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1990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仍有523/10万,涂阳患病率为134/10万。近年来.全球有17亿人感染结核,患病2000万人.年发病800万~1000万人,死亡280万~300万.为了解结核病人在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我们对1996年度本区管辖内结核病患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3.
精神病人治疗前后其亲属心理状态的分析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362000)苏丽壬张惠阳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功能是否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对30例精神病人一级亲属,在患者住院治疗前和住院治疗后做了SCL-90心理卫生自评量表的调查,对各因子分进行比较,得出... 相似文献
4.
5.
对60例未婚先孕女青少年,采用精神症状的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性观念、性态度问卷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四因子均分人流前、人流后一周均高于常模,人流后一周躯体化因子均分较术前高。自编问卷结果有依赖心理、忠于爱情性观念占63%,有保守秘密,今后不再性交性态度比例占56%。并分析了女青少年未婚先孕原因和人流前、后心理特点,并对加强这些人群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许玉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7,(1)
从心理学的护病角度,通过对39例腹部外科病人(其中18例癌症病人),手术前后(1周内)的疼痛程度、情绪变化及睡眠质量的观察,采用同源配对的秩和检验,着重了解手术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心理检验结果表明:1按卡诺夫斯基氏的疼痛分级法,术后全部病例痛觉明显下降或痛觉消失(P<0.001)。2病者术前普遍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表现,术后大部分变为平静心境,甚至心情愉快(P<0.001)。3参照Monroe氏的标准睡眠质量标准,术后睡眠好者明显多于术前(0.001<0<0.002)。通过手术及解释、安慰等心理护理,对病人(特别是癌症病人)症状改善有一定帮助。因此,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7.
外科病人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观察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从心理学的护病角发,通过对39例腹部外科病人(其中18例癌症病人)手术前后(1周内)的疼痛程度,情绪变化及睡眠质量的观察,采用同源配对的秩和检验,着重了解手术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心理检验结果表明:1.按卡诺夫斯基氏的疼痛分级法,术后全部病列痛觉明显下降或痛觉消失(P〈0.001)。2.病者术前普遍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表现术后大部分变为平静心境,甚至心情愉快(P〈0.001)。3参照Monroe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规范化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方法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情绪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等对6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经过10~14天或更长时间的规范化治疗后,患者抑郁、焦虑得分,负性情绪评分,自尊、感情孤独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正性情绪得分和人际安全感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内向性激惹得分、外向性激惹得分、信赖他人、社会孤独、确定控制感得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情绪状态及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产前孕妇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我们既要重视生物因素对孕妇的影响,更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而临床工作中心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则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临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评定,以探讨心理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根据,提高孕妇对心理应激的应付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使母婴平安渡过分娩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病例为我院妇产科1996年12月至1997年3月以头位入院分娩的孕妇,分娩前住院天数为2.02±0.98。1.2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在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的心理特点。方法:通过对12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症状自评表(SCL-90)评价,将结果分别与全国女性常模比较,并按不同社会心理变量分两组比较。结果: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妇女低,主要表现在强迫、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病等方面。结论:更年期女性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建议进行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主要成分 ,如护理得当 ,可以保证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心理状态 ,治疗则可达到预期效果 ;否则达不到一般效果 ,甚至加重病情。病人入院后 ,由于环境的改变 ,再加上“手术”这个特殊的治疗方法和字眼 ,会导致病人产生各种心理状态 ,因此 ,做好心理护理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1 常见术前心理状态与护理1.1 紧张恐惧 恐惧是由于一种被认为是危险的明确来源引起的惧怕感受 ,病人肌肉紧张度增高身体反应可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增高 ,呼吸增快而浅短 ,皮肤潮红或苍白 ,出汗、瞳孔可散大 ,有恶心、呕吐和… 相似文献
12.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烦躁、情绪激动、多食、消瘦、怕热等,多见于20-40岁女性。针对其临床特点及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留有疤痕影响美貌等,术前术后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和促进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李淑清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2):1702-170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严重威胁身体健康,有效的护理对于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依据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以疏导为主的护理方法,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对66例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规范化,治愈率也越来越高.尽管如此,由于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在治疗方面仍然是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据调查,很多结核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1].因此,作为结核病医院的门诊护士,在实施医疗护理工作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行为,进行相应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侯光茂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997,(4)
缓解期病人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这些心理因素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其社会康复,甚至出现消极观念及自杀行为。本文调查3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总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择30例男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附合CCMD—I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平均年龄29.3±9.4岁。将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量表》中6个问题,按轻、中、重、极重,采用1~4分的4级评分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心理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与我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P<0.01)。通过加强心理调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所改善,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心理调控在心身疾病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从每种心理状态程度来看,在“完全没有”选项中34.40%不孕症患者“担心医院是否为其保密”;在“有些”选项中45.90%不孕症患者“担心手术是否疼痛”;在“中等程度”选项中30.30%不孕症患者“担心促排卵有副作用”;在“非常明显”选项中81.10%不孕症患者“渴望怀孕”;单个项目内容分析结果显示“想知道什么时间能怀上孩子”、“渴望医院提供相关受孕知识”、“渴望怀孕”等6项在“非常明显”心理状态程度比例最高。结论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有必要有针对性采取心理护理,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门急诊护士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66名门急诊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对影响其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门急诊护士的焦虑分均值(37.08±10.86),抑郁得分为(40.60±10.79),输液室护士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17.64%和29.41%,高于门诊护士(13.89%,13.89%)和急诊护士(15.38%,0%)。36~40岁年龄段的护士焦虑抑郁比率为零。结论门急诊护士的心理状态与所在部门、年龄、身体状况有关,尤其输液室护士的心理状态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学生高考前心理健康状况,以建立确实有效的心理准备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1名中学生高考前1个月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12.7%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除人际敏感、恐怖外,毕业班学生的其他5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0.05)。重点班学生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的因子分犤(2.11±0.64)分,(2.30±0.65)分,(2.17±0.60)分犦明显高于普通班犤(1.65±0.56)分,(1.93±0.59)分,(1.75±0.58)分犦(t=3.255,2.495,3.005,P<0.05)。女生在躯体化、抑郁两项的因子分犤(1.92±0.52)分,(2.18±0.59)分犦明显高于男生犤(1.53±0.55)分,(1.77±0.59)分犦(t=-3.024,-2.891,P<0.01)。结论:高考前的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重视,应对高三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认知行为教育。 相似文献