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治疗的再通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胸痛发作-到院就诊-溶栓治疗时间分布、心肌梗死部位的再通时间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率失常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完全回落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仅2组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均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其中瑞替普酶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瑞替普酶)33例与对照组(尿激酶)32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肌钙蛋白达峰时间、出血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再通率8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5%(P〈0.05)、出血发生率6.1%、肌钙蛋白达峰时间13.4h±2.3h,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再通率安全性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11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68例,观察组应用瑞替普酶溶栓,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溶栓再通成功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P〈0.05);观察组出血率为7.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安全性高,适用于在无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reteplase,r-pa)与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组)30例和观察组(瑞替普酶组)33例,观察溶栓再通时间、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剂开始注入距发病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梗死相关血管总开通率及溶栓开始后60分钟开通率分别为81.25%和60.61%,梗死血管再通时间(1.54±0.65)h及出血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的血管开通,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较低的急性期病死率,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溶栓剂,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替奈普酶(rhTNK-tPA)与尿激酶(UK)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疗效。方法:选取阳春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50例急性STEMI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rhTNK-tPA组和UK组,各25例。rhTNK-tPA组给予患者替奈普酶治疗,UK组给予患者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功能指标〔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比较疗程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和疗程结束后30 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E峰和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rhTNK-tPA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U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NK-tPA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0 d内,rhTNK-tPA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给予替奈普酶溶栓疗效较好,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MACE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其临床应用价值较UK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符合入选标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r-PAⅠ组(40例)、r—PAⅡ组(40例)和t—PA组(40例),r—PAⅠ组给予瑞替普酶5U+5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r—PAⅡ组给予瑞替普酶10U+10U静脉溶栓治疗方案;t—PA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后2h内心电图ST回落≥50%率及ST段完全回落率。结果r—PAⅡ组ΣSTI回落≥50%的比率及完全回落的比率明显高于t—PA组、r—PAⅠ组(P〈0.05);r—PAⅡ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达峰时间与r—PAⅠ组、T—P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APTT值差异不明显(P〉0.05);r—PAⅡ组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较r—PAⅠ组、T-PA组显著改善(P〈0.05);r—PAⅡ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r—PAⅠ组和t—P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r—PA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PA剂量以10U+10U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评估.结果:再通19例占67.85%,其中发病时间〈3小时者再通率83.13%,3-6小时者再通率42.85%,〉6小时者再通率33 33%.结论:溶栓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没有PCI的基层医院,且越早溶栓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8.
9.
张丹 《光明中医》2022,(13):2406-2409
目的 探讨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9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序贯温阳益气通脉治法的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出血事件、临床疗效,监测心肌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相对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 Tn I、NT-pro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阳益气通脉法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确切,更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心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集的10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依照1∶1的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以及不良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量瑞替普酶(semi-rPA)与尿激酶(U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患者的效果。方法 76例AIMI患者溶栓治疗时,随机分为semi-rPA组40例和UK组3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K组临床再通率47%,semi-rPA组临床再通率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K组出血发生率为14%,semi-rPA组为3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emi-rPA用于AIMI溶栓,可提高梗死冠脉的再通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0例AM I溶栓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患者经合理、有效救护,62例溶栓成功,8例无效。结论瑞替普酶用于AM 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急诊溶栓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4 例急性 STEMI 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 例,急诊溶栓联合 PCI 治疗)与对照组(47 例,直接 PCI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诊溶栓联合 PCI 治疗可提高对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水平,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冠脉内血栓导管抽吸对急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9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PCI+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A组),PCI+替罗非班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即刻的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胸痛缓解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心肌灌注明显增加,TIMI血流及TMPG血流明显改善,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内胸痛缓解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病变的血栓负荷、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利用患者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再灌注心律失常及胸痛症状间接判断梗死血管是否再通,观察疗效。结果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min、60min和90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是37.9%、67.8%和92.0%,随访35d死亡率为6.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25例,其中经桡动脉治疗组123例,经股动脉治疗组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5.7%,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介入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参七汤颗粒剂观察其对改善气虚血瘀型STMI患者心肌灌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70例气虚血瘀型ST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急诊PCI及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加用参七颗粒剂,观察两组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术后校正TIMI帧数、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比例及手术前后胸闷痛积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校正TIMI帧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后胸痛积分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七颗粒有改善STEMI患者心肌灌注作用,能减少心肌缺血范围及时间、减轻患者胸痛症状,但在远期预后及机制方面,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eteplase)与国产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AMI患者采用静脉溶拴,随机分为Reteplase组(33例)和UK治疗组(39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后冠脉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梗死部位、溶栓剂开始注入距发病时间(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teplase组30mm、60mm、120mm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36.36%、66.67%、87.88%,UK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15.39%、33.33%、56.41%,Reteplase组30mm、60mm、120mm的临床判断再通率均高于UK组,在每个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Reteplase组30min、6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UK组60min、120min的再通率,Reteplase组冠脉再通较UK组至少提前30min。两组患者在出血、心律失常、过敏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0d的病死率Reteplase组为6.1%,UK组为7.7%,Reteplase组略低于UK组,但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溶拴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加经皮冠状动脉内治疗(PCI)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NSTEAMI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46例和PCI组5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PCI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药物治疗组相比,PCI组6个月内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60%(P<0.05)。结论PCI能显著降低NSTEAMI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NSTEAMI应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6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中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介入治疗中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即刻、1个月、1年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容量指数(LVEDV)、左室收缩期末容量指数(LVESV)及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值(E/A)。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率升高,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CWP、IM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CWP、IMR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两组LVESV、LVEDV、LVEF及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VESV、LVEDV、E/A均明显低于术后即刻,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均明显高于术后即刻,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LVESV、LVEDV、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STEMI患者介入治疗引起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效果优于硝酸甘油,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