著降低(P < 0.01);在维生素D缺乏人群中,T1DM的患病风险增加(OR = 3.16,95%CI:3.02~3.31);②根据25(OH)D3水平由高到低分为3组,结果发现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逐渐降低(P < 0.05);与维生素D充足组比较,维生素D缺乏组Zn8TA阳性率升高(P < 0.05);③ZnT8A阳性率与25(OH)D3水平负相关(r = -1.036,P < 0.05)?结论:①T1DM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T1DM的患病风险增高;②血清25(OH)D3水平可能影响ZnT8A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扎兰屯市受检人群的25(OH)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与高血压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和体检者446例(其中男243例,女203例),按照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246人)和非高血压组(200人).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且检测25(OH)D水平.结果:高血压组25(OH)D[(8.43±6.48)ng/mL]低于正常对照组[(14.15±11.69)ng/mL](P<0.05),且该地区女性人群血清25(OH)D低于该地区男性水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缺乏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01,95%CI:1.053-12.652)(P<0.05).结论:扎兰屯市受检人群普遍存在25(OH)D缺乏且女性缺乏较男性严重;25(OH)D水平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